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永豐計畫/黑孩子黑咖啡:勇敢是一切的開始,蓋一間讓孩子願意相信未來的咖啡屋
在台東往知本的路上,有一間以燒杉工法、由一群青少年自蓋而成的「黑孩子黑咖啡」。在大知本地區陪伴社區20年的「孩子的書屋」團隊創辦人陳俊朗陳爸,帶著一個單純而長遠的想法:書屋的愛與多元的教育資源,扶持著孩子們走過成長過程,但當他們慢慢長大後,又該何去何從呢?那時,問題在太平洋的風中吹來了答案。
跟黑孩子一起動手做,適才適所找出職場銜接點
來自高風險家庭孩童常說:「你們大人都騙人,才不會實現呢!」,潛藏在心中的不信任與不安全感,讓孩子們往往封閉自己對未來的想像及追求。於是,陳爸帶著孩子們,在書屋的課輔與陪伴之餘,投入了農作生產、運動才藝、營建修繕、烘焙餐飲等領域,從做中學,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勞動成果。孩子們才華驚人,逐步打開心房、建立自信,走向未來的路,慢慢有跡可循。
2017年,陳爸跟黑孩子們一起蓋了一間咖啡屋,希望將「黑」從原先的黑暗、負面的印象,轉而呈現這些青年們無懼困難、堅持自我創造而不怕曬黑的形象。建築木作完全由工班的孩子們與志工共同完成,店內的餐點採用自己種的蔬菜水果,而內外場工作也在各界專業志工指導協助之下,讓孩子們漸漸接手。這間店不單只是提供養活自己的工作機會,也是輔助黑孩子們面對外界挑戰的支撐點。
當黑孩子開始成長,團隊卻頓失燈塔陷入黑暗期
理念吸引來不少外地遊客、各方企業的贊助支持,但沒想到開業兩年後,陳爸卻突然離世,團隊重心也彷若失重。
書屋團隊之一、陳爸的小兒子陳彥諦提到,父執輩習慣犧牲奉獻,咬緊牙根,憑著一股熱情與意志力,做到不能再做、身體倒下來都仍堅持完成使命。但一個組織若是只靠著「人」辛苦硬撐,可能不容易走得長久走得遠。當時頓失依靠的團隊瀕臨躁動邊緣,仰賴捐款、收益無法打平的壓力也迫使接手的年輕一代思考如何更實際、更長遠的實踐社會企業價值。
「我們捨不得爸爸做了一輩子的事情就停在這裡,必須要有人接手繼續做。」陳彥諦說,「但如果連穩定賺錢養活自己都辦不到,我們又憑什麼教導孩子經營、商業、市場需求、優化服務等能力。」這回,翻轉處是商業模式的思考。團隊找來了專業顧問協助轉型,從指導開發在地特色餐食、導入服務業營運與財務概念、建立系統性分工的功能組織、甚至培訓新加入的師資夥伴等,正式將書屋與咖啡屋的經營發展進行具體建構。
咖啡屋的牆、空間內的桌椅與畫作、戶外象徵陳爸精神的巨大黑熊,均是黑孩子們感到驕傲,重新發現其生來必有價值的自信作品證明。團隊也將人事重新調整,依照每個黑孩子的興趣、能力任其自由發展,鼓勵前往更大的世界探索嘗試。同時與志願相投,有專業能力的青年,不論是一開始就留在這裡、或是返鄉投入、特地到台東參與活動的夥伴,合作各種美味可能,像是與農班及二度就業媽媽合作,將食材運用至店內菜色,研發各種電商新品,成立烘焙班,供應更多台東知本的在地麵包、甜點等,紮實而本份地回到一間優質咖啡屋該有的水準與期待,共同開創另一種在自己家鄉發展的可能性。當顧客滿足後,再慢慢透過互動與聊天,一字一句傳遞團隊與孩子們行動背後的真心,而咖啡屋也將全數盈餘回饋到書屋的需求。
愛.無所畏,而黑孩子終能自立自足
歷經三年來相互扶持,書屋與咖啡屋的雙軌機制逐漸成熟。書屋永遠都是孩子最能依靠的避風港,給予溫暖、關心、多元教育及最重要的愛與保護,讓被陪伴的孩子知道:長大的路上再怎麼跌跌撞撞,總有人會接住自己。而咖啡屋則有如港口碼頭的跳板,兼負培力及實作角色,讓長大的孩子面對社會就職多樣的選擇時,擁有自立自足的能力與機會,決定自己想要航駛的方向。20多年過去,陳爸的初心,已然讓一群一群的黑孩子開始相信未來,如今也有大孩子們回到書屋與咖啡屋照顧小孩子們。
陳彥諦說:「現在該做的,就是好好經營,也把經驗分享出去。當我們更為穩固壯大,就能照顧更多。」
黑孩子黑咖啡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知本路一段766號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10:00-18:00
永豐基金會合作願景藉此接觸到更多人脈,引流介紹具相同理念、擁有各種專業的朋友,打造台東知本專屬而獨特的美好咖啡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