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在南島巡航!以舟船復興海洋文化

2024-09-27 08:00 文/陳宜慧

「你需要在這片土地經冬歷夏,等待時機。有些植物的根會在沙地裡休眠達七年之久,直到遇上一次降雨才又重新開始生長。」

— 吳明益《苦雨之地》

時隔八年,第13屆太平洋藝術節於今年6月在夏威夷舉行大船入港(Wa'a Arrival Ceremony)儀式,乘載各太平洋島國代表的傳統船隻逐一靠岸, 28個太平洋島嶼和島國——臺灣亦在其中,一同再刻劃長達數千年以海洋文化串連彼此的歸屬感。7月,睽違十年,蘭嶼舉辦「十人拼板舟大船下水祭儀」,以耆老吟唱的古調為序,揭開新的航行,也重現雅美(達悟)族以舟船所承載的意義,讓更多人重拾海洋精神。

今年六月,臺東縣政府派代表團前往夏威夷參加第13屆太平洋藝術節。圖/臺東縣政府文...
今年六月,臺東縣政府派代表團前往夏威夷參加第13屆太平洋藝術節。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攝影/鄭又銓

「生活行舟─南島小聚X海海臺東」文化講座

南島語族人以航海為生命的共通符號,而臺灣不僅在這片航行版圖中,也曾擁有跨島交通的大洋歷程。

此次講座邀請五位跨領域講者從各自生命經驗出發,梳理南島與臺灣間的關係,暢談舟船文化、海洋復興計畫,以及參與太平洋藝術節的經驗分享。

●「鳥行之徑」毛利及其玻里尼西亞祖先的壯闊航程

分享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方鈞瑋組長

方鈞瑋以他今年翻譯完成的《鳥行之徑》一書為脈絡,依循南島主題進行導讀。他表示,此書的出發點,像是西方人的自我反思,因過往大眾熟知的哥倫布、麥哲倫等探險家,提出了發現新大陸、大航海時代等概念,多以西方主觀思考為出發,但事實上,早在他們登陸以前,南島語群便已遷徙並分布在太平洋各個島嶼之上。

作者Andrew Crowe持續探問這場壯闊旅程的大遷徙,是出於偶然的隨機漂流,抑或是源自卓越航海者有計畫的遷徙?他解答了毛利人祖先有計畫的探索、非單一方向的移動,且具有不斷往返的網絡;因此,南島並非單一島嶼起源,而是由各島構成的區域所發展建構而成。

方鈞瑋認為這本書最有意思的部分在於一個提示,每當一條新的航徑開闢時,或許我們不該用組織、種族或語言來界定這群航行的人,而是要探索他們的動機和能力。ㄧ如毛利諺語所說的「我們背身走向未來,雙眼定睛在過去。」因為過去永遠不會消失,而是現在和未來的一部分。

●「大船下水」 蘭嶼東清部落雅美(達悟)族十人拼板舟下水祭儀及之後

分享人|蘭嶼東清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雯珊

今年7月由蘭嶼東清社區發展協會主辦的「十人拼板舟大船下水祭儀」,從籌備、採集材料、造船等,耗時近兩年,皆由東清部落族人共同完成。

部落造船師傅所剩無幾,這是造舟的首個挑戰;為了上山尋找合適木材、再搬運下山,亦耗費了大量人力與時間;中間還歷經小犬颱風侵襲,過程極其艱辛,但正是在危機中最能發揮文化思維的獨特智慧,化解危機最是傳承經驗的現場。下水儀式前兩天遭逢部落內有喪家,靈的信仰、傳統祭儀安排、現代觀光活動如何彼此協調,展現個人、家族與部落意志的折衝智慧。

雅美族人傳統的拼板舟,分為由21塊板子組合而成的一、二人「小船」(tatara),以及這次下水祭儀所使用,由27片板子組合而成,以八到十人合作漁撈的「大船」(chinurikuran)。以傳統工法造舟,不只發揮族人的民俗植物知識與精湛工藝技術,也將從古至今乘載族人生活的「生命之舟」精神再現。

即便遭遇困難重重,但此次下水祭儀,包含分贈禮芋與禮肉等儀式、部落婦女與部落勇士的傳統舞蹈,部落全員不分年齡層一同抬起長達10公尺大船的動容時刻,成功展現部落與海共生的傳統文化精神。

蘭嶼東清部落雅美(達悟)族十人拼板舟下水祭儀,透過傳統工法造舟,展現「生命之舟」...
蘭嶼東清部落雅美(達悟)族十人拼板舟下水祭儀,透過傳統工法造舟,展現「生命之舟」精神。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攝影/鄭又銓
蘭嶼東清部落雅美(達悟)族十人拼板舟下水祭儀,透過傳統工法造舟,展現「生命之舟」...
蘭嶼東清部落雅美(達悟)族十人拼板舟下水祭儀,透過傳統工法造舟,展現「生命之舟」精神。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攝影/鄭又銓
蘭嶼東清部落雅美(達悟)族十人拼板舟下水祭儀,透過傳統工法造舟,展現「生命之舟」...
蘭嶼東清部落雅美(達悟)族十人拼板舟下水祭儀,透過傳統工法造舟,展現「生命之舟」精神。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攝影/鄭又銓
蘭嶼東清部落雅美(達悟)族十人拼板舟下水祭儀,透過傳統工法造舟,展現「生命之舟」...
蘭嶼東清部落雅美(達悟)族十人拼板舟下水祭儀,透過傳統工法造舟,展現「生命之舟」精神。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攝影/鄭又銓

「海是血液、舟是記憶」交流中感受文化的流動痕跡

分享人|東清部落族人Sya man misrako(張世凱)

蘭嶼「群拼板舟工作室」第二代負責人張世凱,在接棒父親事業後,長期參與推廣拼板舟海洋文化,此次他也分享了部落造十人舟的心得。

張世凱強調部落的事就是家務事,必須互相扶持,因此任何一個船團造舟,大家都責無旁貸。造舟的態度必須謹慎、低調、謙卑,此過程也能讓族人從中學習到,對海洋、部落、家人的態度,即是整個蘭嶼生活環境的島嶼態度。建造十人舟,不只連結山林、回應海洋,還能學習技術、延續傳統。

世凱提到「海是血液、舟是記憶」的概念,今年他於巴丹島進行文化交流時,經常可以母語與當地人對談,從中感受到南島文化的流動痕跡。他也將蘭嶼的船帶至夏威夷太平洋藝術節,並發現海洋舟船體通常為V型,較少見平底式,這也與蘭嶼的船體在層板與力學原理上有相似之處。

世凱自期持續帶著蘭嶼島上的智慧結晶,與其他南島語族進行交流,這不僅是讓部落傳統文化及技藝被看見,同時也實踐海洋與南島文化間的深刻連結。航海與造舟一直不曾離開過蘭嶼的日常,他深信,實際的航海行為與能力、紮實的造舟技藝,將是臺灣以南島家人身分被認識的勉力過程中,得以使南島大家庭信服的途徑。

十人拼板舟的造船過程,必須謹慎、低調、謙卑,也能讓族人從中學習到對家人、部落,甚...
十人拼板舟的造船過程,必須謹慎、低調、謙卑,也能讓族人從中學習到對家人、部落,甚至島嶼、海洋的生活態度。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攝影/鄭又銓
十人拼板舟的造船過程,必須謹慎、低調、謙卑,也能讓族人從中學習到對家人、部落,甚...
十人拼板舟的造船過程,必須謹慎、低調、謙卑,也能讓族人從中學習到對家人、部落,甚至島嶼、海洋的生活態度。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攝影/鄭又銓

●大船入港-2024 festPAC太平洋藝術節及之後

分享人|長濱船團陳冠宇團長

現任長濱「迷你義式冰淇淋店」冰淇淋手的陳冠宇,在造了一艘南島帆船後,亦組了一個長濱船團,聚集南島帆船的愛好者一起出海練習。這次他前往6月於夏威夷盛大展開的太平洋藝術節,看見當地推動航海文化復興的企圖心。他觀察到「大船入港」這個儀式,是將陸地跟海洋交界的沙灘,做為介面,呈現來者的善意或兩邊勢力的旗鼓相當。因此從船上下來的人並不直接上岸,而會站在水裡,等待岸上的人前往確認,並進行相應的音樂及表演,做為迎接的儀式。整個過程都是在榮耀航海家與航海文化,令他相當感動。

為此回到臺灣後,陳冠宇與長濱船團成員繼續長程航行的練習,甚至嘗試夜航讓自己沐浴在月光海之中。他們不斷嘗試各種有趣的航行,理解海洋的各種面貌,再將經歷寫成航海日誌,變成文字被保留下來,就這樣一點一滴慢慢累積出他心中的航海文化。

在海上,帆船非常安靜,幾乎無聲,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會失去時間感,像是被催眠。那是嶄新、有別於陸地的體驗,用海洋連結兩塊土地,能讓臺灣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魅力。

夏威夷第13屆太平洋藝術節,大船入港儀式。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攝影/鄭又銓
夏威夷第13屆太平洋藝術節,大船入港儀式。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攝影/鄭又銓
夏威夷第13屆太平洋藝術節,大船入港儀式。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攝影/林玟漪
夏威夷第13屆太平洋藝術節,大船入港儀式。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攝影/林玟漪

●認識自己的海洋 以此成為彼此連結跳島的工具

分享人|Amis旮亙樂團少多宜.篩代團長

透過三長聲的號角、捶地三聲,少多宜.篩代同李吉崇處長拉緊三環結作為開場。

在阿美族的神話故事裡,有一對姐弟搭乘獨木舟從遙遠國度來到臺灣後便不再航海。而後島上的祖先利用盛產的竹子拼組成筏,少多宜表示,傳統的造筏工序至今沒有失真,過去也充滿著星象。在大船入港的儀式中,他看見的不是船進來,而是現場音樂承載著航海的印記,在潮間帶一群唱歌者身軀的舞動,正說明了跟海洋間極其豐盛的關係。在那裡,女性參與造舟、航海更不是禁忌。

阿美族把海洋稱作riyar,它的走路方法是用手。自夏威夷返國一週後,少多宜同部落族人乘駕竹筏帆船Torik-Sanayasay號航越黑潮、往返臺灣與綠島。深刻認識到用hirahir(黃槿)樹皮製風帆的堅韌性;而對照在大船入港中所見船隻多是膠殼或各類素材的拼裝,也讓他更堅信要用竹子來恢復族群傳統的航海印記。

身上仍帶著太陽痕跡的少多宜,大聲疾呼明年要造更好、更漂亮的船,首先到蘭嶼……;要讓都歷出海口成為海洋文化教育的場域,期待透過太平洋藝術節的衝擊,大家一起建構屬於海島國家的臺灣,認識我們自己的海洋,運用海洋成為彼此連結跳島的工具。

【臺東縣政府 廣告】

最新文章

今年六月,臺東縣政府派代表團前往夏威夷參加第13屆太平洋藝術節。圖/臺東縣政府文...

在南島巡航!以舟船復興海洋文化

2024/09/27
高齡87歲的日本藝術大師新宮晉,依然保有豐沛的創作能量,此次為他首次在台灣展出大...

日本風動大師新宮晉台灣首度大型個展,富邦美術館10月登場

2024/09/27
黃海欣雙個展「In the gym / On the road」双方藝廊10/1...

融入剪紙!黃海欣雙個展「In the gym / On the road」双方藝廊10/12登場

2024/09/27
「2024森川里海藝術季」登場!以現地創作展現部落文化與藝術的親密交織。 圖/森...

2024森川里海藝術季登場!攜手花蓮4部落、8組藝術家亮點作品一次看

2024/09/26
「emo 人生:你在煩惱什麼呢?」(my emotional life)主視覺由...

2024嘉義有事青年節以「emo人生」主題展邀6組創意人探索內心課題

2024/09/25
基隆美術館「第25小時」開展!集結17組國內藝術家、法龐畢度中心共製。 圖/藝術...

基隆美術館「第25小時」開展!集結17組國內藝術家、法龐畢度中心共製

2024/09/25
富藝斯「NEW NOW」拍賣10月舉槌!集村上隆、六角彩子、拍場新秀亮相。 圖/...

富藝斯「NEW NOW」拍賣10月舉槌!匯集村上隆、六角彩子、拍場新秀

2024/09/24
安卓藝術於2024年秋季,推出日本當代藝術家大卷伸嗣大型個展「自轉和公轉」,展覽...

日本藝術家大卷伸嗣大型個展「自轉和公轉」全新系列首次在台曝光

2024/09/23
工藝列車/謝嘉亨。圖/工藝中心提供

【工藝70-工藝遶境-臺北時尚】搭乘時光列車,巡訪臺灣工藝的前世今生

2024/09/23
國立故宮博物院、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

故宮「大美不言」特展開箱!攜手巴黎MAD、梵克雅寶呈現東西工藝之美

2024/09/19
雙面呈現的「巫與醫」影像,帶出現代醫術與傳統部落信仰既相對又共存的狀態。圖/林庭...

台東「無崖之境」攝影展:何經泰攜手多位創作者,捕捉部落文化與南迴日常

2024/09/19
2024臺東藝穗節即將於10/5-11/24在臺東13 個演出場域登場! 圖/臺...

2024臺東藝穗節10/5-11/24登場!從山林到惡地橫跨13個場域精彩表演

2024/09/18
2024桃園地景藝術節9/13開展,23件作品串連龜山7大地點、限時17天開跑。...

2024桃園地景藝術節!23件作品串連龜山7大地點、9/13起限時17天開跑

2024/09/16

他們告訴我,這不是你的錯:一場互動體驗展,揭開數位性別暴力的無所不在

2024/09/15
2013年海馬迴在展期間的一週空檔發起「空間,有空的空」,開放所有創作者帶著作品...

陳伯義談「海馬迴光畫館」:從攝影教學出發,藝術家造夢與交工的所在

2024/09/15
第15屆光州雙年展中,來自30個國家的72位藝術家的聲音,成為視覺交響樂的一部分...

藝術評論家曾文泉/第15屆光州雙年展:「盤索里:21 世紀的音景」

2024/09/15
2022年五月,未命名空間成立的首檔聯展「未命名文件」。

汪正翔/藝術家自營空間,在這裡,暫時擱置跟創作無關的事情

2024/09/14
今年立方15週年群募計劃,邀請藝術家賴志盛打造展覽《空地》,探討「空間」概念。面...

馮馨談「立方計劃空間」:從研究策展到音樂祭,在灰色地帶滋養聲響文化

2024/09/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