策展人張維真:在基隆住下來,用身體認識重新打開的港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5「把時間交給地方」
只能島內出走的這兩年,加速且豐富了地方的討論。許多大型會展以地方為題,爬梳過去想像未來、再借設計轉譯,只為呈現一地的獨有魅力;返鄉青年長期蹲的「點」串連成線,各式講座導覽、嘉年華、藝術慶典熱鬧生猛展開;書店架上的地方刊物,則一次次用企劃力告訴我們:地方遠比你所想的,更大、更深、更遼闊。
地方有擾動有能量,環島因而有更多可能。繼上期「在環島的路上」,本期我們「把時間交給地方」,邀請五位不同背景、經歷的作者,寫下五處城鎮的停留指引。我們無意製作標準的說明書,更樂在發現人與地方的限定交集。期待你也累積自己的玩法,時不時在環島路上。
我是上個世紀出生的基隆人,我所認識的基隆是個港口城市,但多半從課本裡得到:以華倫亭海岸分類,基隆是個沉水侵蝕退夷的谷灣式港口,深水良港,所以大船可以直駛入港。但我小時候並看不見這些,因為港埠空間受到貨櫃與軍用港的嚴格管理,市井百姓倚港而居,卻看不見海港、無法親近海港。
海港國門,迎接全世界
新的世紀,基隆從上世紀服務貨物的全球第七大貨櫃港轉型,成為亞洲第二大郵輪母港,在疫情尚未席捲全球之前,幾乎天天都有郵輪停靠基隆,2019年11月曾有5艘郵輪同時停靠基隆,狹長而深入市區的基隆港,可說是非常熱鬧。從服務貨物的港口,終於慢慢轉型為服務人的港口,以往基隆人迎來的是貨物、軍事、以及上個世紀動盪不安的中華民國史。新的世紀,終於,我們可以張開雙手,擁抱對全世界來訪台灣的旅客。如果以雙北首都圈為核心,桃園是空港國門,那麼基隆便是海港國門。
打開國門,迎接全世界,空港與海港城市的流動性,都可以刺激首都的競爭與發展。
所以,近年來基隆市區的港埠空間逐漸打開,先是木棧板的海洋廣場,再來是今年拆除以服務車流為主的站前圓環,改以行人為主的國門廣場。海洋廣場加上國門廣場,可能都不及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的面積,但她難在於基隆山多平地少——少到只有約5%的平地面積——所以廣場難得,再者,兩座廣場都是港埠用地,港埠空間解嚴,需多方共同努力,方可以達成。
臨港的海洋廣場上,這裡可以舉辦老鷹嘉年華與雞籠中元祭,平日也是賞鷹的絕佳地點,大人小孩可以來這裡吹吹風,就著落日的晚霞看大船入港,少男少女可以在這邊發呆、約會,談一場戀愛、或者失一場戀,哭了沒關係,都是鹹鹹的海水味——這是上個世紀出生的基隆人如我,從沒有想過與港口的身體關係,而現在,都可以重新建立。
親近港口,看見海洋,看見大船入港,可舒心,可放空,也可激起凌雲壯志,像上個世紀的台灣人一樣,從這座港口出發,出發前往全世界。
素顏城市,基隆文化歷史的「再發現」
日本長崎也是座港口城市,自古以來與海外通商,也是日本鎖國時期唯一對外開放的貿易港,是日本近代化的起點,是西方知識進入日本的第一站。今日,以觀光為主要經濟發展的長崎,以「素顏的長崎」為核心,發展觀光條例,所謂素顏,即包括負面歷史在內的多元歷史(江戶政府對基督教的禁教與鎮壓,還有二戰時,美國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文化遺產與日常生活。
基隆也是台灣近代史的縮影,也是現代化上岸的重要港口,這幾年也開始整理以自身城市文化歷史為主的「再發現」,包括和平島上的「聖薩爾瓦多城諸聖教堂考古遺址」,現在保存下來是開放大眾參觀的現地博物館,可窺知1626年西班牙人據領基隆,使台灣躍於世界大航海圖紙上;白米甕砲台、要塞司令部、法國公墓等整理開放,可知清領時期到日治時期,基隆的戰略地位,更可思考這些遺址在當今社會的意義。而我自己最期待的是清領時期劉銘傳隧道的修復,據說即將完工,這是台灣第一條現代化鐵路遺構,上個世紀台灣的現代化,多從基隆開始,港口的修築、鐵道縱貫線的起點、高速公路的起點,連台灣海拔的水準原點都在基隆(水準原點碑今位於海科館附近)——台灣第一高峰玉山有多高,都從這個位在基隆的水準原點算起。
一座城市的偉大,從來不在於建築物的龐大,而是自身發掘的文化與歷史厚度,上個世紀因為貨港與軍港管制的基隆,這個世紀終於慢慢覺醒,幾個由青年組成的在地團體,如雨都漫步、雞籠卡米諾、委託行街區、星濱山、和平島公園、涼伴工作室、嘿路島民等,都在基隆各個角落,透過自己的觀點,推出常態的導覽、講座、走讀、工作坊、駐村等活動與行程,讓更多人以文化、歷史、自然或者產業的角度認識基隆。他們是基隆人、或不是基隆人,這些都沒關係,因為港口城市本就具有多元性與包容性,敢與全世界打交道,這才是港口人的襟懷。
體驗1:老基隆獨特的小吃組合
作家魚夫曾以精彩的短文〈基隆辦桌,統一中國!〉描述港口城市基隆小吃中福州的紅糟、泉州的豆籤、溫州人的餛飩、大陳島人的鰻鯗、山東的貼鍋饅頭等這些移民飲食遺產,豐富了基隆的小吃地圖。
而順著這篇文章細推,港口飲食因應碼頭工人勞力的需求,早餐「吃飽」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基隆碼頭工人的早餐,有幾味經典的組合:忠三路上今日早點,先煎後烤的蔥油餅配溫州大餛飩湯;孝三路長腳麵食、三角窗麵店的陽春麵配小扁食湯;港西街上或者魚丸伯的豆干包湯配乾麵。
因為輪班的關係,下午茶也需管飽,諸如曾出現在林強MV裡西岸黑輪伯的龍鳳腿,忠二路上大如拳頭的阿本燒賣、田寮河邊春美紅糟肉圓配益進麵線羹,或者孝三路上的魷魚羹配紅糟肉圓。還有,三沙灣的大腸麵線羹配蚵仔煎(基隆人愛魚漿愛到連大腸都裹上魚漿才入麵線羹)。總之,管飽、加上湯湯水水,在基隆濕濕冷冷的冬天,是不敗的方程式。
體驗2:雨天的咖啡館巡禮
六月剛結束的城市博覽會,主展館裡有個標題「全台最早咖啡的城市」,這個「早」一方面指基隆作為港口城市,比較早接觸外來的咖啡文化;另一方面指的是,這是個24小時都喝得到咖啡的城市。
第一,根據博覽會時的調查,基隆市裡登記的咖啡館數量比手搖飲店還多。第二,從上個世紀必須半夜輪班的碼頭工人、報關行人員,到今日,半夜兩點才是最熱鬧的崁仔頂魚市裡的糶手、魚販、批發商、貨運司機等,都需要咖啡來提神與補充體力。所以半夜的基隆,有咖啡館還開著,有店面的、也有路邊騎樓下的咖啡攤,可以坐下來喝杯咖啡休息一下,也可以拿了就走繼續工作。第三,基隆咖啡的特色是,因為基隆多雨潮濕,以往咖啡豆保存不易,所以多以重烘焙的為主,老派的虹吸式咖啡仍常見於此。
下雨的基隆,來一場café hopping,在咖啡館裡穿梭時空,老派的風情、與勞動的補給,都在這裡。
基隆冬季多雨,於是室內的咖啡館也很多,光是市區裡加蓋於旭川河上的明德、親民、至善三棟大樓裡,無論一樓或二樓都有許多咖啡館:有些服務半夜的崁仔頂魚市,晚上才開,諸如炭烤三明治,兼賣可以補充體力的咖啡牛奶與可以牛奶;有些服務老基隆人,一早就開,午後即歇。三連棟裡,有些咖啡館很有自己的特色,像是夏朵咖啡,中午開始營業直至午夜方歇。三連棟尾端的曙·初見咖啡,則滿懷復古風情與香港風,可以喝咖啡,也可以來一杯道地的港式鴛鴦奶茶。
體驗3:在基隆停留一個晚上吧
選擇在基隆住一晚吧!位在正濱漁港的粼島旅宿,還有據長潭里漁港與望海巷漁港的HOTEL BEGINS,都充滿濃濃的漁港風情,但又充滿小清新的設計感,住一晚,體驗大隱隱「魚市」——夜晚的漁港是沈睡的嗎?也許,釣小卷的漁船正要出發;也許,遠洋的漁船正要靠岸;也許,遠方的貨櫃輪正要啟航——在夢中,航向我所未到的遠方。
如果決定住下來,基隆夜晚才正要開始!來場港口城市的酒吧探險,以威士忌為主題的艾克猴酒吧、以老闆收藏為主的丸角後院,還有黑媽酒吧都藏身小小的巷弄中,勇敢地走進來,感受在基隆熟門熟路的親切感,點自己最喜歡的那杯,微醺,再走到港邊吹吹海風,何不快哉。
然後,第二天破曉前醒來,慢慢晃到和平島公園,把自己泡在海水游泳池裡,以晨泳開啟新的一天。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