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上到實體,探索百貨藝廊的可能性:plzzzz Gallery

聯合新聞網 採訪、文字整理/林亞璇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6「去百貨商場買創意」

受網購和疫情衝擊的百貨業,正慢慢面臨改變:以往著重在零售服務,如今轉向創造消費體驗;過去思考進駐品牌是為了創造商場差異,如今更多是專注自身、企圖彰顯一間商場該有的精神;越來越多商場走進社區、融入居民生活,在本期東京的最新案例中,我們更看見閒置公共空間再利用、與都市規劃一同思考的新型態商場策略。

或許我們在商場的金錢消費,換來的從來不只是商品,還有資訊交流、身體休憩等各式體驗,以及一間百貨商場對生活的見解。本期專題集結國內外視角,看看各類型商場如何藉由創意找到出路、促動改變。

plzzzz Gallery今年五月進駐微風南山艾妥列,藍、銀色相間的空間視覺,...

由策展公司INCEPTION 啟藝2021年創立的線上藝廊「plzzzz」,於今年5月進駐微風南山艾妥列。藍銀色相間的空間視覺,在同樓層的日牌服飾櫃位中尤其顯眼;以一到兩個月換檔展覽的速度,曝光年輕世代有感的街頭、潮流、當代藝術作品,釋出多元的吸引力與鮮明的記憶點。

成功的選點、藝術家組合、空間規劃策略,讓plzzzz在社群平台上的話題持續發燒,週末常見排隊人潮,成為一股難以定義的擾動力量。plzzzz執行長梁浩軒說,藝廊進入百貨是一種生存手段,百貨的品牌定位與既有客群讓他們掌握基本盤,期待養成一群有潛力的買家。百貨裡的藝廊可以怎麼玩、怎麼破框,plzzzz還在持續實驗。

500輯:plzzzz選擇做實體空間、進駐微風南山艾妥列的原因為何?看到了哪些機會?

梁浩軒:在線上藝廊做的買賣價格有限,一件幾十萬的藝術作品,沒有親眼見到、獲得感動是很難下手的。我本來就沒有打算做傳統的藝廊,日本蠻多商場藝廊的前例,讓我們覺得這件事有機會。

plzzzz今年5月開幕時邀請陳柏霖(左)待任嘉賓;plzzzz執行長梁浩軒(右...

plzzzz和街邊獨立空間的藝廊不太一樣,他們可能已經累積了十幾二十年、有一群穩定的藏家,但我們是騰空出世進入這個市場,藏家是零,開在街邊一定倒,要直接面對市場才有機會。無論結果是好是壞,面對市場才知道我們藝術鑑賞的眼光是如何,才知道這樣的作品會找到怎樣的買家,原來哪種面貌的買家會下手 。

百貨商場提供了既有的曝光度與聚集人潮,微風南山艾妥列的品牌定位、挑選的櫃位,也一定程度的篩選了客群。相對於一般藝廊距離人們是遙遠的、被動式的、有特定目的才前往,我覺得藝術品也有機會像精品鞋包,而百貨或許就提供了「縫隙」讓藝術品可以進入一些人的日常,接觸或創造更多潛在買家。

2021年,線上藝廊「plzzzz」創立時的banner,以匯集當代藝術、街頭潮...

500輯:空間規劃上的策略?和以往做策展空間有何不同?

梁浩軒:一開始想了兩個方向:是要讓人感覺走進了藝廊,乾淨白牆、規矩的擺放作品,還是要感覺走進一個「有什麼」的空間,才發現是藝廊?考量櫃位在這個樓層的比較裡面、需要跳脫出來,plzzzz選擇了後者,更主動去攻擊消費者,策略性地營造比較強烈的風格,使用藍色銀色、材質特殊的元素,讓它不那麼合理。

但同時也需要在作品和空間之間拿捏;做策展時我的控制力比較強、比較全面,會讓觀者感受到環境正在處理什麼樣的狀態和情緒,接著才去尋找展品;藝廊的空間則要退到比較後面,讓觀者先看到作品,但空間也不能太遜色。

使用藍色和銀色、材質特殊的元素,策略性地營造比較強烈的風格。 圖/plzzzz ...

使用藍色和銀色、材質特殊的元素,策略性地營造比較強烈的風格。 圖/plzzzz ...

500輯:plzzzz在百貨裡運作了四個月,觸及與銷售反應如何?

梁浩軒:25歲以下的參觀人數最多,很多會來拍照打卡——他們不一定知道這是藝廊,可能會理解成「最近在微風南山有一個免費的展覽」。雖然不會買作品,但我們希望這群人來,因為消費者是需要被訓練的,像這十年來大家會養成一種去華山走走、看展的習慣,plzzzz希望培養一群現在可能是高中生、大學生的受眾,讓他們知道百貨公司裡可以有藝廊,知道藝術是什麼、藝術品是什麼。

我自己是30歲後才真正走進藝廊、藝術博覽會,在藝博會上會看到資深藏家帶著下一代的年輕人,會由父母買單、讓孩子入手一幅10幾、20萬的作品,這種現象會影響我們做藝廊、想像客群的廣度。實際上在plzzzz買作品的人比預期的年輕許多,買到上百萬的買家也不過10幾歲,他平常可能沒有在收什麼藝術品,就是買買公仔,但他可能從plzzzz這裡買作品、開始成為藏家。

plzzzz夏日潮流聯展《All My Loving》,號招來自英國、美國、法國...

500輯:創立plzzzz的初衷與期待是什麼?

梁浩軒:初衷就是好玩、想發掘更多有趣的創作者,不只做他們的展覽,也可以做藝術品買賣。還有個很重要的精神概念是「取悅」,你可以買一件喜歡的作品回去,每天看它都很開心,而不一定是要有一筆資金,想操作藝術品、提拔藝術家身價。我們會往下開發年輕族群,培養年輕人看展的能力、經驗和習慣,他們可能也會喜歡逛藝廊,並基於「喜歡」去買下一件作品。

INCEPTION啟藝一直想做的就是創造文化消費環境,從展覽到藝廊,接下來我們還會做沈浸式劇場,讓不同體驗類型的受眾會成長、也會互相流動。

從內容角度來看,做藝廊有助於生成一條生態鏈。在藝術家的市場知名度還未成熟、就投入一兩千萬成本辦個展,風險是相對高的,但現在我們可以先在plzzzz賣他的作品,銷售反應好,進而幫他策展,讓展覽變成一個再提升知名度的跳板。我們會持續發掘藝術家,在這過程中發展出藝術變現的不同模式,可能是作品、商品、策展、授權等等。

《I’ll Follow the Sun》一景。 圖/plzzzz Galler...

500輯:請分享你對台灣百貨現況的觀察?

梁浩軒:我們出國會特地去某個百貨公司,例如到巴黎要去老佛爺、到美國要去梅西⋯⋯,他們賣的商品其實無異於其他地方,而我們卻會為了百貨「品牌」而去。但我們很難稱呼台灣的百貨公司是「品牌」,反而更像是一個「場域」,是集結零售業與服務業的地方,沒有品牌的自覺與企劃的能力,讓百貨沒辦法超越功能性的存在。分據龍頭的百貨公司各擁其既有優勢,周年慶永遠只有折扣或滿額贈,因為很輕鬆就能達標,造就百貨的現狀停滯,既有的模式不斷循環。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Issue66 plzzzz線上藝廊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