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島作纖維集五大亮點一次看!集結 41組品牌4/18-4/20 台北華山登場
由實心美術、島作市集總策展人孫明華主辦,一年一度的島作,今年聚焦纖維創作以「交織之間」為題,引領 41 組纖維工藝品牌與島作精選邀請陶藝、花藝、攝影、選品及飲食等生活品牌,於4月18日至4月20日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紅磚區(西1西2西5館)登場!現場不只集結41組纖維工藝創作者作品,同時亦邀請陶藝、花藝、攝影、選品及飲食等生活品牌,帶來兼具工藝美學及實用性的生活風景。
展場五大亮點一次看
島作自首屆2017年以「理想的市集」為題,打造手作市集以來,儼然成為戀物者的年度盛會。對主辦人孫明華而言,「透過歷年創作者與消費者的回饋,島作不只是個市集, 而是以作品為中介點,提供豐沛的生活經驗交換與情感交流。」為此,今年島作特別跳脫原先市集框架,強化展會概念藉此呈現更為完整的展覽體驗。
在展區的佈局上,孫明華不以工藝類型或屬性作為區分,而是運用了「編輯」視角 ,從踏入展場,看見入口意象裝置〈如梭〉登島的那一刻起,彷若翻開一本以《交織之間》為題的好書,不只能感受41 組來自台灣、日本、香港等地參展品牌與島作邀請品牌的美好手感,同時今年也透過場內規劃的三個「展中展」,囊括Dodoer 物物者、南藝纖維與實心裡,讓大眾一同發現不同視野觀點下的纖維表述。
▧亮點1:以大型裝置突顯工藝手作美感
走進西ㄧ館入口,抬頭即可見到,由建築師陳冠華發想設計規劃,率領元智大學大武山工作隊共同製作的入口意象裝置作品《如梭》。此作品從主題「纖維」為靈感,由紡織的梭子為形體,隱喻時光的交織穿梭,運用天然竹材的層疊,以竹製吊架從天而降垂掛,讓觀者可從不同角度一覽竹材迥異且美好的姿態。
此外,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吳佩珊老師也與南藝學生共同創作,一同打造展場空間的藍染掛布。為了在高空中呈現大塊面的量體,團隊特別訂製了大型染缸。同時,為了達到最好的呈現效果,在一次意外中,發現將精華液加入染液中,能達到藍染的藍與紋樣白的最佳比例,也為場域捎來一抹溫柔和煦的氣質。
▧亮點2:「展中展」Dodoer 物物者體現另一種工藝視角
Dodoer 物物者甫結束在慕尼黑的展覽《嘟嘟好平安 pin pin an an》,第二站即巡展至島作。此展覽聚集 25 位金工作者,再次從「臺灣人的首飾」出發,使用金屬、纖維、紙、漆藝、異材質與現成物等材質,展出上百件作品,並透過「護身物的配戴」之美,重新梳理在地金工之美。
▧亮點3:一探纖維創作的多元樣貌
因纖維是極其特別的材質,從材料選擇開始,便囊括創作者的意識。特別是纖維創作的基本材料超乎想像地多,工法透過染、繡、編織等不同技藝,呈現截然不同的質地樣貌。
此次展出範圍囊括西一館、西二館與西五館,每個展出品牌各有美好;其中「co __ antik」是一家主要經營蚊帳布的古物商。主理人對舊的日本棉麻布具有極大興趣,並深刻了解到這種質地的美好,現場提供大量可供挑選的蚊帳布料,邀請觀者感受一塊布料帶給生活的美好。此外,以卑南族語Furao為品牌名的「浮繞Furao」,此音同創作者高雄林婕妤名字中的「妤」,非科班出身的她,從書籍和網路去學習羊毛濕氈的技法,不只做出具象的動植物,也透過濕氈的千變萬化,展現作品細膩的內在光景。
▧亮點4:走進植栽詩意氛圍
展於西二館的Jardin de Sarah 莎拉花園,將花園裡的枯榮、新綠和荒蕪,都化為創作的一部份。 即便是微小的作品,都讓觀者感受到大自然草木花的生命氣息環繞在日常之中。
▧亮點5:以味蕾感受自然
想嘗點美味甜食,不要錯過「小島甜點工作室」以島嶼所給予生命養分的食材,依照季節氣候生活所製作的家常點心。以大自然為主軸,以紀錄這塊土地各種層次的食物風味,創作出最簡單的好味道。如果逛累想喝杯咖啡,不妨試試來自台中的COFFEE STOPOVER,此次攤主特別帶來咖啡豆、咖啡掛耳、島作限定配方、島作限定特調、黑咖啡、拿鐵咖啡與特調春檸,邀觀者逛累時來這裡喝杯咖啡,休息一下。
| 交織之間 | 𝟤𝟢𝟤𝟧島作纖維集𝟤nd.日期:4/18 12:00 — 18:30 、4/19 10:30 — 18:30、4/20 10:30 — 18:30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紅磚區 西一西二西五館
官網:https://islandcrafts.com.tw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