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的身體,多元的視角:2020年高雄電影節VR電影《子宮綺想》、《closet》、《霧中》中的性別流光

聯合新聞網 王士堅
左:《子宮綺想》、右上:《霧中》、右下:《closet》。 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VR裝置在物理上阻擋現實世界,使觀者暫時免於外界干擾,戴上裝置後就只能處在虛擬空間。這樣破壞現實與虛幻邊界的體感特性,能快速讓人進入「設身處地」的情境,進而引發「同理心」。我認為處理性別議題作品最重要的,就是「再現」處境困難。在VR作品中,觀者必須跟著主角,甚至自己成為第一人稱的主人翁,一起面臨焦慮困境,一起感受慾望的逼視,甚至需要在作品中去做艱難的選擇。

性別題材在台灣耕耘已久,偶爾更成為老掉牙,但在今年高雄電影節「XR無限幻境」處理性別議題的VR作品中,生理男性會直視女性生育的情感失落,異性戀能看見同志社群一部份的隱晦的面貌,甚至讓社會大眾以更廣的視角,觸碰各種性別議題中能言與不能言的課題,以下將介紹三部細膩刻畫性別議題的作品。

刻劃女體經驗:油原和記《子宮綺想》的陰性傳承

油原和記的《子宮綺想》最令我出奇不意,原以為會是搞笑、畫風搞怪的「鏘片」,但卻是唯一一部讓我熱淚盈眶的作品。媽媽帶著從體內誕生的女兒探索世界,分享宇宙的燦爛與哀愁,隨著女兒慢慢茁壯,媽媽的樣態卻逐漸變回孩童,最後沒入女兒懷中而煙消雲散。而後,女兒在一路摸索和跌撞中,也當上了媽媽。

帶上VR沈浸於2D動畫世界中,跟著女兒的視角一起轉來轉去探索世界,亦跟著在無盡的虛擬世界中,奔跑與張望找尋失落的母親。導演油原和記刻畫「媽媽到女兒、女兒到媽媽」的孕育輪迴,情深意摯、相當動人。

轉換焦慮視角:李欣恬《closet》的出櫃困境

本片作者李欣恬相當年輕,1993年出生台北,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碩士班,曾前往法國動畫學校Gobelins 專攻3D角色動畫。

在進入《closet》的作品後,畫面一開始迎來一位心理諮商師,透過對談讓觀眾理解主角的成長經歷。在作品中觀眾的視角就是主角,生活始終待在一個笨重的櫃子中,求學、坐公車、打球,從小被媽媽警告不能「出櫃」。關在櫃子中,被同學們覺得怪裡怪氣,而當他遇見一個願意陪伴自己的女孩,終於鼓起勇氣打開櫃子現出真身,女孩卻驚愕的離開了。

在看《closet》之前,原以為一個年輕女孩作品,怎能和傾劇組之力的國內外鉅作相提並論。但在看完整部作品後,你會訝異於李欣恬畫面上結合手繪、陶偶的細膩巧思,以及極富寓意的敘事,也就不會困惑,為何她居然年紀輕輕,就能以台灣唯一之姿拿下「2020 放視大賞VR動畫創作組銀賞」。

置身情慾現場:周東彥《霧中》的同志三溫暖

光線氤氳之中,裸裎的男體悠悠浮現。我們將以第一人稱視角化身誤入慾望叢林的都會男子,從矜持到狂放,從試探到侵略,見證慾望豪不遮掩的綻放。

周東彥擅於處理男同志題材,濃厚的劇場經驗也讓《霧中》的張力更加強烈。作品安排不同類型的劇場演員參與,有人人趨之的精壯猛男、有生疏怯弱的菜鳥新手、有體態胖碩的中年男子、有年邁遲滯的老年客人。在作品中,每一個人的眼神都會與你逼視,挑逗的、走避的、求助的、驚愕的。帶上VR 親臨同志三溫暖的現場,你會感受到襲上胸腔的壓迫與害臊,即使轉向牆角,你會發現你依然待在這個水泥盒子中的蒸汽室,無法逃離。

◎ 責任編輯:翁家德

高雄電影節 VR 動畫 性別議題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