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500甜評審/林瓊書:甜點應該成為日常的一部分,隨時能為我們的生活感加分

聯合新聞網 口述|林瓊書、整理|林芷婕
第一屆500甜評審:林瓊書。圖/評審、500輯提供

買個甜點帶回家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生活有更加分的感覺。

— 林瓊書

對林瓊書而言,甜點不只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種讓生活閃亮起來的方式。作為苗林行總經理與2025年第一屆500甜評審,他以近30年來陪伴台灣甜點產業成長的經驗,分享自己對甜點的觀點與信念。

從小在父親經營的雜糧行與熱鬧市場之間穿梭,林瓊書在耳濡目染之下,學會辨別與珍惜食材。他回憶道:「我看著很多人挑貨、選食材,慢慢懂得好東西要給懂它的人。這件事到現在都沒變過。」1997年,他返台接手家族於1964年創立的苗林行,從一間地區雜糧行,逐步轉型為台灣食品原物料進口與高端烘焙市場的重要推手。他始終相信,把握好的食材、真心關愛客戶的需要,才能與人走得長遠。

回首28年的時光,是時時刻刻與職人交流的日常,堆疊出他的飲食品味,「到學校去演講的時候,我很常跟大家推薦設計巨擘水野學的一本著作《品味,從知識開始》。相當幸運,我自己因為浸淫在這個環境裡,有機會接觸到許多餐飲與烘焙職人,透過他們不藏私的分享,逐漸理解了相對堅持的職人,他們用心與用力在何處的其來有自。長時間跟著他們學習專業、成為專業,漸漸就會累積出與他們相仿的品味。」

甜點懷抱著一種願意,願意帶著誠意留給別人的心意。

— 林瓊書

提起對於甜點的初始印象,林瓊書笑稱,是年少時為了追求心儀對象所製作的提拉米蘇,「在資訊不傳播的年代,我花了一些時間才找到食譜,又特地從苗栗跑到天母購買材料,手指餅乾、咖啡酒、馬斯卡邦乳酪,是因為這個甜點,我第一次認識的食材。」

而甜點真正走入林瓊書的生活,是在他2005年開始進口第一包日本小麥粉、陸續代理日本與歐陸原物料之後。往後20年,他到世界各地觀摩、與無數職人並肩合作,親眼見識他們如何把甜點化為有溫度的作品,「大家現在很流行說,這個甜點很『療癒』。如果真的要說,我很少把甜點當成療癒或安慰。我比較想談的反而是,讓我敬重的甜點,是的,不是驚喜,而是敬重的甜點。往往不是複雜的東西,反而是乾乾淨淨的味道,沒有多做什麼表面工夫。就像河田勝彥主廚的甜點,吃進嘴裡你就知道他要給你的只有真心,他很真心實意地在傳遞他相信的東西給你。我會記得這樣的甜點,也會一直把這樣的態度放在選擇裡面。」與職人同行的路程,讓林瓊書學會低調踏實的真切,對他而言,甜點

懷抱著一種願意,願意帶著誠意留給別人的心意。

2013年,林瓊書觀察到台灣甜點市場對高品質原料的需求,決定引進日本鮮奶油,「中澤乳業起初有意往台灣發展,卻處處洽談碰壁,其實很好理解,這麼高價的東西要賣給誰呢?但我們不可能永遠不進步,如果我們在進步的路上,如果產業希望有更多元的發展可能,如果消費者期待更優質的生活,那我們終究會使用並且食用品質更好的產品。」這一個選擇,不僅提升了業界的眼界,也促成生乳捲的誕生。

「生乳捲的原型是瑞士捲,傳統瑞士捲的內餡會鋪上一層鮮奶油,最早在台灣是植物性鮮奶油,漸漸演變成保久型的動物性鮮奶油,薄薄一層鋪在海綿蛋糕上。」林瓊書解釋,苗林行代理中澤乳業那年,適逢亞尼克的品牌轉型,「我們將蛋糕體轉變為富有彈性、更為細緻綿軟的戚風蛋糕,更大幅提高奶油內餡的比例,讓它超過蛋糕體。從而開發出涵義為『新鮮』的生乳捲。」

「剛開始,我們也不確定,一條高出傳統瑞士捲售價兩百元的生乳捲,究竟賣不賣得出去。沒想到第一年,就賣出超過一百萬條的成績。」林瓊書坦言,相類似打破價格、打造價值的案例,無非是因為他相信,惟有提升產業整體品味,才能迎向更加繁榮的市場,「我經常會被詢問,原物料代理商明明只需要做好原物料買賣,有需要協助客人研發、安排國際大師來開授技術講習會,甚至向市場推廣曝光嗎?乍看不需要,但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

「苗林行在跨出苗栗,一路拓展業務到新竹、台中的過程,認識了一位重要的貴人:野上師傅。野上師傅和我們分享了他的煩惱,當時雖然曾嘗試在台灣製作相同等級品質的麵粉,但粉廠出貨品質不穩定的狀況卻始終難以克服,對野上師傅來說,要做好麵包只能碰運氣,促成我揹回第一包日本麵粉、變成台灣第一家常態性進口日本麵粉供應商的始末。解決客戶的問題,為客戶成功創造最大價值,成為我們最看重的事。好的食材,會讓甜點師傅做出不一樣的東西。看到大家用心的選擇與製作,市場也因此被感動,是我覺得值得的事。」

藤生義治主廚說過一句話,『讓甜點回到本質,耐得住時間考驗』。吃進嘴裡你就知道他要給你的只有真心,他很真心實意地在傳遞他相信的東西給你。

— 林瓊書

林瓊書認為,甜點應該不只是出現在節慶,最好能融入日常,成為我們的生活場景,「這是我在日本觀察到的,朋友到家裡拜訪的時候、孩子下課回到家的時候,打開冰箱總是有幾杯布丁、幾顆泡芙,或是幾片鮮奶油蛋糕。甜點的意義不只是餐後收尾或聚會點綴,反而是生活裡的中繼轉換。」他曾在日本銀座的知名蛋糕店停駐考察,親眼看到許多客人特地前往買一塊蛋糕帶回家,只為在日常中添加一份微小的幸福感,「那時我就覺得,甜點的價值,就是要讓生活變得更好。」

「日本甜點泰斗藤生義治主廚,分享過一句話:『讓甜點回到本質,耐得住時間考驗』,他相信甜點要留得下來,就得紮實能被複製,而不是取巧驚豔。他對甜點結構、原味的尊重,讓我十分敬重。」本次受邀作為500甜評審,林瓊書直言自己選擇的甜點風格多元,既有老字號,也有新秀,但核心始終如一,不只是風味與技藝,更是產業價值的傳遞,一份能被時間留下的溫柔真誠。

「甜點不是一味追流行。最後能留下來的,還是誠意與時間。願意花時間和自己對話,也和吃的人對話,這樣的甜點才會長久。」在林瓊書眼中,甜點不只是味覺的滿足,而是一份誠懇的贈禮。從市場的童年,到職人的陪伴,再到推動台灣甜點產業的歷程,林瓊書相信,甜點不是要驚豔誰,而是誠實地陪伴誰。正如他陪伴台灣甜點二十八年的腳步,每一步,都走得真實,也走得長遠。期盼讀懂食材的人,遇見真誠的創作者;讓用心的甜點,有機會走進更多人的冰箱與日常。

1.花蓮縣花蓮市/yutuzu:餡蜜

YUTUZU:餡蜜。圖/林瓊書提供

自製白玉、寒天、紅豆與手熬糖蜜交織出的細膩風味,是手藝人對「時間與手感」的堅持。我自己第一次吃時,腦中浮現:「這不是複製,是重新理解」來自花蓮的 yutuzu,用一碗「餡蜜」讓人看到日式傳統甜品在台灣土地的活化可能。

2. 台南市中西區/八寶彬圓仔惠;八寶冰

八寶彬圓仔惠(國華店):八寶冰。圖/林瓊書提供

傳統甜品要做得好吃並不困難,但要做得耐吃,就需要時間的重量。手工湯圓自然的糯米香氣、細緻的刨冰質地、畫龍點睛的甘蔗糖水……,圓仔惠的八寶冰不只是配料的堆疊,更是一種「記憶的結構」,在細碎中構築滋味的深度。街頭小吃也能夠展現的高雅,是如今追求速度的冰店越來越少見的難得。我認為他是一張熱島的味覺地圖,無須解釋,就能被懂得的怎麼吃都不膩的質樸溫厚。

3.台北市大同區/COFE 喫茶.咖啡:【COTE 原茶 Bar】東方美人茶:喫的台灣茶

COFE 喫茶.咖啡:【COTE 原茶 Bar】東方美人茶:喫的台灣茶。圖/林瓊書提供

料理簡評:COFE的COTE是少見真正站在「可可與茶」對等位置的設計,單寧、可可脂、發酵香氣被整合得精準卻不刻意,這是原料選用與技術背景都極其到位的成果。對原物料代理商而言,看到這樣的成品是感動的,因為那代表每一個供應端的努力都被完整體現出來了。

4.台北市信義區/拾穗Bakery:國王派

拾穗Bakery:國王派。圖/林瓊書提供

拾穗的國王派對於「好吃」這件事有很誠實的答案。捨棄過度設計與華麗詞彙,回到「奶油要好、層次要夠、堅果要香」這些烘焙原則,是我認為最接近「不投機」的好甜點。它不追求社群上的話題性,而是每年時間一到,就會讓人默默走進店裡、默默帶一顆回家的那種味道。

5.台中市西屯區/𝘒𝘢𝘫𝘶菓樹:草莓芙蓮蛋糕

𝘒𝘢𝘫𝘶菓樹:草莓芙蓮蛋糕。圖/林瓊書提供

「芙蓮」在菓樹不但是技術展演,更是風土的延伸。使用在地草莓、清爽綿軟的海綿蛋糕層層堆疊,體現「草莓季」的真意。我特別欣賞菓樹選用原物料時的標準,一切都平衡適切,讓蛋糕不只是「美」而是真正「好吃」的關鍵。

6.台北市大同區/菸花Op.118.2:開心果阿芙加朵

菸花Op.118.2:開心果阿芙加朵。圖/林瓊書提供

做一個好甜點要懂得甜,更要懂得鹹。義式濃縮和開心果鮮奶油融合,往下化開兩大球香草冰淇淋,甘美醇厚的咖啡,與圓潤甜蜜的鮮奶油、冰淇淋,以及略帶鹹感的開心果油脂協奏在一起,酸質與苦韻帶來的複雜,讓這道甜點洋溢豐富。

7.台北市士林區/咖朵咖啡Caldo Cafe:舒芙蕾

咖朵咖啡Caldo Cafe:舒芙蕾。圖/林瓊書提供

料理簡評:舒芙蕾這個品項,在當代已經不容易出現驚喜,但咖朵的版本令人折服。不是用浮誇呈盤取巧,而是靠火候與空氣的對話。外皮微酥、中心柔軟、香氣細膩,開業十數年如一日的穩定,稀缺困難。

8.台中市西屯區/元紀·台灣菜:鹿港麵茶杏仁露

元紀 • 台灣菜 YUENJI:鹿港麵茶杏仁露。圖/第一屆500甜評審 林瓊書提供

這道甜品讓人重新認識台灣。麵茶與杏仁的組合,看似古早,實則創新。老味新作,不僅是風味創作,也是文化詮釋的轉譯。我相當激賞這種把好東西用更當代的方式傳承下去的態度。

9.台北市大安區/杏仁核 Amygdala:櫻花春莓帕菲

杏仁核 Amygdala:櫻花春莓帕菲。圖/林瓊書提供

帕菲近年在台灣的進化史,杏仁核應當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同季節不同設計,卻都有一貫的節奏感——冰、果、乳脂、餅乾與蛋糕體,每一層都精準地呼應主題。這個季度由十六個部件堆疊而成的櫻花春莓帕菲,除了討喜的草莓,還有稍縱即逝的太麻里枇杷。內裡的白味噌金柑冰淇淋與白味噌酥粒,不但為櫻花、草莓、抹茶與梅酒做了風味上的接壤,更立體了お花見的美好畫面。

10. 苗栗縣苗栗市/北苗市場:阿婆綠豆粉圓

北苗市場 阿婆手工粉圓: 綠豆粉圓。圖/林瓊書提供

作為苗栗人,我對這一碗有私人情感。但撇開鄉愁不談,它的每個元素都耐得住考驗:綠豆煮得分明、粉圓Q彈不膩、糖水清而不甜,是許多人心中「夏天該有的樣子」。我們公司做原料生意,但最終都希望,這些食材會被端成這樣一碗好吃的東西。

點此看【第一屆500甜】完整得獎名單

● 500甜2025 中/英文版官網:https://udn.com/500sweetaward/

● 【500甜2025】電子地圖:https://reurl.cc/GNpaKd

第一屆500甜 THE 500 SWEETS AWARD 2025

主辦單位|500輯

指定用酒|麥卡倫單一麥芽威士忌

指定用車|CITROËN BERLINGO 布丁狗

指定手機|三星Galaxy系列

合作夥伴|HITACHI、福樂

贊助夥伴|Feeling18、Cheers氣泡水、月之戀人、牧質調、滋粒冰菓室、臺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台中市十大伴手禮)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第一屆500甜評審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