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歌詞症候群】金曲獎的難解懸案,那英擊退李宗盛林夕拿下最佳作詞人
我的大半生活充滿對於華語歌詞的寄情,無論歡欣或失意,總能找到那樣一首歌填補自以為是的孤獨。無論創作者的意志下藏著什麼,不變的是有溫度的歌詞總能把個體照亮,即使是在深不可測的黑夜裡。
最佳作詞人是金曲獎裡一個非常特殊的獎項。之所以這樣說,是評審固然要從廣大的報名作品裡費勁擇優,然而當詞作散發的文學性耀眼,不同背景的各方人馬評的究竟是詞曲共構意境還是文字本身的精彩,聽眾無法考究。這個在金曲創立之初即設立的項目,在前8屆採國語與方言個別頒發,其後就如同現狀,不同語種相互角逐,挾帶極高呼聲的國語作品敗給用字精煉、意境深遠的客語或台語作品時有所聞。
然而我心中始終有一樁這個獎項的難解懸案,關於第12屆金曲獎上那英以專輯同名歌曲〈心酸的浪漫〉贏得最佳作詞人殊榮的決定。當年媒體最關注的當然是周杰倫和孫燕姿的新人王之爭,「死亡之組」這個如今流行的說法,用在這屆的許多項目裡再適合不過。很奇怪,那英歌詞寫得好拿到獎有什麼問題嗎?我們要看看她當年對上的作品。
首先是為華語樂壇開啟新紀元,《杰倫》專輯裡方文山作詞的〈娘子〉,用字精彩畫面感強烈,稱得上中國風的關鍵濫觴;還有王菲像是藝術品般的專輯《寓言》裡林夕交出的〈笑忘書〉,猶如一首舉重若輕的流暢現代詩。而我心中的最大遺珠,要屬莫文蔚在滾石時期的最後一張國語專輯《十二樓的莫文蔚》中由李宗盛執筆的〈十二樓〉。這位嫻熟的情歌聖手在這張作品實驗了全新的文字風格,傳唱度雖不若專輯裡另一首〈寂寞的戀人啊〉來得高,但絕對是李宗盛生涯裡前幾名厲害詞作。
另一首是由製作人黃建昌填詞的台語作品〈老曲盤〉,出自蔡琴與鮑比達合作的《遇見》專輯,以阿爸留下的舊式曲盤詠嘆光陰,然而對比前述幾首出線機率並不大。最後回到得獎的〈心酸的浪漫〉,作為主打確實有著足夠力道,張宇作曲的市場性向來經得起考驗。可歌詞中的酸楚從頭直述至尾,並非情感一定要迂迴才算上乘,但這樣的佈局在最後一刻打敗其他佳作,真是怎麼聽都聽不透。
獎項上的人治很好,這種「不科學」讓創作者不用循著公式走,正因花落誰家沒有人說得準,每年接近獎季透過名單引發的討論都為產業注入活水。誰的心中懸案未必是另一個人的理所當然,說到底,個人針對單一作品的納悶充其量也只是寄物傷懷罷了。
◎責任編輯:胡士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