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宅愛看劇】台劇《誰是被害者》:我們都害怕不被理解的死,我們都期待被理解
《誰是被害者》在近年台劇走向類型片與議題取向的二元風格中,以連環殺人命案的推理包裝沉重的生死議題,讓人看得津津有味又不至於和現實脫節。
一樁樁駭人又離奇的命案,死者身分和案發現場錯位的設計,顯然是兇手為了讓警方一頭霧水的佈局。然而,在憑著證據辦案的鑑識專家方毅任(張孝全 飾)的抽絲剝繭下,看似毫無干係的連續命案,竟以死者間相互完成他人遺願的共同點而串聯在一起。
「如果我的死,可以完成他的遺願,我這一生無用的存在是不是終於有了點意義?」劇中每一位落在社會邊緣的人物,對人生充滿了絕望,對死充滿了想望。但在劇情的推進下,相信自己的死可以為他人的生命帶來一點價值。一連串用自殺的手段,成了替另一位陌生人完成遺願的行動。
你否定我一生,但能不能肯定我的死?還是你可以都不說話?
從劇中走向現實,自殺的新聞時有所聞,也曾出現在你我身旁。聽到這類消息時,除了R.I.P.三個字,我們都得捫心自問:我們有資格評論他人的生與死嗎?自由派的人會選擇尊重,每一個抉擇都是獨立自主的存在,哪怕是對自己生命的處置,不應受任何人的干預。此外,也可能會檢討社會安全網的破洞,希望從制度面著手,試著挽救下一條沒能及時回頭的生命。
然而,所有的自殺案件,都是代表某個社會制度的缺漏嗎?劇中的每一樁命案,背後的故事受限於篇幅,我們沒人知道來龍去脈。事實上,社會上的每一件悲劇,人們也都難以置喙。因此我們只能用R.I.P.代表我們的嘆息,只是,我們的嘆息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對「自殺」的價值判斷了。
我們對自己生命的掌控,也許不是我說的算?
試著想像一個場景,如果某個絕望的朋友,向你請求人生最後的幫助,是要你緩解他的痛苦,社會大眾能施以寬容嗎?協助他人自殺,或許不被法律允許,但如果我們充分尊重他人對生命的處置,我們是否能真正地幫助他人,而不成為幫兇呢?或許這牽涉生命自主權的至高無上,或許這牽涉還有太多社會尚未觸及的討論領域,社會對生命的神聖與敬畏,讓我們對自己能夠擁有多少控制權都還無法有個定論。
是什麼讓人真正走向生無可戀?是什麼原因讓自己的生命只在最後一刻產生意義?每個結束自己性命的決定,背後的原因都不一而足。《誰是被害者》無意在每一件社會議題上大做文章,相反的,全劇用不同的故事脈落告訴我們:縱使我們和社會的牽連千絲萬縷,但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獨立的存在,獨立的死去。但我們和社會的連結不會因為存在或死去而斷開,你的任何選擇,可能永遠無法逃離社會大眾的價值評斷。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責任編輯:翁家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