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旅行】是藝術裝置,也是繁忙都市裡的停靠站:2021倫敦設計節現場直擊
倫敦設計節邁入第19年,今年首度在倫敦東南邊格林威治區 (Greenwich) 設立全新展區,另外依照慣例在倫敦其他各區都有精彩可期的裝置藝術、講座、展覽、快閃活動等等。藝術腹地不斷蔓延,設計節不單單是限定於某個劃區的藝術活動,而是全倫敦不同角落都埋藏美學標地的大型盛宴。無論是不經意路過一處迷人的小展覽,或是刻意去尋找自己欣賞的創作家所打造的城市裝置,倫敦設計節總是能在快速人流、匆匆節奏的都會裡賦予我們一個停靠站,去用心感受都市景觀的種種可能性。以下為各位介紹今年五大景點:
舞動蜂巢 The Dancing Bee Hives
擁有超過三世紀歷史的福南梅森(Fortnum & Masons)是以茶葉著名的老字號食品百貨,13年前它在倫敦皮卡迪利(Picadilly)本店的屋頂蓋了一座養蜂場,所產出的蜂蜜氛香芳甜,是店內招牌產品之一。法國建築師Arthur Mamou-Mani便以此為靈感,打造出具有流線之美的3D列印蜂巢裝置,懸掛於福南梅森螺旋梯天井上。每一顆蜂巢由發酵糖製成,屬於100%可降解的環保材質,設計節結束後將進行拍賣,售出所得用以補助英國蜂農,是藝術設計與永續農產相互結合的美好例子。雖然不是金屬或玻璃材質,但這一枚一枚蜂巢在店內燈光的照映之下,泛起粼粼光芒,宛如富有當代美學的水晶燈。
藍天綠林化身為波光銀閃 Forests and Skies
V&A美術館的John Madejski Garden是看展後稍作休憩的好去處,也是本次倫敦設計節一大焦點,在維多利亞式紅磚建築的環繞之下,有綠林翠坪加以襯托,新科建築師Nebbia Works的作品《Between Forests and Skies》矗立於花園中央,是極簡美學的絕佳體現。大刀片狀的鋁製金屬片構成一個能與古典空間、都會綠意和早秋金光相互對話的小型涼亭,在藍天與底下水池的托映之下,形成了與V&A場館十分契合的詩意裝置。
繽紛斑馬線 Bring London Together
在疫情摧殘長達一年半之後,英國在七月迎來大解封,倫敦市長Sadiq Khan發起振興觀光的全新計畫 「Let’s Do London」,邀請新興藝術家們在城市各處揮灑創作,而一道道擺脫傳統白漆的行人馬路,則成為這陣子的話題焦點。榮獲2020年倫敦新興設計獎的Yinka Ilori與倫敦藝術大學的學生一起合作,在倫敦18個行人穿越道繪製鮮艷斑馬線,以幾何色塊、條紋和圓點相互交疊出爆炸色彩,讓天氣陰晴不定的倫敦多了幾分活躍因子,也點亮了重返通勤的上班族的心情。過去一年,倫敦的藝廊及美術館全都被迫暫時停業,llori希望這四散於城市各地的五顏六色,能夠讓每個人與藝術的距離都更接近一點,跳脫傳統視覺框架的色票選擇,則是暗喻倫敦的文化多元性,整座城都是觸手可及的戶外美術館。
放大你我之間的聲音 Sonic Boom
一朵朵如鮮花般的聲筒綻放於倫敦市區一座小花園。梅費爾(Mayfair)緊鄰倫敦心臟地帶的購物精華區,於是像這樣具有溫度又精緻巧妙的戶外裝置,就更顯得彌足珍貴。日本藝術家 Yuri Suzuki 的這件創作名為《Sonic Boom》,有些喇叭仰天接收都市裡的車流鳥鳴,有些則低頭邀請路過的人們呢喃細語,連結喇叭的管線輸送著四面八方的聲音,試圖將人帶離疫情期間習以為常的虛擬聲響,重返人與人之間近距離的真實溝通,回到疫情前的交流方式。色彩鮮艷的作品與紅磚建築形成和諧畫面,不僅沒有破壞市容景色,更是一道美麗的額外筆觸。
東京 1964:明日設計
日本之家(Japan House)是由日本外交部領軍的文化宣揚機構,另外在洛杉磯及巴西聖保羅也設有駐點,而西倫敦場館則因應今年日本奧運的舉行,策劃了一個相當有趣的展覽「東京1964:明日設計」,帶領設計迷們回顧1964年東奧的品牌識別、設計美學及日本領銜的奧運設計革命。展覽中包括當年開創性的賽事靜態圖標設計、原版海報、 龜倉雄策所設計的圖示等等,更額外介紹了今年由野老朝雄打造的東奧會徽,一連串的設計故事訴說日本如何帶領世界完善了奧運視覺的設計方向,當然也透過日本人的正確角度向英國及世界介紹日本美學文化。
◎責任編輯:胡士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