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傳統工藝美好,轉化成藝術靈光:專訪當代藝術家范承宗
以竹等自然材質創作大型地景裝置與物件的范承宗並不想被狹隘定義為「用竹子創作的藝術家」,「我喜歡的不一定是竹子,核心是那些老方法。我也曾學過草鞋、造紙、木工、染布等各種傳統工藝,發現別的材料也令人驚喜。」從學習舊器物製作過程鑽研傳統技法,范承宗拍攝記錄上百個步驟,將一把竹凳的手工製程以「形狀」、「材料」、「方法」三主軸歸納整理,每個吸引自己的關鍵步驟,都指向其他可能性,例如竹凳的「包管」加上蒸籠的「圓形」,轉換傳統技法而設計出《Circle竹鏡》,即是嘗試成功的一例。親身參與學習傳統器物的製造,寫入身體的記憶皆成為日後源源不絕的創意靈感。
提起和竹材的初相遇,不在學習工業設計的大學、研究所課堂上,學生時期的范承宗依循普遍崇尚歐美日本流行設計的風氣,和大多數同學一樣,甚至排斥接觸傳統手工藝。偶然發現國立工藝研究發展中心Yii工藝時尚計畫甄選,一心想獲選前往義大利米蘭展覽,成為他的決戰動機。命運先是讓他錯過了與工藝師的媒合,最後被安排和竹藝老師搭檔組合,當初誰料得到這個因緣際會引領了范承宗日後創作核心的重要契機。
竹材和所使用的工具,相較創作木工、玻璃、陶瓷等成本低廉許多,「因為材料很便宜,我比較沒有壓力,可以自由地嘗試跟失敗。」范承宗擅於察覺、剖析問題的個性也為創意發展出策略:蒐集竹藝製品,尤其是現代設計作品,拆解其特質及組成形式,「當時我決定設計過程要做的每個判斷都要跟它們是極端相反的。那次比較像是在做藝術創作,所有最後的決定是我個人的主觀。」2013年,翻轉水平垂直排列,一把呈現流雲般動態線條的竹椅《Flow》,讓范承宗達成了出國展覽的願望,那次創作經驗也將他帶往深入古老工藝智慧與美感的路途上。
「為什麼古董讓人覺得特別美?老物件的美到底是從哪來的?」幾年前范承宗剛搬到南投草屯,常常到董源藝術拜訪做文物修復的張春能老師,有幸見到許多正拆解修復的古物,觀察老器物的製作和榫接方法,「覺得台灣以前美感很好,早期很多東西都是手工做的,有一種力量和誠意構成了美。」范承宗蒐集資料比對東西方古董,用畫細線的方式去閱讀、記錄物件,線條裡也展開自己的思路,對范承宗而言,研究老器物的美感,像累積造形單字,深深內化,就等某天能將跨越時間的美運用在自己的創作上,造形單字和單字組成一首首優雅的詩。
范承宗三年前成立考工記工作室,今年預計組成6人團隊,「工作室現在做的作品,會花一半以上的時間找對的題目,一定會運用到某舊物件的技術,已經變成我們的特色。」去年誠品30周年,團隊以中式線裝書為素材,凸顯承載文字的書本意象和誠品的連結,將多本書透過縫接形成波浪,以增加材料硬度搭建起這座《讀橋》。裝訂廠負責古式線裝書手工的都是長輩,「我們是不是可以把老技術用在新的作品上或變成一個新的方法?也能把本來就存在的事情,讓大家再次見到舊技術的美好。」又像是在日月潭探尋與環境有連結的題目,發現當地邵族的捕魚工具魚筌,兩年前開始了《筌屋》系列,將快要失傳的技術呈現於放大並改造的裝置上——人走進有如魚筌的空間,空間和地景創造新的意義。
曾在展場被人問道:展出的作品是台灣以前就有的東西還是新的作品?觀者無法辨別新舊的第一眼,對范承宗而言是強大的讚賞,傳統工法的美感能被延續承載,也有懂得欣賞的人。大學時范承宗從課業、打工、設計競賽培養出高速思考與工作節奏,無論是考工記工作室的組成,或是民眾參與的裝置創作,一路從「我」到「我們」,與新世界一同快速運轉,而新的另一端:老器物和所對應的古老技法,其消逝速度也是無法想像地快,范承宗在探索的迴路中找到和世界對話的速率,得快,才能面對動盪中的變化,得加快學習老技藝裡的智慧,抓緊機會,將傳統的美好轉換為現代生活的靈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