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物】logy主廚田原諒悟的野望: 鎖定米其林三星

聯合新聞網 袁世珮

在內湖新穎的辦公大樓之間,logy的招牌小小的、還很抽象,門面有點隱蔽。路過的人探頭好奇:「這是什麼店?」

logy大有名堂,是米其林二星餐廳,有著最快升星的榮耀,同時也是台灣最難訂位的餐廳之一。

「故意這樣做的。」主廚田原諒悟(Ryogo Tahara)和他的店一樣低調,不想談自己多努力、歷經多少艱苦,唯一的張揚在他的宣言:「我一定會拿到米其林三星。」

田原諒悟打造全新logy。記者沈昱嘉/攝影

漁村家的小子

田原站在吧台後細緻地妝點料理,表情專注嚴肅,與聊天時談笑風生的模樣大相逕庭。同事悄悄說,主廚做餐時很嚴格。

畢竟,這是田原諒悟從小就決定要一生懸命的事。沒有玩笑。

「不太記得我為什麼會想當廚師。」田原諒悟1983年出生於北海道積丹半島一個人口僅約700人的小村落,那麼鄉下的地方,沒有大餐廳、Fine Dining,但卻出了他這個米其林二星主廚。

田原說,村子太小了,同班同學也就五人,都是漁夫家的小孩,鄰居間捕了漁獲就互相分享,花枝、鮭魚都是家常食材。記憶中,媽媽拿到漁獲,就會在玄關處鋪上報紙,將鮭魚剖開、拿出鮭魚卵,以醬油浸泡,「應該是這個腦海中的畫面影響了我,是我想當廚師的契機吧。」

走出村子,北海道也沒什麼米其林餐廳,田原去讀餐飲學校,接觸到義大利料理,不信義大利只有pasta和披薩,一定還有更多料理可能性,等到畢業後就進了北海道一家義式餐廳工作,那裡的前輩都立志要去義大利深造,田原有為者亦若是,去義大利也是他有朝一日要實現的理想。

在北海道這家餐廳工作六年,田原練就很多基本功,甜點、前菜、煎肉、煎魚,都能游刃有餘了,為著目標中的義大利,他也用心學習義大利文,買書、上課,每天備餐時都戴著耳機,反覆聽著義大利文,下班回家一樣苦學。

將近兩年的時間,田原諒悟在27歲生日當天,背起行囊飛向義大利。

logy主廚田原諒悟(前排左一)在東京工作時。圖/logy提供

在義大利學會 on-off

在出國前甚至沒到過東京的年輕人,第一次出國便到了義大利,從嚴謹的日本文化到相對隨性的義式文化,田原諒悟承認,一開始的確有很多文化衝擊。

但他意外的是,工作中不會看到義大利人隨性的那一面,他們有很強的上進心,他在米其林一星、二星餐廳所遇到的義大利人,在工作上比想像中更強,而且非常重視細節,甚至勝過很多日本人,「我反省了自己,也跟他們學到很多。」

「我也很佩服義大利人在on和off之間的轉換。」田原說,他們可以享受與親友的相處時光,也很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像日本人那種很曖昧的表達方式。我從這裡重新學習到的就是忠於自己。」

在義大利兩、三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工作後,田原回到日本,心境上有一些變化,他想:「我也要在東京的星級餐廳工作,看看東京的米其林餐廳是什麼餐點、何種料理,如果有一天我有自己的餐廳、可以當主廚時,我要抓住這個機會。」

田原諒悟(左一)在義大利工作時。圖/logy提供

不睡覺也要拿到米其林

這個機會出現在2018年。當時田原是日本東京米其林二星、亞洲50大餐廳之列的Florilege副主廚,那年主廚川手寬康於台北投資開設logy餐廳,派田原諒悟來擔任主廚。

「當時當然很興奮,可以自己當一家餐廳的主廚。」田原早就想獨當一面試試自己的能耐,不拘在哪裡,就是想要擁有一家自己的餐廳,當時就立下宏大目標,「想拿下米其林一星、二星,還有進亞洲50大。都已經從日本來到台灣了,不想只成為『在台灣的一個日本主廚』」。

除此之外,田原在廚藝的職涯中獲得很多前輩、主廚的照顧,他也想讓這些人看到,過去對他的照顧不是白費的,他迫切想做出一些成績給他們看,「告訴他們,我在台灣是非常非常努力的,想把這樣的心情跟成績跟他們分享。」

為了這樣的心情,田原來台第一年:「我覺得在拿到米其林之前,我完全不用睡覺,連休息的時間也都到餐廳來,思考料理要怎麼做。」

所以,當logy 2018年開幕,不到一年就拿到米其林一星,隔年又下二星,田原說:「我不是從開店到拿米其林之間的這段時間在準備而已,回顧來說,我27歲踏上義大利的時候就開始了。」

就像田原在義大利工作時,家人過世,他應該飛回日本奔喪,但「我相信去世家人可以理解我想要加油的心情,與其回日本,現在有更需要努力的事,我也只能這樣相信自己。所以一定要有拿到米其林的決心,只有拿到的當下,以往的那些辛苦終於有回饋,也能告慰家人。」

田原學義大利料理、又學法式料理,來台後改為亞洲料理,創造出很多可能性,他也想拿出一些成績,這樣自己過去的經驗才有意義。田原說:「雖然外面的人看起來我好像只花了4個月就拿到星星,可是對我來說,其實花了9年、10年,不是很輕易的事,是做了很多的準備、非常努力。」

所以當有人問田原:「要如何拿到米其林星星?」他會反問:「取決於你多想要星星。你願意付出什麼代價,拋棄自己所有個人時間,全灌注在這裡嗎?」

田原諒吾是個敢於大聲說出宣言的男人:「我就是在前往拿下米其林三星的路上,我絕對會拿下,我拋棄一切就只為了拿到三星。」記者沈昱嘉/攝影

溫度和香氣最重要

logy提供的是亞洲料理,田原指出,在拆解理解台灣食材的前提之下,希望客人可以對logy在餐點料理的組合感到驚喜。他對料理的最大要求就是溫度。

就像客人在大冷天進到餐廳,喝到的是冰水或溫水,感受會大不相同,有一杯溫水,是連心都能暖活起來,那不只是數字顯示的溫度,更是帶有感性的溫暖。

所以logy廚房端出的料理,會計較那攝氏一、兩度的差別,田原說:「我很注重我們給客人的料理,一定要在恰當的溫度下給客人享用。」

田原諒悟還很重視香氣,「香氣會直接連結到腦中的記憶。」吃到的料理若沒有香氣,一個月後就忘了,唯有香氣可以留在記憶裡。如他,在義大利的星級餐廳最難忘的香氣組合,是用餐當下竟感覺身處森林中,仔細研究,才發現那料理用了香菇和藍莓,這樣的香氣組成帶來森林的想像,超脫當下實際用餐空間。

所以田原諒悟說:「我的料理哲學,最重要是溫度和香氣。食譜那些,完全不重要。」

logy主廚田原諒悟的料理哲學以溫度和香氣為重。記者沈昱嘉/攝影

畢竟身負義大利、法國和日本修業的絕學,是否能展現在餐盤上,田原交給客人去自由感受,完全取決於客人用餐的經驗值。如logy新一季菜單就有日本關東料理,熟悉日本關東料理的客人一定能嘗出這個DNA來。

logy新季菜色:艾草/南瓜子。圖/logy提供
logy新季菜色:豆漿/乳酸/松子。圖/logy提供
logy新季菜色:螄魚/大根/佛手柑。圖/logy提供

完完全全「我的店」

2018年,logy在安和路開幕之前,田原繞了台灣一圈尋找食材,連澎湖都去了,意外發現豆腐乳很有趣、很好用,用在法式料理中也無違和感,也曾在招牌菜裡用山當歸,那是一種很具衝擊性的香氣,台灣醬油也不錯。倒是他皺著臉笑說:「臭豆腐試過三次,沒有辦法接受。」

田原也研究了台灣的高湯製作方式,常見以蘿蔔與雞肉一起燉煮,由蘿蔔帶出甜味和香氣,這和在日本做法不一樣,他也覺得很有趣。這季logy的菜單就使用了蘿蔔乾和一些醃製物,主菜的醬汁以台灣高湯做法為基礎下,加入法式技巧,加成香氣,做出獨特的醬汁。這是他一貫的作法,只是會根據不同的菜單做出不同的香氣加成。

從開業以來,logy就全權由田原諒悟打理,但直到2025年搬至內湖新址,他說:「這邊才是真正的logy的樣貌,才是我自己想要有的樣貌。」

信義安和店是承接東京Florilege的設計,也採用吧台式桌椅,營造出類似的氛圍,這在當時沒有太多吧台式餐廳的台灣算很新穎。客觀而言,吧台式餐廳較好工作,不需要太多人力,很適合營運,可是田原自問:「餐廳是什麼?客人為什麼來餐廳?我想,還是應該回歸餐廳應有的本質。」

移到新址後,田原想呈現亞洲風味的餐廳,重新定義未來走向是融合亞洲風味跟logy的概念,全部組成一個圓,呈現的就是全新的餐廳,每一處都是田原的心意,顏色、空間的考量、座位的排列,都是他的想法,再請專業設計師做出來。

經過精心設計,連每套桌椅的擺放都有道理,不希望客人隨便併桌移動,因為連燈光照射的角度都經過計算,整個配套設計是平衡的。

但是,這樣的餐廳設計,使得人力需求更甚,目前廚房裡連主廚共13人,外場服務5人,再加上兩、三位兼職員工。田原分析,少子化是趨勢,餐廳工作也不再是個讓人嚮往的工作,「但我們要打造讓年輕人想來工作的環境,想告訴大家,Fine Dining餐廳文化的有趣之處、大家如何在這裡以這個工作為榮。」

logy每一處都經過精心設計。記者沈昱嘉/攝影
logy連每套桌椅的擺放都有道理。記者沈昱嘉/攝影
田原諒悟打造全新logy。記者沈昱嘉/攝影
田原諒吾設下「想要成為怎樣的主廚」、「想要打造怎樣的餐廳」為目標,不計較花多少時間。記者沈昱嘉/攝影
移到新址後,田原想呈現亞洲風味的餐廳,重新定義未來走向是融合亞洲風味跟logy的概念。記者沈昱嘉/攝影

目標米其林三星

為了logy,田原諒悟很忙,開幕前還跑日本選餐具,平時在台灣的生活也很單純,問他「二星主廚下班吃什麼」,只舉得出一家小店。

主廚歎了口氣:「很想養貓,可是我沒時間照顧。」因為一直以來,他就是設下「想要成為怎樣的主廚」、「想要打造怎樣的餐廳」為目標,然後向前邁進,不計較花多少時間。

「我是人,也會有想放鬆的時候,可是你要有為了達成目標而有所犧牲的覺悟,有這樣的決心,才能成為今天我這樣的主廚。」田原說:「其實我很不想去談我有多麼努力、多麼犧牲。」為什麼不談?他笑說:「那樣不帥氣。輕輕鬆鬆談笑間就成功才帥。」

可是田原是個敢於大聲說出宣言的男人:「我就是在前往拿下米其林三星的路上,我絕對會拿下,我拋棄一切就只為了拿到三星。」

他也不具體知道要如何做,田原決定:「就去掉很多自己的妥協和將就,減少失敗和失誤,這是通往三星最近的路。」食材、料理、餐廳的衛生、服務,絕不妥協。

田原一個外國主廚能被台灣人接受,在得到一定的知名度後,也開始思考做出回饋,「是不是可以藉由我的努力,讓更多觀光客為了想吃logy來台灣?」

不只如此,他還有個大膽的想法:「身為主廚,要提供料理給客人,各種的客人。」logy最初限定12歲以上客人,這是為了維持Fine Dining的用餐環境,但他還是希望更多客人來餐廳用餐,「拿下三星以後想做的是打破所有條件,歡迎各種客人,讓所有人都能輕易地走進來。」

那時,門口小小的logy招牌,不會是阻隔田原諒悟與饕客、Fine Dining與所有客人的障礙。

logy主廚田原諒吾田原是個敢於大聲說出宣言的男人:「我就是在前往拿下米其林三星的路上,我絕對會拿下」。記者沈昱嘉/攝影

➤優人物|深度圖文專題:田原諒悟

優人物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