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自然、養壺烹茶,花蓮旅宿「House of Arome」:不刻意為之,便是把日子過好的秘訣
去過花東的人,或許會察覺到,花東有種chill的氣質是外地仿不來的,而這股特質也吸引著人回鄉、或移居生活。本系列三組團體,各自以喜愛、擅長的幾種元素,來談談他們關於理想生活的想法,並有一組才剛移居的年輕人,將分享正在練習理想生活的過程,希望能透過他們的經驗和現在進行式,為更多人帶來一點啟發。本文為此系列第二篇文章。
在House of Arome的答案紙上,圍繞著地球環保、親近自然與精油保健,建構出他們熱愛的生活。
在迫使人慢下來的疫情初始,許多人將目光拉回了家裡,House of Arome的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他們共同討論理想中的家居樣態,重新檢視後並著手改造。牆壁的漆由女兒Ann親手塗上,在手臂痠軟之時,一轉頭就有媽媽雪莉的呵護,以精油替她按摩,而爸爸David則忙著打掃周遭。各司其職的三人有著共同的堅持,關於天然、環保的理念,再加以精油護理身心的元素,打造舒心的家庭環境,並釋放部分空間作為民宿,「想把生活分享給有緣的人。」他們笑著說。
打造會呼吸的居家空間
一家子過去曾旅居海外,喜歡交朋友的雪莉和David,十多年前回到故鄉花蓮後,打開家門做民宿,接待外國遊客居多;前幾年因逢疫情而暫時休息,女兒Ann也長大了,多個人可以一起商討家庭事務。Ann自告奮勇自學室內設計,從畫設計圖到塗料裝修皆不假於他人之手,Ann撫摸著牆壁上的凹凸紋理,提到她跑了7、8家塗料店後,才好不容易找到有調節濕度、溫度作用的德國塗料,「因為對於這幾年的氣候變遷很有感觸,希望打造一棟有機、會呼吸的房子。」花蓮是個令人忍不住想大口深呼吸的地方,Ann想著,屋子裡也該是如此舒適。
「自然」的氣息從空間開展,雪莉運用天然精油,細心關照家人與來訪的旅人。曾是造型師的雪莉,過去鎮日忙錄於快步調的時尚產業,直到後來才體悟到,先照顧好內在身心健康,自然就會散發兼具活力與美麗的氣場,外在僅需施以簡單的打扮。因此她在緩下步調之餘,也接觸植物精油療法,運用植物活性來為身體保健,並在暇餘學插花、學茶道、吃蔬食,找尋自身的平靜。
花蓮的自然無價
一家人平日也常一起走進大自然,每日的生活,通常是從散步開始,伴著早晨溫煦的陽光,從自家門口步行至鄰近的美崙溪堤防,遠看青山在雲海中半遮面,近看流水漫漫,吐納著清新。繞行完一圈後返家,便開始準備早餐,「我喜歡邊看著窗外藍天邊做菜,下雨時聽著滴滴答答的雨聲也很好。」雪莉與Ann將自煮當成一種享受。
重視家庭凝聚的一家三口,假日得空便一同出遊,他們會到鄰近的撒固兒瀑布,享受負離子的洗滌,或是到鯉魚潭、七星潭,光著腳踩踏、感受土地,做一場瑜伽,沉浸在冥想;有時也會帶著簡單的茶具、野餐籃同行,雪莉認為,「越是忙碌、越是要泡茶沉澱,看著茶葉舒展、吸收茶香芬芳,每個人都需要被溫潤。」
他們總是樂於和旅人分享他們熱愛的生活,因此House of Arome的一樓開闢成精油選物,並保留芳療空間,欲推廣歐洲的精油自然療法,期望這裡也能成為社區的自然保健室。二樓則設有茶席,運用的都是雪莉多年來收集的茶器,她也盡心在養壺。而每一個房間裡的棉麻床包,也都是他們自己平常愛用的。
他們也常和旅人聊起在日常花蓮的休閒去處,像是雙蔓印度餐廳、王記茶舖、一本書店、有咖啡也有花的半寓等,「晚上去七星潭附近的牧羊人挺好的,聽著海浪、吹著微風,然後小酌一下。」花蓮獨有的體驗,讓五感更加豐沛。
從House of Arome聊到整個花蓮,從他們身上、或常去的地方,不難發現皆傾向自然,這也體現在屋內的大量木頭家飾,他們總是被最天然的姿態所吸引;最有趣的是一個原木椅凳,四個榫接位置孔洞,恰好如同時鐘的四等分,便被Ann改造成掛鐘。
注重緣分,耐心等待,並不刻意為之,便是把日子過好的秘訣。
◎ 責任編輯:沈佩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