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咖哩祭り:保持好奇心!從「一盤咖哩」體會文化交流的樂趣
本文選自《500輯》Issue94「在市集交換創作風景」
台灣現今的市集發展,可用春秋戰國時代來形容,不論流行或另類,定期或游擊,各種獨立出版、類型創作、生活主張的市集風景,在全台遍地開花。本期《500輯》像是搭起鑑賞市集的入口,在一片市集海中,擁有獨到的眼光會讓你更靠近創作者的寶藏。問市集的魅力何在?它是個人發表作品的起點,是群體橫向交流意見的場所,那些在市集裡告別的錢錢,不只換來好商品、酷東西,也成為支持創作者集體刻畫台灣當代生活風景的力量。
在入秋的十月天週末,高雄中央公園飄散著咖哩香氣與音樂聲。由東京線上藝文媒體CINRA參與企劃的「咖哩祭り」,集結近40組台日咖哩店與創作者,以及8組獨立音樂演出,潮男潮女、親子家庭、長輩團體等,都成為參與的一份子。
市集概念發想者、在CINRA擔任企劃統籌的Haru(郭晴芳)是位咖哩狂熱者,移居日本15年,她觀察到咖哩在日本承載著「不只是食物」的精神與文化底蘊,料理與店舖是店主興趣喜好的延伸創作的體現,而這樣的風氣也在台灣日漸蓬勃,成為此次市集交流的契機。
咖哩是一種自由創作
咖哩是一種不受到規範的料理,除了必須使用香料,主食與醬汁如何變化都成立,這種可以發揮想像力、自由創作的特質,吸引不少喜愛獨立音樂、非主流電影、塗鴉等次文化的日本人開咖哩店,吸引氣味相投的人在店裡聚集。例如此次受邀出攤來自東京・高圓寺「negura妄想印度咖哩」,店舖只在週末營業,店主會在週間邀請創作者來聚會和做菜。
「我喜歡咖哩店這個『集合』,大家的喜好相連,沒有壓力地交流。」郭晴芳在市集中集結咖哩文化的各種面向——食物、藝術家、音樂人、T恤絹印品牌、古物店等等,讓平常多是圈內人知曉的次文化有機會走進市民大眾的日常裡。負責邀集台灣場地規劃的馮宥甯則說,她希望將活動帶離駁二、高流等非常密集熱絡的地區,在中央公園發生的咖哩祭,因而有了更多元的參與者面貌。
在地限定的創作
「台灣有不少偏手作類型、風格較柔軟的市集,我希望展現出獨立生猛的氣息。」郭晴芳要求出攤品牌帶來限定商品,例如大阪的影像企劃團隊「最後の手段」由創作者母親帶著女兒出攤,女兒的似顏繪吸引不少客人。兩兩一組的咖哩店則共創菜單,在高雄傳統市場尋找在地食材,像是使用台灣牛肉、地瓜葉、百香果、白苦瓜等入菜的「二重翡翠涼咖哩」,看似古怪卻在和諧口味中帶點驚喜。
或許是氛圍對了,許多交流就自然發生;有台灣唱片行喜歡上日本樂團的音樂,想在店裡販售他們的唱片;有台灣品牌準備了台南椪糖與自家料理分送給日本攤主。本來出發前焦慮不安的日本品牌紛紛表示,似乎接觸到了以往未曾遇過的客群,也感受到穿越語言隔閡、渴望交流的熱情。
無法預期的現場
在市集發展十分成熟的日本,漂亮精美的市集處處皆是,郭晴芳受到規劃不那麼完善、作風隨性的市集吸引。「大家隨地取材、即興發揮,把創造力開到最大的感覺,充滿無法預期的驚喜。」如同這次咖哩祭,郭晴芳給日本攤位一片木板當做招牌或菜單,結果出現各攤互相幫忙手繪的有趣景象。
相較於台灣出現許多以明確主題的市集,郭晴芳觀察,日本市集的一大特色為策劃者將個人喜好和作風極致表現,吸引氣味相投的人,讓個人魅力成為最大的號召力,那或許也會是市集熱絡發展的台灣未來的方向。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