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永豐計畫/與環境共生共榮,是產業生生不息的關鍵 出磺口農場陳韻竹╳繭裹子Vinka

聯合新聞網 陳佳濃
攝影/Kirs kang

「里山精神」是一種回歸自然的農業方式,保有對土地與環境的尊重,出磺口農場的韻竹,選擇農業與生態共生,為家族的百年梯田注入新機會;此外繭裹子店主Vinka所提倡的公平貿易,則讓消費者理解每件產品的來源,確保每個環節的貢獻者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報酬。此篇對談中,韻竹和Vinka分享了他們如何把生態與商業結合,為下一代留下生生不息的自然資產。

繭裹子創辦人Vinka。攝影/Kirs kang

出磺口農場執行長 韻竹。攝影/Kirs kang

● 500輯:請問韻竹,是什麼動機讓您決定返鄉協助父親成為青農?

韻竹:大學時期我主修品牌行銷,專攻精品領域。在學習過程中,我開始思考「為什麼農業不能像精品一樣行銷給大眾?」讓我萌生將行銷的概念帶回家鄉應用於農業的想法。我與爸爸討論後,決定一起嘗試這些創新概念。雖然有時長輩觀念會和年輕人有些出入,但我認為這片孕育我成長的土地不能被遺忘,所以決定回來和父親一起找看看不同可能,協助家裡農業轉型。

● 500輯:Vinka創立繭裹子以及選擇公平貿易為核心理念的原因?

Vinka:永續和公平貿易不只是商業策略,也是我們對環境和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像是今天和韻竹對談,剛剛也到梯田走了一回。我正思考著,土地產出有限,過度開發不但會影響生態,也會讓未來失去可以持續耕種的基礎。

繭裹子販售物品以衣物料為主,我們認為衣服也是從土地上長出來的,產品材料大多來自天然或有機來源,像是棉花、麻料或是羊毛。而我們的重點不只是產量,而是如何在滿足市場需求同時,降低土地負擔。公平貿易則是我們希望能讓農民獲得合理收入,讓他們留在鄉村生活,減少城市的人口壓力,這樣的經營模式對生態友好,經濟也達到雙贏。

500輯:出磺口農場主張的「里山傳統農業」和現代集約農業有何不同?

韻竹:里山農業強調與自然共生,現代集約農業注重高產量和效率。對我們來說,出磺口農場的價值在於保育、復育及文化傳承。我們在稻田裡進行復育工作,讓原生魚種回到田間,恢復了生態平衡,同時讓我們下一代能看到這些曾經消失的珍稀物種。對整個石門社區而言,這種農業方式促進鄰里之間的互助合作,每當農忙季節,各家各戶都會自發地互相幫助,這種氛圍讓我們像是一個大家庭一樣,彷彿傳統單純的農業社會時期。

我們的復育做法,是減少農藥跟化肥使用,盡量不使用過多化學物質。我爸爸總是說:「蟲子吃剩的才是人可以吃的。」我們必須與自然共存,而不是將它牠們排除在外。這幾年我們也復育了許多原生物種,像是稻田魚,這不只有生態保育的意義,也能讓我下一代孩子,看見我爸爸兒時記憶裡的稻田回憶。

韻竹的先生、小孩,與Vinka一起認識生態。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 500輯:繭裹子推廣的永續經濟模式,怎麼平衡產品的生命週期與市場需求?

Vinka:我們思考市場需求與產品生命週期之間,我們選擇的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不追求一時的高銷量,反倒去思考如何讓產品與消費者建立更深的連結。最近即將迎接一年一度的雙11購買熱潮,我們不希望消費者盲目地購買,這天繭裹子會關閉網路商店,希望客人走進店內真實碰觸產品,真心喜歡後才消費。因此在實體門市中,特別重視與消費者的互動和溝通。像是我們不依賴冷冰冰的QR code來傳遞產品訊息,因為QR code能提供的資訊非常有限,無法真正讓消費者了解產品背後的故事。

相比之下,我們更傾向透過店員向顧客分享產品的生產過程、工藝技術,以及製作產品的人的背景。如此一來,在深度交流過程中,繭裹子可以成為串起生產端及消費端的橋樑,不只交易,更像一個分享與相互了解的空間。稍早與韻竹一家到梯田裡走一遭,我也認識許多從沒見過的台灣原生種,包括植物與動物。透過一來一往問答,才會知道他們投入哪些努力來復育這些物種,更能讓來到這裡的人清楚出磺口想分享的價值是什麼。

韻竹的先生、小孩,與Vinka一起認識生態。攝影/Kirs kang

● 500輯:對於下一代,如何讓他們了解復育、食農教育或是公平貿易呢?

Vinka:繭裹子的做法是,我們每年會帶團到孟加拉和印度等公平貿易的發源地,讓學生、我們店裡同事、自由工作者等,對於公平貿易好奇的人們,親眼看到這些貧窮但勤奮的村落裡,如何夠過公平貿易改善他們的生活。在這些地區,村落裡的婦女們織布、種植,她們手裡的每項工藝都來自長久以來的傳統智慧。帶人去那裡,讓他們看看與我們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公平交易源頭的生活樣貌。

我們在東南亞的偏鄉村落體驗完全不同世界——沒有網路、沒有空調、甚至食物和飲水的條件都簡陋。這些經驗真的很衝擊,這時你會發現:其實我們平常很焦慮的那些訊息、通知,真的沒那麼重要。與其活在手機裡,不如像那些村民一樣,踏實地過日子,他們的生活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什麼是真正需要的,什麼是可以放下的。

而且正是這樣的環境,人們可以透過努力工作,為自己與家庭,甚至下一代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這讓來過的人皆深刻理解公平交易的重要性,明白為什麼我們要支持這樣的模式,能讓消費者更加謹慎選擇每一次的購買行為,以及知道每件產品背後所付出的勞動與努力。

韻竹的孩子們,也從小在出磺口農場長大。攝影/Kirs kang

出磺口農場食農教育,親手磨地瓜泥。攝影/Kirs kang

品嚐自己做的地瓜粿。攝影/Kirs kang

韻竹:對下一代的教育,我們希望透過親身體驗來進行。我們開設許多食農體驗活動,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參與,不但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也讓大家與土地的連結更深刻。

最讓我感動的是,孩子們第一次來到出磺口農場,他們發自內心的興奮與好奇的表情!特別是當他們手握捕蟲網,第一次真正接觸到大自然中的昆蟲時,那種純粹的興奮讓他們的眼睛都閃閃發亮。平時在都市裡,孩子們經常被限制玩耍區域,但在田地裡,爸媽往往會說:「反正都來了,讓他們去吧。」孩子們在田間追逐,抓住一隻蝦或昆蟲後,那種喜悅和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他們的笑聲和歡呼,讓我覺得自己做的這一切都值得,也相信孩子會帶著這份對自然的愛回到城市裡繼續發酵。

這片土地就像是我的根,承載著太多的記憶和情感,不能讓它消失。我們做的復育工作,像稻田魚重現,還有浪漫的螢火蟲夜景,這些都是我想要留給下一代的自然資產。美好景象不應該只存在於過去,希望未來我的孩子,甚至孩子們的孩子,都能親眼見證這些豐富物種。

Vinka:出磺口農場的經營模式,是城市孩子很少經歷的部分,他們做的不僅是耕作,更多的是重建現代人與自然的連結,透過農業體驗讓更多人理解土地的重要性。這和繭裹子推動公平貿易的理念是一樣的——我們都希望每個參與其中的部分,不管是土地、農民,還是消費者,都能互相尊重,創造共好的平衡。

這片農場不只是一個生產的場所,而是讓人們重新找回與自然共處的機會。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中,很容易淡忘土地的價值,但韻竹讓我們重新感受到這份珍貴。這就是我們要讓下一代傳承的精神。

韻竹說,山上的一草一木之於城市孩子都是好玩的事物,路邊苧麻葉像天然的貼紙,孩子都...

攝影/Kirs kang

● 金句節錄:

韻竹:「這片土地就像是我的根,承載著太多的記憶和情感,不能讓它消失。我們做的復育工作,像稻田魚重現,還有浪漫的螢火蟲夜景,這些都是我想要留給下一代的自然資產。美好景象不應該只存在於過去,希望未來我的孩子,甚至孩子們的孩子,都能親眼見證這些豐富物種。」

Vinka:「永續和公平貿易不只是商業策略,也是我們對環境和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我們的重點不只是產量,而是如何在滿足市場需求同時,降低土地負擔。這樣的經營模式對生態友好,經濟也達到雙贏。」

相關資訊:

Facebook:出磺口農場

小店永豐計畫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