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花園》北美館公共綠空間:吳書原、耿寧當代景觀創作,肯夢AVEDA宣告認養3年計畫

聯合新聞網 沈佩臻

2021年末,臺北市立美術館資深策展人蕭淑文精心策劃「現代驅魔師」,展覽中邀請景觀建築師吳書原、耿寧於地下樓中庭空間創作《迷霧花園》作品,暗喻自然植物對技術進步的時代帶出省思,企圖傳達人類對真實世界所具備的獨特感知能力,反思未來人類與自然以何種方式共處。該作品除了受到美術館之友聯誼贊助,花植保養品牌肯夢AVEDA亦宣告認養《迷霧花園》三年計畫,讓這片虛實交織的森林幻境不只是曇花一現,而能永續呈現,傳遞讓身心靈沉靜的能量。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提供

圖/沈佩臻攝影

地下樓中庭公共空間作品《迷霧花園》以油杉、梅葉冬青等臺灣原生種為主體,包含不同喬木、蕨類、苔蘚地衣等,呈現既自然、優雅、野放的公共綠空間。在近40年屋齡的館舍中,吳書原克服建築與航高的種種限制,「我們在6小時內將所有植物擺入空間,在工法上是很大的進步」,他並提到,農業改造、物種多元一直以來都是臺灣的軟實力,透過科技已經可以讓物種呈現打破先天的海拔限制。北美館館長王俊傑亦表示,2021年接手美術館,就希望活化公共空間,創造親和、質感並充滿想像力的場域,而剛好在策展人蕭淑文手中呈現了出來。

圖/沈佩臻攝影

圖/沈佩臻攝影

在地下樓沉穩色調鋪陳、深色木質的弧型長椅及圓桌,使圓融韻律走入空間意向,觀眾可在此駐足、感受藝術觸動人心的特質,同時凝視《迷霧花園》;吳書原亦想起自己在美國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經驗,他認為人們在美術館吸收大量美學資訊之後,的確需要有一處可以安靜坐下來思考沉澱、散步休息的場所,可以散步休息。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提供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提供

順著樹木、盆栽與碎石鋪陳出來的路徑,令人感到自然,《迷霧花園》創造出微氣候,置身其中即便在盛夏,體感也能降低2至3度,「未來公園、庭園設計,將朝向全自然展演,不再只為了人的慾望投射出視覺性的樣貌,而是構築出真正的生態系統。」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提供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提供

而本次認養《迷霧花園》的肯夢AVEDA則透過創新花植科技及永續耕作理念,研發90%天然純淨成分的頭髮肌膚保養品,捨棄低成本的大規模種植,選擇直接與植物原產地合作,輔導當地農民以有機永續的耕作方式生產植物原料,增加當地工作機會同時守護生物多樣性,讓美來自於對美的實踐。肯夢AVEDA特別委請芳療師調配一款「迷霧花園」當日限定精油,打開五感,大自然的氣息由森林裡的各種植物薈萃而成,例如透過廣藿香創造土地的沉穩基調,融合鮮明的尤加利展現高山植物的清新氣息。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提供

圖/沈佩臻攝影

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中庭空間開放訊息請查詢北美館官方網站Facebook

臺北市立美術館 吳書原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