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姜龍豪:咖啡香是一種嚮往,是me time的轉換開關

聯合新聞網 林亞璇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1「我們最愛的10+包咖啡豆」

近幾年疫情限制了行動,也因為台灣咖啡市場成熟、選擇多元齊備,越來越多人會買濾掛包、咖啡豆,備上簡易器具,自己在家沖咖啡。選購過程成為一種探索個人味蕾喜好的修煉,什麼樣的味道是自己喜歡的?又要上哪去找一包好豆子?

這次我們專注以咖啡風味先決,探究多間自烘咖啡館對待烘豆的態度與心意,讓這期專題除了展現「喝咖啡」之於不同生活型態、習慣喜好的樣貌,也是一份可參考的買豆指南。如同王策所說,每副味蕾都是主觀的,不用想去苛求一杯完美的咖啡——但你會在每次嘗試中,越來越靠近自己當下喜歡的、甚至發現沒想過會喜歡的滋味。當不能去遠方的時候,不上咖啡館的時候,選一包喜歡的豆子,我們在家喝咖啡。

以作品「墨焙」獲得2020金點概念設計獎,姜龍豪巧妙以墨色深淺、水墨畫中常見的花草題材,比擬咖啡烘焙度與風味,將喝咖啡轉換為「啜飲水墨」的想像。點開姜龍豪的Behace頁面,可見他近年來持續發表咖啡、茶品、飲食相關的產品包裝與品牌設計作品;平日一邊在咖啡品牌裡做創意設計,他一邊在這方天地練習、實驗自己的想法,將觀察到的市場趨勢與消費者輪廓,設定成概念前提,從設計到文案、行銷規劃都嘗試自己生成。

姜龍豪的作品「墨焙」以墨色深淺、水墨畫中常見的花草題材,比擬咖啡烘焙度與風味,將...

姜龍豪近年來持續在Behance發表咖啡、茶品、飲食相關的產品包裝與品牌設計作品...

對姜龍豪來說,設計的自由僅限在美感表現或風格選擇,直面市場的商業價值仍是核心,消費者能否親近、接收到商品訊息才是重點。「對消費者而言,不外乎就是好不好喝、喜不喜歡,不會因為你講得天花亂墜而變得好喝。我的設計原則通常是在去儀式化、專業性,不直講處理法、產區、品種,而是提供一種更直觀的想像。 」

在進入咖啡品牌工作之前,姜龍豪比較常泡茶給自己喝,年輕時對咖啡的印象則大多是UCC罐裝黑咖啡的苦澀。「開始喝咖啡的原因有點中二,是因為看了漫畫《爆漫王》。主角從高中立志要當漫畫家,很常喝罐裝的UCC黑咖啡熬夜趕稿,基於一種自我共鳴的心境投射,也固定每天去便利商店買一罐來喝,覺得這樣『吃苦』的自己很帥氣。」

直到每天身處在充滿咖啡氣味、烘豆機具運作聲響、現煮咖啡垂手可得的工作環境裡,姜龍豪才開始體會箇中滋味的美妙和學問。兩年前同事教他使用咖啡器具,他從笑稱「負門檻」的法式濾壓壺開始自沖懶人咖啡,去年則購入一台花灑萃取咖啡機,沖煮品質穩定又能感受手沖儀式感,讓他很滿意。「這台咖啡機主打仿手沖的悶蒸沖泡模式,花灑式滴漏方式可以均勻萃取、不易過萃,而且沖煮時是開蓋狀態,空氣中會充滿咖啡香。」

姜龍豪|工作內容從視覺、文案、企劃,越來越不務正業的設計師。喜歡快速消費品,尤其...

咖啡的香氣對姜龍豪而言,有著轉換心境的作用,那與他當兵新訓的一段記憶有關。「一個悶熱下午大家聚集在休息室,有長官按下自動咖啡機,沖了一杯現在看來覺得質量不怎麼樣的咖啡;但那瞬間,咖啡香氣頓時滿溢在役男汗臭味雍塞的空間裡,當下覺得,那杯咖啡實在太令我嚮往了。」於是白天在公司固定喝上三杯咖啡之外,下班回到家的深夜,進入自己做作品的小宇宙,姜龍豪習慣沖上一壺咖啡。「沖咖啡對我來說像是個switch的開關,會讓我進入一種與世隔絕的平靜裡。 」偏好淺焙咖啡的他尤其鍾愛肯亞,「耶加雪菲對我來說比較像是十八歲的小女生,它的酸比較尖銳、相對張揚奔放;肯亞的酸則帶有厚度和底蘊,像是出社會幾年後、三十歲左右美得穠纖合度的階段,喝得到圓潤果香與水果酒發酵的微甜。」

近期愛豆/cama:哥倫比亞 金迪奧 小農 日曬

我現在偏愛微發酵處理的豆子,微發酵就像咖啡豆界的肉桂捲,它的衝擊感比較大,很愛的人會很愛,不喜歡的人則難以接受。第一次聞到這種處理法的豆子,覺得有點像是松香水或香蕉油的霸道刺鼻感,喝過幾次後漸漸感受到有發酵水果酒的甜感、圓潤的酸香,有豐富的底蘊和深度。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Issue61 咖啡 咖啡豆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