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島達男《眾生共命》11/8台中登場!相約安藤忠雄設計亞美館光影下倒數

聯合新聞網 陳宜慧

被譽為「以數字與光影書寫當代時間哲學」的日本當代藝術家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首個台灣美術館展覽於11月8日至2026年5月10日在台中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簡稱亞美館)登場。此展以9個展間,一次呈現藝術家13 組作品,其中囊括 2 件全新創作,以及5件與台灣民眾共同完成的作品。不只展現藝術家一貫透過數字變化所回應的生命循環,同時也透過創作與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的亞美館產生對話,讓每個觀者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參與藝術。

以數字書寫生命的永恆循環!日本當代藝術巨擘宮島達男在台首度美術館個展《眾生共命》亞美館登場。 圖/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Chris Chen提供

以數字映照生命循環

身著與三宅一生合作的聯名款數字衣亮相,現年68歲的日本新媒體藝術先驅宮島達男(1957-),因童年多病的生命經驗,開啟他以數字與倒數做為創作核心元素的脈絡。同時自 1980 年代起,宮島即以 LED(發光電子二極體)與 IC(積體電路)為主要媒材,並透過不斷變化的「數字 1 至 9」以及刻意省略的「0」象徵生命不曾停歇的循環與延續。

做為少數在 40 歲便登上國際舞台的藝術家之一,宮島達男在1999年時即為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代表藝術家,其作品足跡更是遍佈世界各大美術館與雙年展。宮島達男分享到,「我在1987年立志要當藝術家時,便在思考要以什麼做為我的核心理念。主要有三個方向,一個是持續變化、所有的萬物都是相互依存,以及永續性,做為我藝術創作的根基。在尋找媒材時,也發現LED與計數器的倒數形式,很能呈現我想要訴說的概念。因為當數字有光時,代表了生,熄滅時,則代表了死;1到9,有時依序、有時隨機,都是以循環現身,但零我則是讓它沉默不語。這背後其實暗指了生命的無常,也代表與萬物間相互依存的關係。」

日本當代藝術家宮島達男。 圖/Chris Chen提供

藝術不只是作品,而是人與人的連結

《眾生共命:宮島達男》以「生命之間緊密的連結」與「所有個體在世上有著共同命運」為核心理念,探討人與人之間互為依存的關係。自 1990 年起,宮島推動多項公民與兒童參與的藝術計畫,提出「Art in You.」(眾生皆有藝性)的觀念,他強調「藝術存在於與人的互動當中,作品唯有在觀眾在場時,才真正成為藝術。」為此本次展覽延續這一精神,邀請台灣民眾、原住民族語教師、亞洲大學學生,以及霧峰地區的長者與小學生,共同完成 5 件創作,讓「共命」的理念具象呈現。

從事藝術創作長達40年的宮島達男,在此次展覽「眾生共命」中集結了從1993年到2025 年的經典作品、全新創作,以及難得一見的創作計畫和行為表演概念圖。不只有數字表現、裝置,也會有錄像、行為、繪畫等。透過展覽中來自不同文化及語言的數字,各自不同的速度、音調與顏色,亦展現出世上眾多個體在社群中彼此交織、共存的集體生命狀態。

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外觀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外觀一隅。 圖/Chris Chen提供

《眾生共命:宮島達男》
為李玉玲館長上任後策劃的首檔展覽,亦為亞美館 12 週年轉型,揭開「當代藝術大師系列」的序幕。 圖/Chris Chen提供

左為大型 LED 裝置藝術〈時間瀑布〉,右為「格林威治行為研究概念」系列手稿及「無量數」系列手稿。 圖/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Chris Chen提供

懸掛於亞美館經典的三角天窗下,〈無限計數之珠〉是一件呼應建築空間的裝置藝術。 圖/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提供

作品「非定性時間」系列作品由數個 LED 裝置縫製在布料上而成。 圖/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提供

這件特別為本次展覽所創作的〈計數之聲網絡──台灣〉,藏於廊道之中,相對於原作取自世界 各地的聲音,台灣版則是主要聚焦於在地的語音、方言與身分認同(其中囊括15...

七大亮點作品一次看

▍亮點作品1|〈變動之畫〉

走入美術館,在一樓率先映入眼簾的是,掛於牆面之上、以機率共創的巨大金色數字作品〈變動之畫000〉,這是此系列首件作品,也是規模最大的系列作品,其創作靈感來自美國先鋒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的機率音樂創作概念,透過七個能組合出數字1 到9的獨立畫板,並由觀眾擲骰子而變動組合;一旦擲出 0 時,所有畫板便會從牆面取下。因此,地面上亦擺放了一只帶有重量感的骰子,以及兩列各7塊的木板,方便拆卸作品時使用。此作在展覽期間將有12次共創互動的機會,由館方公布的12個特定日期,邀請觀眾透過現場擲骰改變牆上的數字,也透過充滿不確定性、轉瞬即逝的片刻,呼應活在當下的概念。首個數字8則是由亞美館館長李玉玲所擲出。

作品〈變動之畫000〉。 圖/Chris Chen提供

作品〈變動之畫000〉的骰子。 圖/Chris Chen提供

▍亮點作品2|〈無量數〉

藝術家首次在亞洲展出、也是首次攜手學生共創的〈無量數〉,由三名亞洲大學的學生以類似抄寫經文的方式書寫於牆上。此作呈現了無數個從1到9隨機生成產生的數字,而數字0則不在其中,而是以空白呈現。數字的量體相當龐大,也藉此展現了生命的循環,因數字皆為隨機生成,但在表現上有時呈現波浪狀,有時則為直線,但這些都是由學生們自由發揮。

與亞洲大學三名學生共創的作品〈無量數〉。 圖/Chris Chen提供

作品〈無量數〉。 圖/Chris Chen提供

▍亮點作品3| 「計數之膚」系列

「計數之膚」是一系列參與式表演藝術作品,由藝術家親自將數字塗繪在模特兒身上,並以周遭景觀為背景拍攝,藉以呈現宮島與他者的生命經驗共同交織的瞬間。此外,模特兒臉上所呈現的數字皆由他們自己挑選,而背後的場景都是與他們個人生命經驗息息相關。其一背景為北韓與南韓交界的38度線,另一件則是曾遭受過核爆的廣島,最後一件則是當年猶太人被送往集中營的德國薩克森豪森。透過這些作品,亦能讓觀者代入與「他者」直接、實際的境遇。

「計數之膚」為一系列參與式表演藝術作品。 圖/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提供

「計數之膚」系列。(背景為南北韓交界) 圖/Chris Chen提供

「計數之膚」系列。(背景為德國) 圖/Chris Chen提供

▍亮點作品4|〈十界互具〉

由安藤忠雄設計的亞美館,是以三個巨大的三角形所構成,而這件全新創作的場域限定裝置,亦以此作直接回應美術館核心的三角形展廳。藝術家總共使用了 216 個LED 燈,將佛教思想中的「十界」與「緣」概念具象化,這些相互連結的狀態透過代表不同境界的十個數字0~9,及十種顏色不斷地變換而具體呈現,代表生;而數字「0」則以黑色、缺席的方式出現,象徵死亡與空無。

藝術家全新創作的場域限定裝置〈十界互具〉。 圖/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提供

作品〈十界互具〉。 圖/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提供

作品〈十界互具〉。 圖/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提供

▍亮點作品5|〈計數之聲網絡〉

〈計數之聲網絡〉聚集來自世界各地多種語言從 9 到 1 的倒數之聲。每個聲音都代表一個生命,代表死亡的0則以靜默呈現。這些錄音從與揚聲器相連的紙杯共振而出,把日常物品化為人類生命的載體。由霧峰的孩童與失智長者繪製而成的紙杯,乘載著溫暖、記憶與身分,反映出作品的「集體經驗」之精神。走入其中不妨靠近聆聽,感受來自世界各地48種不同語言的層疊與迴響。

此外,在展場的中心,則是藝術家首次結合49種不同國家的語言,以字體去呈現倒數。

〈計數之聲網絡〉展場空間。 圖/Chris Chen提供

作品〈計數之聲網絡〉。 圖/Chris Chen提供

作品〈計數之聲網絡〉。 圖/Chris Chen提供

▍亮點作品6|〈 計數之膚(眾色)〉

〈計數之膚(眾色)〉是2016 至2020 年間所創作、以表演為主的錄像作品。藝術家以「在他人的腹部上描繪時間。」為概念,匯集了來自不同膚色的男男女女,同時宮島也邀請觀眾一起感受不同身軀的溫度、呼吸、動作與存在,去感受另一人的苦痛、憤怒、歡樂與脆弱。

作品〈計數之膚(眾色)〉。 圖/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提供

▍亮點作品7|〈變化地景/變化美術館〉

為了呼應安藤忠雄的建築,藝術家特別打造了這件全新場域限定裝置、世界獨一無二的參與式作品。創作源自宮島去年來到亞美館時,發現展間6、7、8的場域相當特別,因而想要以光影來呈現此作。為此藝術家利用安裝於美術館窗戶上的半反射膜,並透過象徵時空的數字,邀請觀眾向外觀看,看到自然景觀與天光的流轉。更重要的是,作品窗格的每一組數字,都是由亞洲大學學生、亞美館同仁透過幸運轉盤獲取,展現出偶發性與時光的流轉。

宮島也分享到,有一面牆上的數字是呈現正面,另一面則是呈現反面,然而當光線投射而下數字拓印至地面上時,它們又會由負轉正。「這也是為了觀賞時,可以看到數字變化所特別精心設計的巧思。」這件沉浸式體驗作品,在不同時段、不同天氣時會展現出不同的面貌,藝術家也希望大家來到這裡可以將心安靜下來,慢慢去感知世界的變化。

全新場域限定裝置作品〈變化地景/變化美術館〉。 圖/Chris Chen提供

因為在這個眾聲喧嘩、各地戰爭頻傳的年代,世界始終處於一種躁動的不安感,在各種對立面映照下的齟齬中,人們被持續分化,而宮島達男認為「這世界的分化,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戰爭。而戰爭的反面並不是和平,而是藝術;和平是兩者的交叉點。因此,我認為要抑制戰爭,我們是非常需要藝術的,因為戰爭造成分裂、激起憤怒。但藝術會引發共情與共鳴,並帶來心靈上的撫慰與喜悅,因此光是有和平是不夠的。

但我認為大學有附屬美術館是非常重要的,這能讓下一代理解更好的未來。特別是藝術應該是很直觀的,要用眼光去感受的,所以大家不用太在意自己是否要真正理解藝術創作的背景與理念後,才能去領略作品。一如畢卡索曾說過的『當我們聽到鳥叫聲時,其實我們不太知道牠想說什麼,但我們可能會覺得聲音優美、非常好聽,讓人感覺喜悅。」這也是他想傳達藝術的意義。

因此,無論是透過12次互動,讓觀眾藉由擲骰而持續改變的超大數字作品〈變動之畫〉;或是由三名亞大學生以抄經文方式所呈現的〈無量數〉Wall drawing,還是在光影下感受安藤忠雄建築語彙與作品〈變化地景/變化美術館〉所產生的交會,都能讓人體會到,在時間不可逆行的前提下,我們是如何透過持續變動的數字循環,察覺到世界的多元、語言的多元,以及沒有一個數字的更迭代表著結束,它們都象徵著另一個開始。

宮島達男邀請大眾攜家帶眷一同來到亞美館三樓感受在光影下欣賞藝術的美好時光。 圖/Chris Chen提供

《眾生共命:宮島達男》

展期|2025/11/08-2026/05/10

地點|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台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

票價| 全票250元(另有其它票種與優惠價格請洽館方)

社群|https://www.facebook.com/ASIAMOMA

台中 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 2025展覽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