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匯宇「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波哥大現代美術館展出!12月重返臺北放映

聯合新聞網 編輯|陳宜慧

如何透過一場帶有復古色彩的虛構電視綜藝秀,引領觀者走進過去的歷史文化脈絡,再次回望當前深受各種時代影響下的我們。一如在《放映週報》專訪中, 臺灣藝術家蘇匯宇曾分享到,「在象徵意義上,我們對歷史的認知,都是被告訴,我們怎麼長大?怎麼活在這個世界?現在我們所相信的事,是一連串建構的過程,如果被打開的話,就發現它沒那麼重要,或説沒那麼絕對。大家很容易站隊,太快要用原本相信的價值觀去理解一件事。」

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與哥倫比亞波哥大現代美術館(Museo de Arte Moderno de Bogotá,以下簡稱MAMBO)共同策劃的國際合作展覽「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於即日起至2026年2月15日在MAMBO展出。此展由MAMBO藝術總監歐金尼奧.維奧拉(Eugenio Viola)擔任策展人,並加入協同策展人胡安尼科.莫雷諾(Juaniko Moreno)共同參與,延續歐金尼奧於2023年在當代館策劃的「三廳電影─蘇匯宇個展」,再次攜手蘇匯宇於哥倫比亞開啟全新創作篇章。同時現地製作的全新版本《總體敘事》也預計將於12月重返臺北放映!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動臺灣影像藝術躍上國際舞台!蘇匯宇個展「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於波哥大現代美術館登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蘇匯宇以錄像為語言重構臺灣與世界的連結

臺灣藝術家蘇匯宇,1976年出生於台北,曾於2019年獲台新藝術獎年度視覺藝術大獎,擅以錄像、攝影與裝置藝術探討大眾媒體對身體、日常生活與意識型態的影響,近年亦借用電影工業中的「補拍」(Re-shooting)做為方法進行系列創作,並藉由那些來自過去的、未完成、被禁制、被誤解的東西,進行不同的解讀,從而得到新的啟示。

台灣藝術家蘇匯宇(最左,粉色頭髮)以這檔MAMBO年度最受矚目的國際展覽之一,展現臺灣當代影像藝術在全球藝術體系中的創造力與影響力。 圖/台北當代藝...

《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是蘇匯宇首次以更直接的方式,與國際觀眾一同探索臺灣歷史、戒嚴記憶和地緣政治議題。展覽圍繞歷史與敘事的建構,重訪過往記憶,並開啟新想像的可能性。此展最初發想源自蘇匯宇於2023年在當代館舉辦的個展,當時他將美術館變成電影片場,邀請觀眾親見試鏡、演員梳化、武術訓練及拍攝過程,並在展期間製作電影長片《三廳電影》。該作品結合政治喜劇、綜藝節目與現代主義符號,藉由影像再現探討戒嚴時期的社會潛意識與權力結構。而在MAMBO推出的新版本中,藝術家則是將視野從臺灣內部歷史延伸至全球政治結構,聚焦臺灣於半導體與科技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進一步探討這個轉型過程所帶來的經濟發展,同時呈現在地緣政治張力下的局勢。

現地製作新作《總體敘事》全新亮相

這次在MAMBO的展覽除了現地製作的新作《總體敘事》,也展出蘇匯宇早期及近期的創作系列,包括入圍2025年第75屆柏林影展Forum單元的長片《三廳電影》、探索冷戰時期科幻影像與臺灣集體記憶的《太空戰士》、以臺式剝削電影視角揭露身體政治與女性意識的《女性的復仇》、重新詮釋劇場與慾望結構的《屁眼.淫書.速克達》,以及重訪戒嚴時代情色文化並轉化為歷史檔案現場的《人生‧享受‧閱覽室》。

此展主要呈現蘇匯宇以「補拍(Re-shooting)」理論重構歷史影像與大眾文化的創作脈絡,並引領觀眾參與一場關於歷史與文明敘事的「總體對話」。同時,蘇匯宇也特別邀請臺灣藝術家鄭先喻於開幕期間共同呈現全新表演,結合哥倫比亞的歷史脈絡和臺灣的歷史結構,深入探討歷史、資本主義、科技和地緣政治對當下的影響。重點是,此次藝術家在MAMBO現地製作的全新版本,預計將於今年12月回到臺北放映!非常值得期待!

「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於波哥大現代美術館登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蘇匯宇也特別邀請臺灣藝術家鄭先喻於開幕期間共同呈現全新表演。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三廳電影—總體敘事」開幕現場一隅。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三廳電影—總體敘事」展覽現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三廳電影—總體敘事」展覽現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三廳電影—總體敘事」展覽現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三廳電影—總體敘事」展覽現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三廳電影—總體敘事》

日期:10月23日—-2026年2月15日

地點:哥倫比亞波哥大現代美術館

當代館官網: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

2025展覽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