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系】拭去淚與傷 鞍馬上成就奧運夢 李智凱

聯合新聞網 陳昭妤

面對體操,李智凱期待自己能維持初心,也能繼續有所突破。記者王聰賢/攝影

摘下耳機,音樂漸歇,場邊喧囂亦隨著邁向鞍馬的步伐沉靜下來。此刻世界只剩下自己。拍上止滑粉,李智凱握住鞍馬把手,最後幾秒,在腦中快速回顧將要做出的動作:每個細節如何銜接、呼吸該做哪些調整。就在眾人屏息之間,他躍上了鞍馬。

接下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李智凱以15.400高分,拿下奧運銀牌,僅次於英國選手Max Whitlock的15.583。「其實比完賽的當下大家可以看到我是真的流淚。但這眼淚分為兩個部份,一個是感動我在運動員的最高殿堂,完成了自己最高難度的狀態。另一部分就是覺得飲恨吧,但所謂競技就是如此殘酷,第一名確實就只有一個。」

思緒飄回場上,李智凱自認已盡力,卻不諱言有些遺憾。但握著沉甸甸的銀牌,他仍相當珍惜,只因那盛載了他這二十年來不為人知的傷和暗夜裡獨流的淚。「我還是想謝謝小時候的自己,選擇抱住體操館外的柱子,沒有放棄地走到今天。」銀牌於他,雖非完美卻意義重大,「我希望我堅持這二十年來的過程,可以讓更多人知道說,面對挑戰,我做得到,那大家絕對也可以。」

李智凱在東奧單項鞍馬賽事中展演出15.400高分,拿下銀牌。記者余承翰/攝影
李智凱甫於東京奧運拿下鞍馬銀牌。記者余承翰/攝影

從男孩變成男人

褪下體操服,穿上印著三隻米老鼠的白T恤,剛完成隔離的李智凱,一派輕鬆地和眾人打起招呼。相較場上,神色放鬆不少,唯獨面對鏡頭時,仍有些緊張,想著什麼姿勢才適合自己,和比賽相比,「拍照好像更難!」他有些苦惱地笑了笑。

這個全台灣因紀錄片《翻滾吧!男孩》而看著長大的「菜市仔凱」,當年在鏡頭下,時而調皮聒噪、時而噙著淚水,撐起小小的身軀在鞍馬上來回練習著。如今25歲的他,眼神未脫稚氣,話語間卻藏不住已然蛻變的成熟。

時間回到上場之前,李智凱笑說,自己前一天其實睡得滿好,反倒是比賽的兩天前輾轉難眠。「就是忍不住會去想像一些結局。好的結果就是拿下成績,把動作展現出來,那壞就是說,如果真的不小心失敗了怎麼辦?」儘管已征戰過亞運、世錦賽、世大運等高強度國際賽事,也多次橫掃鞍馬金牌,奧運最高殿堂仍多少為他焦慮。

「看著窗簾外面的光從全暗到慢慢變亮,然後看看時間,哇六點了,今天還要訓練,還是再躺一下好了,才慢慢睡著。」他不諱言會失眠,多少和幾天前先進行的奧運全能賽有關。當時李智凱在鞍馬項目因失誤落馬,儘管只造成擦傷,心情上仍多少受到影響,「在東奧之前,我已經整整一年多沒參加什麼公開大賽,所以本來就跟教練設定透過全能賽,給自己多一次上場磨練的機會,去習慣比賽節奏跟環境,還有裁判給的壓力等等。」

快速調整的抗壓能力,源自2016年里約奧運前的重傷及比賽中落馬,那是李智凱至今仍難忘的驚心動魄。曾被教練林育信痛罵「心理素質不行」的他,這幾年間,已慢慢學會不被失誤和懊惱耽擱太久,里約奧運的失敗,成了他轉型為專業運動員的關鍵,也是讓他從男孩真正成為男人的開始。

面對體操,李智凱期待自己能維持初心,也能繼續有所突破。記者王聰賢/攝影
李智凱笑說,自己小時候是個調皮的小鬼。照片提供/李智凱

五味雜陳的二十歲

剛滿二十歲那一年,李智凱就迎來了生涯裡的最高峰和最低潮。先是確認獲得里約奧運資格,卻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受傷骨折,彼時距離奧運僅剩一個月,連醫生都對傷勢不樂觀,向來意志力強大的李智凱也動了放棄體操的念頭。「那時候真的覺得很累、很孤獨,一切來得太突然,卻得自己面對這一切。但想到可以去到夢想舞台了,還是會覺得『真的要這樣放棄嗎?』」

還沒來得及糾結,李智凱就被推進了手術室,開完刀隔天,他就重啟訓練。「畢竟是從小就想去的奧運,當時想說就去拚最後一把吧。」上午投入復健和治療,下午回到場館繼續練習,「腳不行,我還有核心跟上肢可以練,剛好鞍馬需要很多上肢動作,腳不能動,我就動肚子、手或背。」咬著牙,汗水沉重地灑落場館地板,入夜後,還得面對不時冒出的未知和恐懼,回想起來,仍是他此生最黑暗的時刻。

踏上里約奧運舞台那一天,李智凱的傷勢雖好轉許多,卻無法承受場內的巨大壓力。「在里約之前,我參加國際賽的經驗還很不足,以往在國內比賽最多兩百多個人來看,裡面一半以上都是認識的親友,壓力相對來說比較小。」但奧運不同,場邊動輒上萬觀眾,排排坐的評審和其他頂尖選手的分數壓力,都讓李智凱緊張到無法思考。

「我當時第一個上場,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回過神來,已經從鞍馬上掉下來。」按捺住懊惱,繼續完成剩餘動作,「下場之後才發現,哇!我真的完成了所謂運動員的最高等級賽事,但也就這樣結束了。這場初體驗對我來說是個震撼教育。」

儘管征戰過諸多高壓賽事,李智凱言談間仍帶有單純質樸的氣息。記者王聰賢/攝影
2016里約奧運前一個月,李智凱因受傷骨折,因太過挫敗,一度想放棄體操。圖/聯合...
2016年里約奧運的落馬,讓李智凱(右)上了震撼一課,也開始學會調整比賽心態。圖...
二十歲生日後沒多久拿到2016里約奧運參賽資格,激勵了彼時的李智凱。圖/聯合報系...

里約後的全然蛻變

回看這場失敗,儘管痛苦,李智凱卻認為是讓自己繼續走下去的關鍵。「練體操以來,從國小到大學,我每個階段都想過要放棄,不管是受傷還是練習遇到的瓶頸,或是沒辦法拿到成績的壓力,都會讓人很想乾脆到這裡就好了。」但過往害怕失敗的他,卻在里約奧運後大徹大悟,「我就想,連這最高殿堂都失敗過了,這麼多人看著我落馬,我的人生,應該沒什麼好怕的了吧。」

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某些時候,恐懼來自你未曾直視過恐懼。里約奧運,讓李智凱首度踏入傳說中的境地;落馬,則讓他真實地體會到一直以來只能想像的失敗感受。在最高殿堂跌落後,他反而解開了被想像禁錮已久的內心。

回到國訓中心後,隨著心理輔導師的引導及增加國際賽事的磨練,李智凱慢慢學會在眾聲喧嘩裡,將注意力放回自身。2017年,里約奧運的隔年,他在世大運展演出教科書等級的湯瑪士迴旋,拿下首面國際賽事的鞍馬金牌,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其實能夠走出來,我覺得還是靠自己轉變心態。在里約前,每次出國比賽,身邊都是世界冠軍或知名選手,我總是告訴自己要做到多少分數才能贏過他們,無形中給自己很多壓力,反而沒辦法放開來。」世大運的金牌讓他發現,不去比較,僅專注做出自己的水準,壓力反而小得多。帶著摸索出的節奏,他接連橫掃了2018亞運、2019世大運,以及杜哈、墨爾本等體操世界盃的鞍馬金牌。

於此,那個總是戰戰兢兢擔心落馬的小男孩,終於在殘酷的運動世界裡,長成了男人,也習得了真正的自我與游刃有餘的自信。

2018年的亞運開始,李智凱(中)接連在各大國際賽事中拿下鞍馬金牌,逐漸磨練出專...
李智凱期待能透過自己,讓更多人看見體操的力與美。記者王聰賢/攝影
2017年世大運,李智凱調整好心態,展演出堪稱完美的湯瑪士迴旋,拿下首面國際賽事...
2018年的亞運開始,李智凱接連在各大國際賽事中拿下鞍馬金牌,逐漸磨練出專業運動...
2017年世大運,李智凱調整好心態,展演出堪稱完美的湯瑪士迴旋,拿下首面國際賽事...

一路上的最強後盾

但從奧運前夕重傷,到上場比賽失利,李智凱不論在鏡頭或他人面前,都沒出現戲劇性的情緒反應,「連我的防護員都很好奇,為什麼我沒崩潰或是大哭?」他自嘲並非心理素質特別強,而是「我還反應不過來,只覺得好像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處理。」家人的擔心,更讓他提醒自己絕對不能慌。

「我媽媽是很容易緊張的那種個性,當時一聽到我受傷,就馬上要衝來看我。他們的反應可能是我沒崩潰的原因吧,我不想再讓他們更擔心。」出身宜蘭羅東,李智凱自小跟著媽媽在市場裡賣菜,也因此被暱稱為「菜市仔凱」。因國中開始就離家生活,李智凱早早就養成不讓父母操煩的性格,遇到麻煩,多靠自己面對和消化。

「我們家小時候不是很好過,但爸媽從沒讓我們擔心過,我們需要什麼,他們就是盡力滿足我們。」看著父母親靠勞力養大自己和姊姊們,讓他更堅定練體操,期待有朝一日能憑己力,讓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李智凱說,父母從沒要求自己一定要走到什麼位置,「他們只是告訴我,『你如果想要,那就繼續,我們會支持你。但如果撐不下去,回家也沒關係。』因為知道他們一直都會在,這種陪伴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力量。」

只是練體操以來,李智凱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不斷遞減,2013年正式成為國手後,長期住在高雄左營國訓中心,從兩週回宜蘭一次,到後來不時出國比賽、移地訓練,總要幾個月,甚至一年才能和家人見上一面,「到最後跟爸媽見面都是在機場,他們來送機或接機的時候。」

但儘管見面時間少,一家人仍相當緊密。回憶東奧出發前,李智凱被通知「爸爸中風入院了。」滿心焦急的他,卻因疫情風險無法奔回宜蘭,讓他好幾天夜不成眠,「一直到醫生說手術很成功,我才放下大石,出發比賽。」拿回銀牌,父母親自然非常開心,「付出這麼多時間,犧牲了很多陪伴他們的機會,但能看到他們的笑容,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李智凱(右)與父親感情深厚。照片提供/李智凱
李智凱(中)一家感情緊密,但後期因住在國訓中心,和家人反而最常在機場相聚。照片提...
李智凱(中)感謝爸媽一路以來選擇默默支持,讓他能無後顧之憂投入訓練。照片提供/李...
李智凱笑說,自己小時候是個調皮的小鬼。照片提供/李智凱
李智凱(中)笑說,自己小時候是個調皮的小鬼。照片提供/李智凱

身後的鐵血嚴師

回台隔離期間,為了打發時間,李智凱翻出了紀錄片重溫,望著那個在市場裡表演後空翻,因而得到魚丸、牛奶的自己,仍有些羞赧,「覺得以前的自己好賊又好皮。」大班時因把自己裝進垃圾桶裡,意外被發現柔軟度過人,就此被林育信收編訓練體操。鏡頭下,小小的身軀在單雙槓和鞍馬之間靈活擺動,林育信的鐵面調教,磨出他精準而優美的湯瑪士迴旋,卻也讓調皮的他動輒滿臉是淚。

跟著林育信一路二十年,兩人的互動仍有些相敬如賓,「教練的個性本來就比較嚴謹,我到現在也還是不太敢跟他開玩笑。」邁入青春期時,師徒二人一度因訓練高壓冷戰,「我們曾經冷戰到只要教練出現在右邊,我就只會出現在左邊,永遠呈對角線的狀態。」但林育信也是最了解李智凱變化的人,儘管說話直白,卻能在其中嗅出他對李智凱的珍惜和擔憂。

「教練是很嚴格,但誰叫我們是競技運動,第一名就是只有一個,如果今天互相讓來讓去,就不叫作競技,叫娛樂。」隨著陪伴征戰各大賽事,兩人終磨合出了彼此都能自在的狀態。

東奧落地那一刻,李智凱率先衝向的就是林育信,兩人抱在一起的畫面感動不少人,但李智凱卻笑說,「其實那個擁抱比較像是告訴他『我們一起做到了。』畢竟我是他一路拉拔到現在的,在奧運舞台上拿下我們的獎牌,等於說付出這段時間得到一個收穫和肯定,算是表達開心的一種方式吧。」站在頒獎台上,他終能理解林育信一路以來的用心良苦。

李智凱(右)和教練林育信花了多年才找到相處上的平衡點。照片提供/李智凱
李智凱(右二)自小就跟著教練林育信(左),加以自身苦練,多次拿下國內外獎牌。照片...
鞍馬一落地,李智凱就衝向擁抱教練林育信,兩人喜悅不言可喻。記者余承翰/攝影

謝謝小時候的自己

走過二十年,回想起幼稚園初練體操,當其他小朋友準備睡午覺和吃點心時,李智凱已走在前往體操館的路上,「小時候的我,聽教練說著奧運會,但其實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只知道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去。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奧運會離我們這麼遙遠。」

跌跌撞撞地,他終走到了夢想中的殿堂,經歷了以為會撐不過去的挫敗,擦去了以為沒有盡頭的汗和淚。若有機會遇到當年的自己,李智凱想也沒想,「我會告訴他,雖然常常不想練習,但謝謝他願意堅持下來,才有今天的我。」站於兒時掛在嘴邊的奧運頒獎台上,對李智凱來說,自然是夢想成真。「我知道自己不是讀書的料,也因為這樣,我更想在體操這條路上做得更好。」

他回憶早年,大家聊起體操時多會說:「喔不就是馬戲團,翻來翻去嘛!」到現在許多人願意深入認識體操,了解各個項目的不同,甚至喜歡上體操,「對我來說,這就是很棒的改變。」透過自己,讓更多人看見體操的美,亦是李智凱一直以來的心願。

當年鞍馬上幼小的身軀,在孤獨裡翻出了堅韌的意志,曾想過轉身打棒球,但走沒幾步,還是回到了體操館門口。往事隨著汗水和淚水滴下,匯聚成一面面獎牌。躍上鞍馬,他流暢地串接起所有動作,在呼吸吐納間,尋得成就、找到自在,那之上的得來不易,只有他能知曉。

面對體操,李智凱期待自己能維持初心,也能繼續有所突破。記者王聰賢/攝影
銀牌於李智凱並非終點,而是前往下一個里程碑的起點。記者王聰賢/攝影
「鞍馬王子」李智凱在東京奧運鞍馬決賽以總分15.400摘銀,拿下台灣體操史上第一...
李智凱感謝兒時的自己耐住寂寞和辛苦,持續練體操,才有今日的自己。圖/聯合報系資料...

進入「優人物臉書」,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深度圖文專題-李智凱

優質系 東京奧運 李智凱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