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下去冠軍薯條:《薯條與油封大蒜》揭秘台北銷量第一、每年賣出七萬份的那個點心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負責人陳陸寬於2023年9月將推出由三采文化發行的新書《薯條與油封大蒜》,在書中他將寫下屬於台北的味道,從貓下去的經典菜色出發,帶大家一探貓下去好滋味的箇中奧妙。這裡就從貓下去最自豪的經典「冠軍薯條」開始,看看它為什麼能年售7萬份、成為台北銷量第一個超級點心!
薯條與油封大蒜:我們在台北愛吃薯條的程度,也真沒有輸給誰了
把大量芥花油滿滿地注入不鏽鋼烤盆內,直到淹過所有大蒜,接著加入適量的胡椒、鹽巴、新鮮百里香、幾片鼠尾草與月桂葉,然後用果皮刀現刨幾條新鮮的柳橙皮,一起丟進去。油面覆上一層烘焙紙,當作蓋子。
接著把整個容器放進烤箱,用攝氏168℃,緩慢加熱40 分鐘,讓大蒜的所有辛辣刺激都轉化為柔軟與香甜,就大功告成了。
油封大蒜,顧名思義,就是用油脂包覆大蒜並藉著低溫烹調使其產生本質上的變化、使其成為美味的食物,使其便於長時間在各種條件下作好保存。
而這是一個我再熟悉不過的食物了。最早是從《安東尼・波登之廚房機密檔案》(Kitchen Confidential: Adventures in the Culinary Underbelly)裡頭看到的。那是一篇叫做〈誰在做菜〉(Who Cooks)的文章,裡頭提到了二廚與他的「準備就緒」(mise-en-place)。這裡指的是備料、是準備工作,是指將所有烹飪食材各就各位,把工作區站與環境準備就緒。
而那個「油封蒜頭」就和「焦糖化的蘋果塊」一起列在了諸多備料工作的食材清單裡頭。這一張包含了軟化奶油、紅蔥頭末、洋香菜末、研磨胡椒粒與特級橄欖油等等的清單,就是我第一次知道、也在日後時常拿出來複習回味的法式廚房基本烹飪材料表。
在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的烹飪書《把紐約名廚帶回家》(Anthony Bourdain's Les Halles Cookbook)裡頭,他將其通稱為Miscellaneous meez,意思就是「各式各樣必須時常準備的烹飪素材」,那個「meez」是個簡稱,指的就是前面說的準備工作mise-en-place(因為mise 在他們的術語就是念成meez)。
所以一開始只是好奇,那個油封大蒜與焦糖化的蘋果塊到底是什麼東西,畢竟單看字眼其實並不能全然理解全貌,直到我找了食譜在家如法炮製之後,猶記得當下的反應就像是個孩子發現了YouTube的某個內容頻道裡頭教了某種考試的偷吃步,就好像是,突然開竅了似地瞬間知道了一點「喔~原來是這樣啊!」的做菜撇步。
冠軍薯條的起點
那是第一次理解到法國菜的家常烹飪有其智慧。那個原本對於食材風味以及西餐的單純理解,藉著這兩個需要時間與火候去轉化組態的「食材」,讓我的認知變得更為立體了。所以這兩個「meez」,在後來的後來,就一直成了我做西餐慣性使用的物件,也成了貓下去廚房裡頭經常被使用的「調味元素」。
焦化蘋果被當成了有香甜味道的蔬菜料,用在濃湯與燉肉以及燉飯裡頭,而油封大蒜呢,則成了大家都知道,也在日後廣為流傳至許多餐坊的一道菜就叫做「薯條與油封大蒜」。那普及的程度有點像是一道自然而然出現在台北西式餐館的家常菜似的。
說到這,曾經有個前輩和我開玩笑說,如果貓下去在2009 年夏天做出來的這個「薯條與油封大蒜」能收個權利金,一年一年算起來,嗯,那數字到現在也真不是在開玩笑的(笑)。
從最初簡單明瞭的「薯條與油封大蒜」,到後來用了獎盃盛裝而改名「冠軍細薯條」,其實在一開始,都只是為了要做出一份屬於我們自己的、「有調味」的薯條罷了。
那是2009 年的春夏,第一代的貓下去小餐館裝潢大致完成,開始進入菜單測試的最後階段。我們想賣薯條,而且還是要像麥當勞那種英文暱稱為「鞋帶」的細薯條。但問題來了,找到了供應這款冷凍薯條的廠商,炸出來的薯條也很脆,但純粹用鹽與胡椒的調味去沾上蕃茄醬,老實說吃起來就是,普普通通,甚至是有點寒酸的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然。
從來沒有開過餐廳菜單的菜雞如我,瞬間開始苦惱,沒想過會卡在這種小地方和自己過不去,畢竟太無聊的東西,連自己吃起來都不會想要買單。
所以後來怎麼了呢?
嗯,我就開始亂做了。
好聽一點可以說是創造了新組合,是拼湊創意與重新翻譯,是靈光乍現的神來一筆,但我還是要說,如果沒有經過創意公司與雜誌社的文案工作洗禮,這個薯條加大蒜的菜色,應該就不會在那時候被這樣一個極為剛好的「亂做」,成就了日後賣了十來年的這道貓下去經典家常菜色。
薯條?
是啦。
就薯條。
在一家叫做貓下去的餐廳一年就要賣出成千上萬份的薯條。
薯條與油封大蒜的絕妙滋味
其實那時候是先想到了美式餐廳都會為薯條撒上粉末狀調味料來當作討喜的烹飪手法。比方常見的起司與大蒜,胡椒或神奇調味粉。於是我們就在想,如果不要呢?如果只是給薯條一點直接又自然的調味呢?或許還得展現一點我們會做點地中海菜的手法?
所以當手上會的東西不多但又想耍帥時,很快地,就把念頭動到了原本其實是要用來搭配肋眼牛排變成法式牛排薯條的那個「油封大蒜」了。
就是這麼簡單的「開始亂做」。原本無聊的炸薯條,就在淋上了經油封而帶有陳香的蒜油、擱上幾瓣熟美又甘軟的大蒜之後,成了滋味出眾又完全沒看過的一道全新菜色。是大家都沒看過也沒聽過的薯條呈現。這種在大家都熟悉的菜色裡加進自己的創意、品味,與小把戲,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成了日後貓下去很擅長使用的一種做菜路數。
就這樣,那年開始,薯條帶著餐廳,餐廳帶著薯條,我們開始上了媒體開始在台北吃圈裡走紅。搭配義大利麵與燉飯與沙拉和三明治,每天中午與晚上,那個只有17 坪的小店開始門庭若市。而薯條與油封大蒜,也就這樣成了非吃不可,每桌必點的,貓下去徐州路的招牌菜色。
接著,年復一年的,運用各種持續吸收的烹飪知識與風味組合觀念,我們也在這薯條的調味上持續做些改變、做點與人不同的差異,甚至想做到讓大家會跟不上的瘋狂程度。這很神經質,因為我們會為了要出一份薯條,而用力去備上滿滿好幾盒不同的新鮮或乾燥的香草與調味料。
在貓下去的夜間餐酒館全盛期,薯條的調味料除了油封大蒜、鹽與現磨黑胡椒,還會刨上新鮮的帕瑪森起司、綠色巴西利碎、新鮮迷迭香、乾燥奧勒岡、現刨黃檸檬皮,並在最後擠上些許處女級橄欖油來作為結尾。
從2014到2017年,我們就是這樣的執迷不悔於薯條的調味上,也幾乎是把它當成一道高級的料理在做了。直到2018年,在那個回歸家常食物的觀念導入已經擴充至200坪的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之後,我也才慢慢地,讓薯條回歸簡單不複雜、單純好吃,能保有脆度並且出餐能夠快速為主要的烹飪原則。
於是那看似家常的自然而然,帶了點折衷意味,在貓下去,在我們都愛的餐廳與餐桌裡,薯條與油封大蒜,就成了與涼麵、與牛排、與排骨飯與烤中卷和珍珠奶茶放在一起都沒有不行的充滿了情調與異趣。如果我們有個創意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那麼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這個了。而那是配酒配話題,配各種氣氛與食物飲料都沒有不行的,可能只算是「點心」的東西吧。
其實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終於搞懂了這件事。也讓薯條有了一個較為正確的位置。舒舒服服地存在我們的餐桌上,不喧譁也不搞噱頭,也就是現在你來貓下去會看到它被放在了菜單的最前面,第一頁的最上面,而欄目上寫著的是「點心」。
是的,點心。
也就是你從早到晚有事沒事吃飽吃巧都可以來上一份的好東西。
也就是認識貓下去第一個需要吃的東西。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出版《薯條與油封大蒜》 陳陸寬著
關於貓下去
創始於2009年的「貓下去」,是為現今台灣使用餐酒館一詞的開端,在超過十年的經營歷史裡,貓下去不只製造了無數的餐飲故事,更開啟了許多原本只存在想像的風景:從主辦三金酒會、做出國際巨星和總統都愛吃的涼麵、入選《Louis Vuitton City Guide Taipei》推薦餐廳、「500盤」美食評鑑獲獎……其有別於餐飲大環境的獨特營運模式,創造出每年超過10萬份供餐、來客數超過7萬人的驚人紀錄,展現突破餐飲文化框架的創意與超乎想像的跨界融合。2020年疫情前的貓下去所展現的是創意與跨界融合無極限。不論是商品或是活動,聯名策劃或是文化製造。而疫情中的貓下去則是展現了一間餐廳的服務延伸力,不僅將餐廳轉型成日常飲食雜貨鋪,更將各項外帶外送功能打造成你在家就能取得的城市客房服務。
關於陳陸寬
餐飲人、創意人,非典型餐廳開創者。用了超過十年的時間去定義何謂「一家理想的餐廳之於台北」,以及破除文化迷思之後的「新台北家常菜」。
畢業於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當過業餘運動員,玩過樂團,做過廣泛餐飲基層工作,也曾於知名設計生活雜誌《PPAPER》擔任過文案編輯。2009年於台北市徐州路開設僅有17坪大的貓下去餐廳是為現今廣泛定義餐酒館之濫觴。
目前位於敦化北路占地200坪的貓下去敦北俱樂部,則被視為台北最具代表性的原創餐廳之一。從喜愛歐美日洋西餐與飲酒文化而開始的漫長職業生涯,在2017年一趟短暫紐約行之後出現了轉折點,發現真正忠於自我的「在地」才有可能做到「國際」,真正能反應我們是誰的「家常」,才有辦法展現與定義我們不同於世界的「創造力」。
於是貓下去開始拆掉中西餐的認知框架,並藉著重新探索服務熱情與餐飲創意,去找到一家餐廳如何能在城市裡頭歷久彌新與存在必需。
甚至最重要的目標,是要做到一種可以依賴、家常般的歸屬感。
而這就是貓下去這家餐廳目前依然在台北獨樹一幟的重要因素。
@責任編輯elif cha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