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人生】《社群動物》的求生術與《美利堅網紅帝國》的民意起伏

聯合新聞網 張硯拓
《社群動物》主角之一Kaylyn Slevin與姊妹淘們熱切研究自拍。 圖/so...

時至今日,社群網路改變了資訊的流通,讓不只是訊息(message)聯繫、連多媒體內容(content)的產製和傳輸都分散化。這場革命的影響深遠,堪比電視在20世紀中期重塑了全人類的生活。而這當中,有件事從此變得不一樣了,那就是名人與追隨者們的關係。

不論世代,網紅都是累死人的職業

去年底在台北光點舉辦的「美麗新世界」影展,其中一部紀錄片《社群動物》(Social Animals)拍攝三位在instagram上建立自我的美國青少年,從他們的秀自己、找到大眾魅力、到難以掌控「輿論」的陰晴起伏不定,被捧上浪尖又重重推落地……新世紀「名人」的難為,從這些開大車的小孩所受到的驚嚇,便不難察覺。

《社群動物》主角之一Humza Deas在廢棄地下鐵的攝影。 圖/sociala...

另一部在Netflix上的紀錄片《美利堅網紅帝國》(The American Meme)則是拍攝五位成年名人。其中除了話題名媛出身、成功轉型時尚品牌教主的芭莉絲.希爾頓之外,皆是靠著敢玩敢搞笑、或離經叛道的創意博得名氣,進一步在社群時代的全新資本規則中立足,或輕佻、或拼死掙扎求生存的新世代網紅。

名氣來自大眾,但大眾永遠餵不飽

我還記得去年看完,覺得《社群動物》的孩子們活得好累,《美利堅網紅帝國》的大人們則是生命好空。儘管這正是導演要給觀眾的印象,但兩部片都點出了:如今是名人「可以」、也「必須」直接面對粉絲的時代。過去,明星的光環是媒體給的,是經紀公司和公關幫忙過篩、淬煉成的。如今變「民主」了,競爭卻是更激烈,創作要推陳出新,形象和存在感要一直費心維持,搞笑或搞怪要越發誇張,而且這一切轉動的頻率,比過往的世代高出好幾倍。

《美利堅網紅帝國》裡除了話題名媛出身、成功轉型時尚品牌教主的芭莉絲.希爾頓之外,...

也因為你的地位來自「庶民」,這當中永遠會存在一個矛盾:人們想看到自己認同的,或可以投射自我的小人物成功──但一旦真正「辦到」那一瞬間,你就不再是「他們」之一了。他們的為你高興,很快就會變質為羨慕,甚至嫉妒。

《社群動物》劇照,維持創作能量和高人氣非常辛苦。 圖/socialanimals...

此去千里是何處?未知的疆域沒人能想像

當崇拜你的人認為,你的今天是他們給的,只要一個不小心,他們就會想收回。在《美利堅網紅帝國》裡,兩位把自己奇觀化(但又沒辦法「生意人」化)的青年網紅,都顯得歷盡滄桑,被迫扮演一個時時刻刻抓住粉絲胃口的角色太久,最後已不只是「不像自己」,而是厭惡極了那個分身。

當這一切放不下、撐不久,如果有天想擺脫也擺脫不掉,這些新世代的「做自己」的表率和影響者(influencer,即「網紅」的英文用詞)們,要如何辨識自己?又能怎樣遇見他人?這或許是「社群網路會把世界帶向何方」這個超級大哉問底下的一百個小問句之一吧。

《社群動物》劇照,青少年的人生很難脫離社群網路。 圖/socialanimals...

數位人生 張硯拓 社群動物 美利堅網紅帝國 NETFLIX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