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人如何看待身體?作家陳德政選讀,五本書從不同角度認識身體

聯合新聞網 陳德政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9「我和身體一起工作」

疫情這些年,口罩遮住了一半的臉,硬生生剝奪了嗅覺這項重要的感官,人們無法好好呼吸,生活中「少了一味」。本期《500輯》由陳德政擔任客座主編,這期專題是做為文化工作者和一位身體的主人,對這場世紀流行病最「切身」的回應。

同為瘟疫後的倖存者,我們應該更加珍視,並重新打開這些年閉鎖的身體。攝影師林軒朗用他沉靜的鏡頭,捕捉到六位工作者充滿張力的體態——流動的線條宛如交錯的時間,每個姿勢,都是努力奮鬥過的結晶。身體在黑暗時代裡發光,照亮了隧道的盡頭,願你也是透過自己的雙手,翻讀了這一份報紙。

圖/林軒朗攝影

《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解讀千年文明大歷史》,杰克.哈特涅著...

中世紀又稱黑暗時代,是科學尚不發達的年代,充斥著各種迷信、神話與傳說。對一個台灣讀者,中世紀又象徵著什麼?十字軍、圓桌騎士、聖杯,還是好萊塢一個巨大的IP,有取之不盡的人物與背景設定?其實,中世紀活生生走動著一個個鮮活的人,與我們共享相同的基因,必須面對生老病死。本書作者文筆暢達並且旁徵博引,配合一幅幅引人入勝的插圖,帶我們回到那個「民智未開」卻無限迷人的世界,原來,身體和宗教是如此息息相關,而身體更啟蒙了當年特有的美學情懷。

《疾病的隱喻》,蘇珊.桑塔格著、麥田出版。 圖/林軒朗攝影

「疾病是生命的暗面,是一種更麻煩的公民身分。」美國評論家蘇珊.桑塔格在名作《疾病的隱喻》開宗明義地宣告。桑塔格曾多次罹癌,並一一克服戰勝。本書由兩篇論文構成,上篇寫結核病與癌症,下篇談愛滋病。桑塔格形容癌症為「不通報一聲就潛入身體的疾病,充當那種被認為是冷酷、秘密的侵入者的疾病角色。」人體在桑塔格犀利的筆下,成為會思考的、感情豐富的獨立個體。「疾病是透過身體說出的話。」在桑塔格的詮釋下,疾病成為一種自我表達。如果把這個推論大膽一點再往下擴張——是的,疾病也是一種藝術。

《變形記》,法蘭茲.卡夫卡著、麥田出版。 圖/林軒朗攝影

《變形記》是卡夫卡最出名的中篇小說,他從小體弱多病,四十歲就英年早逝,幾部傳世的長篇小說都是死後才出版。卡夫卡三十多歲時開始咳血,染上了肺結核,那在20世紀初仍是不治之症,他晚年寫過〈飢餓藝術家〉這樣的短篇,不難推斷,因結核病難以進食的卡夫卡有過相似的經歷。《變形記》的主角葛雷戈有天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大蟲,他對那個醜陋的「新身體」感到絕望。存在的尊嚴為何?身體是否同時帶來了驕傲與自卑?卡夫卡拋出的問題,在人類愈加沉溺於虛擬世界而忘卻身體的當代,值得我們深思。

《關於變老這件事》,安妮.卡普芙著、時報出版。 圖/林軒朗攝影

英國樂團The Who有一首轟動1960年代的名曲〈My Generation〉,裡頭一句「I hope I die before I get old」吼得震天價響,常被活得不耐煩的青年人掛在嘴邊,也被印在各種T恤上,成為所謂時代金句。(結果阿公級快80歲的The Who樂團,至今仍在巡演)《關於變老這件事》從心理、社會與身體的層面,緩解讀者對老年的恐懼,以及更常見的——對老年的誤解。身體終將衰老,但一顆健康的心(指的是心態也是狀態),可以延年益壽,身心本為一體。

《身體:給擁有者的説明書》,比爾.布萊森著、啟明出版。 圖/林軒朗攝影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Occupants是「居住者」的意思,甚至有一點佔地為王的意味。我們確實「棲身」在自己的身體中,我們也是這神聖循環系統裡的王。作者比爾・布萊森寫過《哈!小不列顛》、《別跟山過不去》等暢銷著作,是一等一的非虛構寫作能手,他把《身體》這本「科普」書籍烹調得鮮美可口,而且幽默。從心臟到肺部、免疫系統到胃腸骨骼,作者透過當代醫學的濾鏡,不帶偏見地凝視人體,得出各種意料之外的結果。你知道我們頭髮無時無刻住著某種毛囊蠕形蟎嗎?別害怕,就像布萊森說的:「從未有人死於禿頭。」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Issue69 身體 閱讀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