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修復】林布蘭名畫《夜巡》:修得不只是畫,更是荷蘭軟實力

聯合新聞網 陳若齡
隔著一個如魚缸的長方形大玻璃箱好奇觀望,目睹一場從去年中開始,史上最大規模的藝術...

有點像戶外洗窗吊車的電動升降台上,架設了一部電腦和掃描儀,正對著一幅十七世紀的鉅作進行分析,這真的是「鉅」作,高約3.8公尺、寬4.5公尺,重337公斤的油畫,是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鎮館之寶——林布蘭的《夜巡》,我們隔著一個如魚缸的長方形大玻璃箱好奇觀望,目睹一場從去年中開始,史上最大規模的藝術修復工程,不過,匆匆一瞥後,博物館就受疫情影響關閉了,但沒關係,因為回家上網都看得到,而且看得更清楚仔細。

《夜巡》的修復工程有個專屬名稱,叫做「夜巡行動(Operation Night Watch)」,據荷蘭國家博物館長解釋,因為就像一場充分計畫的軍事行動,經過好幾年的籌備,在去年7月1日正式開始進行,持續至今。

林布蘭的《夜巡》是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鎮館之寶。 ©Rijk...

從事前準備、所採用的技術,一直到目前研究階段,畫中發現了什麼,全都放上網供民眾瀏...

撇開種種紀念意義和為修復計畫暖身的活動,如特別選在林布蘭逝世350年啟動這項修復計畫,並在年初以「所有的林布蘭(All the Rembrandts)」為主題集合將近400件大師作品舉辦特展。這場修復行動,最讓人驚豔的計畫,是對現代科技和藝術新鑑賞習慣的結合與應用。

對於一幅三百多年前出自巴洛克藝術大師,象徵荷蘭黃金時代繪畫輝煌成就的重要畫作,修復工作通常該在隱密之處小心翼翼進行,但他們卻出人意料的透過網路即時向全世界展示,從事前準備,像是怎麼將畫搬到主展空間、採用哪些技術來分析,一直到目前研究階段,畫中發現了什麼化學元素、顏料的組成為何……全都放上網。在專屬網頁裡,還有個時間軸,點選不同階段有各種對應資料參考,方便你追蹤目前進度到哪了。就連本該在幕後的科學家、藝術家、修復師等專家都親自上陣直播,不時和觀眾聊聊目前進度發現,作現場問答,要說這根本是場超緩慢的藝術實境秀也不為過。

荷蘭國家博物館展現了博物館運用現代科技修復的自信,以及擁抱數位化的開放態度,跟上...

這真的不只是修復一幅畫這麼簡單(修畫本身就不簡單),藉由公開修復,荷蘭國家博物館進行了一次史上最強的市場行銷。首先,消息一出,幾乎全球各大媒體都報導了這項創舉,免費打廣告;接著修復前辦特展成功吸聚人氣,因為不知道會修幾年,不少人趕來看「最後一眼」,順便一次飽覽館藏大師作品。

再者,線上公開,展現了博物館運用現代科技修復的自信以及擁抱數位化的開放態度,跟上新的藝術鑑賞型態趨勢。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每年有250萬遠道而來觀賞名畫的人,不會因為「維修中」不給看敗興而歸。

這場修復行動,最讓人驚豔的計畫,是對現代科技和藝術新鑑賞習慣的結合與應用。 ©R...

《夜巡》的修復,還隱含著荷蘭社會的重要精神─尊重自由和多樣性。林布蘭承繼文藝復興時期出色的人物繪畫技術並發展出更戲劇化的「燈光」效果,他自由叛逆的實驗性格,使《夜巡》顛覆當時傳統的民兵肖像畫,打破按財富階級安排的構圖,充分展現正值與西班牙戰爭尾聲時的荷蘭,將迎來獨立自由和多樣蓬勃的市民生活風貌。

從藝術價值到商業行銷,從拉近與大眾的距離到喚醒社會文化價值,在在展現令人佩服的軟實力,所以說,這修得真的不只一幅畫啊!

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 ©Rijksmuseum

文化修復 荷蘭國家博物館 林布蘭 夜巡 陳若齡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