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詩意且充滿想像:走入插畫家川貝母《成為洞穴》,感受圖像與文字創作的召喚

聯合新聞網 川貝母
圖/大塊文化提供

編按:插畫家川貝母作品常發表於報紙副刊,亦為《500輯》第18期「在路上,去壯遊,讓自己不同」繪製專題封面。據川貝母自述,成為洞穴的概念始於2018年的個展,當時選了二十件作品展出,為了更進一步的傳達作品的意涵,他決定幫這些插圖寫短文,於是成了「洞穴」概念的契機。

本文擷取2021年大塊文化出版《成為洞穴》中〈溫度〉、〈星空〉、〈知識鳥〉三則短文與插圖,引領讀者走入川氏洞穴。

NO.05 溫度

動物的溫度是另一種溫度,它來自不同的身體,但有時感受卻比自我的溫度還要強烈。動物的溫度和擁抱有關,和牠一直跟在後面的行為有關,和牠熱情地在臉頰呼氣有關。我還記得那天,牠用最後的力氣走到後院躺下時冰冷的身體。但牠的溫度一直都還留在心底,不管過了多少年,永遠不會消失。

圖/大塊文化提供

NO.11 星空

在「國際洞穴日」這天,人們會將原本封死的洞穴石頭搬離,把裝修在房間的鏡子搬到門口。那天不點燈,月亮被一群蝙蝠與烏鴉遮住,黑夜的濃度比往常還濃厚,彷彿會弄髒潔白的衣布。於是洞穴裡的生物和外界有了連結,紛紛如深海物種般發出綺麗光芒游向天際。每個人都望向天空試圖指認,誰的最華麗、最恐怖、又出乎意料。再也沒有比敞開心胸的夜晚更令人懷念了。

圖/大塊文化提供

NO.39 知識鳥

一格一格的盒子,他們稱之為「樂園」。

阿瑪斯和其他人就躺在盒子裡,各自專注看著前方的知識鳥,知識鳥伸出如蕈類溼潤的長喙,接收著阿瑪斯的欲望,再反射幻覺給他:於是阿瑪斯有如實現願望似地,原本空蕩蕩的盒子塞滿了他想要的東西,他沉浸在自己建構的心靈世界裡。

一格一格的盒子,他們稱之為「煉獄」。

阿童和其他人被囚禁在盒子裡,各自被迫注視著前方的知識鳥,知識鳥伸出如蕈類溼潤的長喙,投射軍方設定好的酷刑場景:阿童在腦內遭受不人道的拷問,一次又一次死而復生。原本空蕩蕩的盒子塞滿恐懼,卻沒有任何一滴血滲出。

軍方對於知識鳥感到滿意。

圖/大塊文化提供

川貝母 Inca Pan

成長於屏東滿州,目前專職插畫與小說創作。喜歡以隱喻的方式創作圖像,作品常發表於報紙副刊,亦受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之邀繪製插畫並登上封面。著有短篇故事集《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並入圍2016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年度之書、入選九歌《104年小說選》、《106年小說選》。

◎ 責任編輯:翁家德

川貝母 插畫家 選讀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