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的超級任務】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親上前線,線上導覽超過18萬人次

聯合新聞網 劉祥蝶 Show.D
王俊傑|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面對問題尋求理性討論與解決的藝術家,專長是新媒體藝術...

疫情休館不休息!美術館長的超級任務:《500輯》邀請多位美術館館長/總監,談談疫情下美術館的全面進化,這段期間他們如何應變?做了哪些新嘗試?並且提供最新展覽消息與未來計畫。

你能想像,5月初這裡每天還充滿著5000名觀眾,從人潮熱絡對比現在,偌大展場裡沒有半個人的寂寥。臺北市立美術館(後簡稱為北美館)在5月1日盛大開展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生涯迄今規模最大的回顧展,同時也作為世界巡演的第一站。豈料,兩周後台灣疫情升溫,強制關閉休閒娛樂相關營業場所及公共區域,萬人朝聖的盛況戛然而止,「這不只是對於美術館,相信對於觀眾而言,也是很大的衝擊。」今年2月甫上任的北美館館長王俊傑感嘆。

疫情發布三級警戒,為了解決場館被迫關閉的其中一個辦法,是透過數位線上的轉換,特別以「視覺藝術」為主體的美術館,無論大小都紛紛推出數位展覽,或擴大以往的數位行銷規畫,北美館也不例外。除了短短數周觀賞人次就超過18萬的「館長線上導覽」、既有的線上影音、陸續挑選館藏品作主題式分享之外,更加強社群上的觀眾參與及互動,包含「#美粉不寂寞」線上活動,從塩田千春作品《內與外》窗框的概念延伸,邀請粉絲上傳分享粉絲家中窗外的景色。

王俊傑說,社群媒介已是普遍的溝通方式,北美館提出企畫的同時,不斷思考如何和觀眾產生更多互動。「『當代藝術』對市民大眾理解上,是比較偏知識性、精英的藝術,還是會有一點隔閡。透過線上互動,美術館如何作為一個精確的翻譯,讓藝術與藝術家為大眾所知,也是很好的機會。」

美術館作為藝術體驗的機構,有豐富的館藏品與策畫展,當觀眾走進場域的臨場感,像是筆觸、肌理層次,即便借助數位技術,仍有一層螢幕的隔閡,感受並不相同。美術館存在的本質難以替代,王俊傑類比了電子書,長久以來討論數位化後不會再有實體的書本,但當我們拿起一本書的裝幀、一頁一頁翻過,手指留有滑過紙張的觸感,跟滑過螢幕的文字完全不一樣,「不管數位技術如何進步,具有溫度、藝術介入情感的本質,即便功能性可能會逐步削弱,但不會被完全取代而消失。」

雖然線上展覽不失為美術館閉館時期中的一種解法,但不是唯一。王俊傑認為,這對藝術設計產業的人員有著啟發性的思考,當未來疫情持續嚴重,或其他病毒接踵而來,對人類社會產生各種威脅,現在所遭遇的狀況會不會變成常態?如果是,我們都該重新思考美術館存在的價值:我們如何將藝術品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對話關係做出轉換?

受疫情影響,美術館暫時關閉,偌大展場裡沒有半個人。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當代藝術有很多技法與表現方式,尤其是北美館近年持續推動跨領域、實驗的方向,或許可以稍微擺脫傳統創作所必要的親眼親近。藝術家可以重新思考,如果觀眾無法親臨現場,如何運用數位技術去表現藝術,「關鍵在於,不僅是將原來的作品放在線上,而是思考『媒介』、『藝術』與『呈現的本質』。」換句話說,如果藝術家一開始體悟到作品可能不再限於實體空間,在創作過程中便能充分考慮媒介性、及觀眾透過螢幕的接收與感受程度。

這場疫情促使我們做出跨越的思考:藝術與數位媒體時代的本質關係,究竟為何?

「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不是醫護或科學人員,對於疫情好像沒有直接的幫助,可是,在各種『微幅開放』的討論中,美術館是先被提及的一個。」這讓王俊傑思考:美術館開放的意義是什麼?當大眾仍存有高度警戒、情緒非常低落的情況下,是不是能透過藝術品帶來撫慰,在無形的文化價值中,作為人們精神上的啟發或是幫助。這必然是肯定的。

《大遷徙:盧明德》展出至9月19日。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目前北美館正積極地為開館做各種準備,包含未來可能實施的日期與時段「線上全預約制」,以達成整體人流控制,以及現行展覽的延展規畫和開館後的人力配置。當然從現在起,就在為2023年北美館40週年的各個展覽計畫、國際展出的聯繫進行,美術館人員的工作會持續、努力不懈地進行。

眾所期待的《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將會延展至10月17日,同期在進行中的《大遷徙:盧明德》會展出至9月19日。另外,三樓年度藝術家陳建榮、鄭先喻、廖祈羽與傅雅雯個展與2017臺北美術獎首獎《花園—王煜松個展》則分別會持續展出到8月8日及8月22日。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將延展至10月17日。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好想去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 王俊傑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