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way Taiwan 時尚島嶼》影展專題報導 3 :時尚設計是一場流動的風格實驗
不只是服裝本身,時尚是一種文化的體現
時尚,不該被侷限於單一風格,而是一場關於時間、感知與成長的流動實驗。在甫月的創作中,這樣的理念被具體化為一種穿越既定框架的設計語言。作品游走於簡約與大膽、藝術與多元之間,不追求傳統美學,而是透過布料與輪廓傳遞一種無形的溫度,讓穿著者感知自我、感受時間。甫月說:「透過服裝與職人、藝術家的連結,時尚不只是服裝本身,更是一種文化的體現。」與其單一強調品牌風格,她更重視文化敘事與歷史脈絡的融合,展現出台灣設計師獨有的創作思維與工藝精神。近期,她也開始重新思索衣物的未來走向,透過更新視角與創意讓設計重獲生命,回到日常,持續被穿著與理解。
隨著科技進步與環境議題的交錯,時尚的未來越來越需要與永續並行。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WANGLILING 致力於探索永續材料的可能性,尋找同時具備機能性與環保價值的布料,讓設計超越外在形式,也能減輕對地球的負擔。WANGLILING所想像的未來場景中,3D 列印與能源整合將改變衣物的製造與功能——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在家中自行設計並列印服裝,服裝本身甚至結合太陽能等科技,成為儲能的裝置。這樣的未來願景,推動她在科技、材質與語言之間持續試驗,拓展時尚與生活的新邊界。
打破固有對「女性服裝」的想像,已成為當代時尚重要的課題之一。Seivson 選擇從女性身體出發,重新定義對女性力量與美學的詮釋。品牌創作圍繞著「詭異美學」、「女性身體形象」與「衝擊的優美」三大關鍵詞,在視覺與輪廓之間展現高度張力。更特別的是,Seivson 與日本京都府的國寶級傳統工藝「西陣織」合作,將品牌標誌性的仕女圖圖騰結合頂級提花技術,並以回收寶特瓶製成的再生聚酯金銀紗線為基底,歷經超過 20 道工序,展現細膩且立體的紋理。這不僅體現品牌對工藝與質感的執著,也是一種文化與永續實踐的共振,讓台灣時尚在歷史與未來之間建立對話。
台灣作為東西文化交會之地,擁有豐富且多元的創作背景。台灣時尚的獨特性,來自於其開放與包容的特質,透過不斷的探索與融合,展現對自我與文化更深層的理解,並轉化為對時尚敏銳的感知與創造力。
身為台灣設計師,ISABELLE WEN 的創作靈感來自電影、音樂與日常生活,而非侷限於特定地域元素。然而,台灣文化的底蘊依然深植於品牌設計之中。每一件作品都承載文化與故事,使服裝成為與穿著者產生情感連結的媒介。當一件衣服不僅展現美感,更能喚起個人情感與記憶時,它便擁有了深遠的價值,服裝成為文化、美學與生活態度的延伸。
快速更迭的時尚洪流中,台灣時尚設計師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緩慢而堅定、細緻而有感。他們不僅創造服裝,更透過設計回應文化、環境與人的關係,讓時尚成為承載記憶與價值的媒介。
從材質選擇到製作工藝,從文化傳承到科技想像,這些品牌以多元而細膩的視角,勾勒出台灣時尚的獨特輪廓。他們讓永續不只是責任,而是一種深植日常的生活方式;讓美感不只是外在形塑,而是與身體、歷史與未來的深刻對話。
這不只是關於服裝的故事,而是一場島嶼與世界共振的設計實驗。我們看見了不同的語言、相異的節奏、交錯的素材與意圖,彼此拼湊出台灣當代時尚的多樣性——一種正在發聲、也正在被看見的創作能量。
《Runway Taiwan 時尚島嶼》影展展覽期間:4/19 (六) 13:00–20:00,04/20(日)13:00–20:00
展覽地點:双融域 AMBI SPACE ONE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5F,台北101觀景台入口處旁)
更多展覽資訊請上:https://www.instagram.com/scloud.world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