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擺暝」祭典:成為傳統儀式的一份子,辦給神明的派對

聯合新聞網 陳泳翰

經常有人問起我工作的馬祖,除了藍眼淚和坑道外,還有什麼好玩?我總是回答,這是一處「不用護照就能感受到異國風情」的地方,島嶼上的閩東傳統文化,從語言、建築到料理形式,都和台灣差異甚大。路旁老人家以方言聊天時,包你一句也聽不懂,隨便走進一間廟裡,神龕內近半數神明大概在台灣都沒見過。

元宵節前後是馬祖舉辦「擺暝」祭典的日子,會有祭神、遶境、鼓板樂演奏、接宴、送喜等...

陳泳翰|台北出生長大,現於馬祖東莒島從事社區營造的前媒體工作者。欲知更多離島大小...

放入時間膠囊的傳統文化

曾經有將近半世紀時間,位於前線戰地的馬祖,是一般民眾難以觸及的神祕禁區,但也因為這層緣故,許多傳統文化就像被放入時間膠囊,得以密封保存下來。某些意義上,馬祖似乎也可以類比成原住民部落,兩者對多數台灣人而言,文化上都很特殊,但是語言跟傳統禮俗也都出現了傳承危機。

時序進入冬天,是褪去旅遊噱頭後,真正原汁原味的馬祖。第一道乾冷的東北季風南下時,家家戶戶會開始釀製香甜的老酒,以優質的鮸魚和馬加魚捏製魚丸和魚麵,並讓剖開的鮸魚和鰻魚經風吹成乾。這些道地的馬祖風味,不只會在農曆年節期間端上圍爐餐桌,還要擺上答謝神明的供桌。

台灣來的夥伴們組織鼓板隊參與擺暝。 圖/陳泳翰提供

一場辦給神明的派對

元宵節前後,是馬祖傳統舉辦「擺暝」祭典的日子,字面上看,「擺暝」是指在暗暝的夜晚擺放供品準備祭神,我的朋友則打過一個通俗比喻,稱呼這是「辦給神明的派對」。派對的重頭戲,是又稱為「遊神」的遶境,除了有「孩囝」神偶跟著出巡外,還有傳統的鼓板樂演奏、請神譜誦讀,以及後續的接宴、送喜、食福等等活動,和台灣的神明遶境有不少細節上的差異,民俗活動的愛好者來到馬祖總能在比對中發現驚喜。更特別的是,由於馬祖居民散居在四鄉五島,又發展各自島嶼限定的擺暝習俗,燒馬糧、祈夢、跑火賽,光看名稱就能想像活動現場的趣味橫生。

只不過,這裡同樣要面對離島的共同困境:人口外流。少了足夠的人力承傳,傳統文化難免會走到難以為繼的一天。在我工作的東莒島,虔誠的居民們依舊認真地籌辦每一年的擺暝祭典,敬神如神在,但也遇上人力不足,必須不斷簡化儀式流程的挑戰。這個問題在金馬前線裁軍之後顯得更加棘手,從前還可以靠阿兵哥們幫忙分攤的祭儀,漸漸出現缺口。這幾年我和幾位青年夥伴嘗試以「擺暝很有文化祭」作為號召,邀請台灣的朋友前來共襄盛舉,大家一起學習敲打遶境時必備的鼓板樂,自己製作祭神的供品,希望讓馬祖一年中最重要的慶典,能夠多添一些人間的熱鬧氣息。

邀請耆老教導大家如何打鼓板。 圖/陳泳翰提供

在一年之初盡上棉薄之力

雖然只是短短一、兩週的活動,在我看來,卻是難能可貴的賓主盡歡。台灣的遶境活動,外來民眾通常只是跟著隊伍行走,不易真正參與到儀式之中,然而缺乏人力的東莒島卻張開雙手擁抱外地賓客,歡迎大家在遶境隊伍中幫忙敲鑼打鼓,或是扮演護送神駕的天兵天將。雖然這些任務不算是祭儀的核心,但是少了幫襯的擺暝,肯定也少了一些味道。

每年活動結束時,我總能感覺千里迢迢來到島上的參與者,帶著滿足的笑容離開,這不僅僅是慶典本身的趣味使然,也是因為大家找到一個答謝的理由,終於能夠一塊走進隊伍當中謝天、謝神,謝謝一直以來守著這座島嶼,總是照顧著後生的馬祖長輩,感謝他們給了大家一個機會,能夠在一年之初盡上棉薄之力。

東莒島上的婦女們經常在供桌上埋藏趣味巧思,大浦夥伴也自製纏花作為妝點。 圖/陳泳...

陳泳翰與夥伴們的離島記事

大浦plus+

朋來東島

本文選自《500輯》Issue97「在離島創造明日的可能」

離島往往因被大海圍繞而受限,但倘若能掌握自身與天地的連結,從島嶼出發的視野,也可以是無限。當煙火散盡、颱風離去,冬季或許是認識離島日常的另一種時機。本期《500輯》邀集不同領域的實踐者,寫下停駐一段時間的離島生活與創作見聞,期待與讀者一起從故事中看見,身為島民,認識離島,其實就是更認識我們自己。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Issue97 馬祖 在地文化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