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基隆潮藝術「海的一日」即將開展:採集地方記憶,讓海與生活和藝術發生關係

聯合新聞網 翁家德
今年「基隆潮藝術」深入探討漁港文化,以港口、藝術家視角述說故事給大家,邀請觀眾從...

基隆是一個靠港、靠海、靠山的城市,「基隆潮藝術」作為一個邁入第6年的藝術節品牌,持續以藝術呈現這座城市如海洋般包容的多元文化,再現城市意象。

2020年基隆潮藝術主題為「海的一日」,由策展團隊宜東文化邀請新生代創作者陳彥安擔任策展人,邀請國內外15組藝術家進駐基隆,以自身創作經驗採集基隆的美好與記憶,挖掘出不一樣的海港風貌。此次作品分佈於正濱漁港周邊、阿根納造船廠、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等處,邀請觀眾實地走訪、感受藝術,體驗基隆獨特「海的一日」。

採集地方記憶化作創作養分

因著海和港而生活,是基隆的日常。曾獲臺北美術獎首獎的藝術家王煜松在漁港集散地旁空地設置作品〈一層層:丘陵,集散地,漁網,漁貨,鳥,港口〉,以裝載漁獲常用的保麗龍盒堆出白色巨陣,並在保麗龍盒內暗藏流水裝置,邀請觀眾走入作品,用身體感知作品所書寫的漁港記憶:水聲、海風、熱氣,以及周遭堆放漁網捎來的鐵鏽氣味。

去年深受觀眾喜愛的「海上美術館」,今年則以不同的形式再現正濱漁港。設計師于安如與當地外籍漁工打成一片,在漁船上打造K歌房〈海龍宫之夢〉,以KTV常見的水晶球改造狹小船艙,邀請移工分享他們最愛的家鄉歌曲。海上美術館的另外2件作品,陳穎亭〈晾曬的記號〉與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潛意識〉則邀請觀眾登船感受鏽蝕的、搖晃的海上生活日常。

藝術家王煜松作品〈一層層:丘陵,集散地,漁網,漁貨,鳥,港口〉。 圖/翁家德拍攝

設計師于安如在漁船上打造K歌房〈海龍宫之夢〉。 圖/翁家德拍攝

法籍藝術家 Margot Guillemot 走入正濱里,與在地居民「交陪」創作一系列浮雕面具〈大眾臉〉,說著流利中文的 Margot Guillemot 表示,觀眾在走出作品展示的舊正濱派出所,就有可能就在路上巧遇她作品裡那張熟悉的面孔。藝術家楊水源以一連串的田野調查發展出作品〈五金學:正濱五金〉,在觀察漁民的工作日常與漁業相關的五金產業鍊後,用現有五金零件改良,創造出一系列能提升漁民工作機能的「新工具」,以物件展形式呈現於港邊。在地居民因著藝術家的邀請共同參與、觀眾因著藝術季而來與地方建立情感連結,這些透過藝術與地方建立不同形態的「連結性」,都成為基隆潮藝術年復一年累積的無形重要資產。

法籍藝術家 Margot Guillemot 走入正濱里,與在地居民「交陪」創作...

楊水源作品〈五金學:正濱五金〉展示一系列五金零件改良的「新工具」,照片中「晃釘」...

融入漁港地景的裝置藝術

藝術季成為顯學,其中之一的作用無非是打破藝術與日常生活環境的隔閡。走入正濱漁港港邊,一座宛如異世界宮殿的漂浮作品,是旅荷設計師詹喬鈞以正濱漁港在地海廢作為媒材的作品〈我依然等待著你〉,在港的另一側,墨西哥籍藝術家 Lua Rivera 作品〈祖母的海膽〉向古老職業「海女」致敬,諾大的織品裝置就鑲嵌在彩虹屋旁的巡守隊鐵皮屋。由荷蘭設計團隊 Martens & Visser 打造的夢幻展品〈HOLONS〉則華麗藏身於舊正濱派出所地下室。

夜晚的漁港也因著作品而發光,熱門打卡景點阿根納造船廠邀請熱門電影《沉默》、《返校》指定場景製作團隊「木罐子設計製作」,打造臺灣最大船型光雕〈阿根納的船〉。擅長複合媒材創作的藝術團隊步里赫森作品〈溯〉以水意象的形體,矗立在山壁和民宅之間,與之共存。藝術家丁建中則延續創作脈絡打造作品〈暗潮3.0〉,具體化海風、海流意象,以隨風飄逸的藍色光束溫暖陪伴夜釣客與旅人。

木罐子設計製作於打造阿根納造船廠臺灣最大船型光雕〈阿根納的船〉。 圖/宜東文化提...

在基隆潮藝術展出期間,基隆市文化局首度邀請威尼斯雙年展出藝術家吳天章回鄉舉辦個展,作品〈潮汐1884〉將於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特別展出。此外,展覽期間每周日上午10時將由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深入介紹基隆、潮藝術、正濱漁港間的關係,更多活動資訊與細節請見2020潮藝術粉絲專頁

擅長複合媒材創作的藝術團隊步里赫森作品〈溯〉以水意象的形體,矗立在山壁和民宅之間...

2020 基隆潮藝術:海的一日

展期|2020/9/25(五)至 10/11(日)

地點|正濱漁港周邊、阿根納造船廠、校官眷舍

更多活動資訊與細節請見2020潮藝術粉絲專頁

基隆潮藝術 大地藝術祭 地方創生 正濱漁港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