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聯合新聞網 文/吳滋懿

每年三月最後一週期間在香港舉辦的巴塞爾藝術展,匯集全球各地超過240家畫廊在灣仔會展中心展出,已成為亞洲展出作品量最高最密集的藝術界重磅盛事,同期帶動香港藝術週的聲量,串連美術館與在地藝文產業的展出與開幕,與此同時精品業者更以聯名創作特展等等恭逢其盛,實際體感是全城都在為藝術而瘋狂蔓延。

超吸睛的充氣鮭魚飄游、奧地利國寶克林姆的手稿

當代藝術瘋狂無極限。一進入巴塞爾藝術展一樓展廳會見到任誰都會被吸引,鱗光閃爍的充氣鮭魚氣球飄游,藝術家Philippe Parreno曾在泰德美術館展出的作品成為開幕首日焦點。作品含3種魚類各30隻總共90隻,有鮭魚、胡瓜魚,以及擬鯉(是不是歐洲的吳郭魚?當代藝術藝評工作的資料研究範圍愈來愈廣...從南瓜與香蕉種類現在延展到水產與海洋生物...)雖說大家總以幽默口問在討論農產在藝術界非常受歡迎,實際不得不提到人們對於環境氣候保護的危機意識提高,萬物生存永續也因此成為受藝術家喜愛的創作主題。本次得以見到奧地利國寶藝術家克林姆與他的學生藝術家埃貢席勒雙聯展手稿也著實眼界大開。展會期間3/28至3/30在香港灣仔會展中心舉行。

克林姆手稿。攝影/吳滋懿
Philippe Parreno 我房間是又一個魚缸。攝影/吳滋懿
Philippe Parreno 我房間是又一個魚缸。攝影/吳滋懿

根據瑞銀UBS的2024藝術藏家調查指出,藏家有支持新銳藝術家的趨勢: 高淨值人士將 52% 的支出用於支持新進藝術家的作品,21% 用於支持中年藝術家的作品,26% 用於支持知名藝術家的作品 (其中大部分為在世藝術家)。

M+ 推出畢卡索與亞洲藝術家對話特展

罕見的畢卡索對話展非常推薦到港一遊的藝術愛好者前往,「對話」展出意指讓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與畢卡索作品呼應,在同一空間展出,猶如一場當代藝術考,不僅藝術家作品在對話,觀眾也都忍不住互相一直問,到底哪一張是原作,哪一張是致敬,確實達到了「對話」連連的效果。雖說網路可見民眾的評價不一,但直白與勇於表達、激發意見也的確都是當代藝術的本質切片。有興趣可前往考一考自己的藝術耐力。「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即日起展出到2025年7月13日。

畢卡索雕塑 一對貓頭鷹。攝影/吳滋懿
前方:梁彗圭作品/後方:畢卡索雕塑。攝影/吳滋懿
曾繁志作品。攝影/吳滋懿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香港故宮推出「流動的盛宴」特展探索飲食文化精深美學

終於跨出帝王交友圈,首見以古美學爬梳民間生活儀式感,探索各種「禮」「祭」場合所需之器物與食文化,流暢的小故事劇場感,生動易理解,有故宮博物院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藏品,邀展大英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和香港茶具文物館的精彩文物,並沿着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2000年)至清代(1644–1911年)、橫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結合多媒體和新科技,生動展現中國飲食文化的精粹。「流動的盛宴」展覽展期至2025 年 6月 18 日。同場加映「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看清宮與路易14的精品工藝比拼對照,展期至5/04,2025。

故宮展。攝影/吳滋懿
胡人唐三彩。攝影/吳滋懿
豆。攝影/吳滋懿
古人野餐籃。攝影/吳滋懿
南瓜、香蕉、橘子。。。藝術家熱愛農產品?有點可愛!Luca Francesconi。攝影/吳滋懿
佩斯畫廊展Robert Indiana。攝影/吳滋懿
H Queen’s是位在中環一座多家畫廊組成的場域,薩奇畫廊展出Will St. John。攝影/吳滋懿。攝影/吳滋懿
Labubu紅到Art Basel(龍家昇作品)。攝影/吳滋懿
BMW展出第20屆藝術家作品。2025藝術家是Julie Mehretu。攝影/吳滋懿
LV 基金會在Art Basel期間特別舉辦村上隆跨界展出。攝影/吳滋懿
LV 基金會在Art Basel期間特別舉辦村上隆跨界展出。攝影/吳滋懿
同期的各地餐具杯子與器皿研究比較。攝影/吳滋懿
漢代 烤蟬爐 (明器)。攝影/吳滋懿

作者簡介

吳滋懿 自 2010 年起成為 Jil Wu Artiste 的創始人和所有人、從事藝文與展覽超過15年。自 2020 年起兼任輔仁大學 BFM 時尚品牌管理學程助理教授。

IG @jilwujil 藝術社群每月瀏覽次數平均在500萬至千萬。IG FB Threads 追蹤人數共有55000人以上。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