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復師蔡舜任:修復是面鏡子,定義自己是誰

聯合新聞網 黃怜穎

「修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它比較直接,也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業主、修復師自己對於這件藝術品的想法,修復過程很像照鏡子在看自己。」十多年前,東海美術系時期所創作的畫作受潮發霉,面對需要處理照顧的作品,那是蔡舜任思考也許可以從事修復工作的源頭。接著他前往義大利翡冷翠學習油畫修復,2010年一場Ted x Taipei的演講,分享踏上藝術品修復的生命故事。如擁有專業知識,又有能力開啟大眾對於修復工作的認識,將重要的觀念傳達出去,讓人們能更認識自己的文化,為何不繼續?蔡舜任決定回到台灣,成為那座「橋」。

台北艋舺龍山寺,1966年由陳壽彝所繪哼哈二將中門門神,費時一年多在去年修復完成...

猶如歐洲教堂裡以壁畫、油畫流傳著數百年數千年民間的歷史文化,在台灣發揮著類似功能的,正是廟宇的神像雕塑、門神、各式彩繪與剪黏。回台後進到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以藝術品修復專業協助的第一組物件是北港朝天宮由陳壽彝彩繪的門神。

蔡舜任觀察到大多數人的觀念裡,在思考要蓋間廟時,並不會認為是要蓋來「保存」的,較常為了彰顯名望權力而建造,材質歷經歲月風吹雨打,已經「壞了」才想到要修,「我一直在修復,發現最大的難題是什麼?難題都不是在物件,不是技術上的問題,技術都可以更新,都可以學習,最難是在觀念轉變上。」如人們請楚認知建物是重要的文化載體,也許從一開始的建造方法、材料、過程的保養修護都能被細緻地考量,每個環節都像鏡子,映照著我們如何選擇看見自己與下一代的模樣。

「文化資產跟藝術品就可以定義你自己,怎麼定義?『修復』就會是一個手段。」修復師回溯時間,藉此保存更多如兩位國寶繪師陳壽彝、潘麗水的畫作,人們也能繼續親近自己土地上的藝術。位在台南青年路、台灣最早城隍廟台灣府城隍廟,其門神為潘麗水於1976年所繪,獨特的「種鬚」,飄鬍使表情生動,隨觀者位置移動仍炯炯有神的「四顧眼」,手和臉也都是繪師展現細部畫功所在,四十多年過去,已無法辨識的門神面容,經過蔡舜任團隊近兩年的修復,於去年完成,麗水師的美學以現有最好的狀態繼續傳承著台灣的故事,「文物是載體,隨著時間保存越久,資訊、文化、傳統、周邊的人情等等挹注越多,它就越能呈現價值。」

於台南總部修復台灣府城隍廟門神彩繪,潘麗水於1976年所繪。蔡舜任進行填補中。 ...

創立TSJ蔡舜任藝術修復工事7年,台南與台北各有修復中心,目前團隊二十多人。蔡舜任認為近年大眾對於修復專業的認識已漸漸被打開,但修復過程不只是處理物件,更多時候遇見的是與人溝通的問題,怎麼去談、讓人家瞭解TSJ的專業,「你很難講清楚,因為很多事還沒標準化。」TSJ在修復專業、硬體設備、實務培訓上皆已建立起規模,這三年的目標正往整合典藏、修復、藝術品運輸安裝、策展面的服務鏈前進,「修復必須成為一個產業,是要讓下一代繼續能夠承接,是要能夠生存的。」蔡舜任不只自己成為了相連科學與藝術的橋,現在的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橋出現,對內對外建立更多溝通的機制,才有辦法把修復專業做得更好。

蔡舜任 潘麗水 陳壽彝 文化修復 台灣府城隍廟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