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將神祇、檳榔西施等台灣文化符號集結 《默島新樂園》於高雄衛武營震撼登場

聯合新聞網 劉小川

一提到台灣傳統且獨特的文化符號或印象,從家將神祇、檳榔西施、布袋人偶等,都是框架下的傳統印象,而在編舞家何曉玫眼中,傳統台灣文化與現代舞蹈的碰撞,將創作與環境的緊密連結,在她創作的《默島新樂園》中,由所創立的何曉玫MeimageDance演繹下,能見到豐富視覺與文化藝術的完美結合。

何曉玫創作《默島新樂園》,以豐富視覺與深度內涵,發人深省。圖/衛武營提供

從視覺聽覺震撼出發 觀者也變成表演一部分

將於6月18、19日於高雄衛武營戲劇院演出的《默島新樂園》,源自何曉玫將自己三個不同時期的創作:《默島樂園》、《芭比的獨白》和《擁抱日子》共同結合,三段看似截然不同的創作,卻都巧妙著以女性、社會現況、傳統表徵等,相互串聯且彼此呼應。

曾獲得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得主的編舞家何曉玫,被譽為「創造超現實想像高手」,在《默島新樂樂園》中,更能一探從她眼中,台灣傳統文化元素,以及當代社會現況該如何以超現實、充滿張力的方式呈現,她曾表示,「對各種文化很有生命力和包容力,這就是台灣。」

該節目中的第一段演出《默島樂園》,三座魁儡高台的裝置,一入場就極具視覺震撼,因為上面站著三位宛若神祇的女舞者,而強烈節奏感的台式廟會音樂一下,站在高處魁儡架的女舞者,與在地面展現多樣身份:上班族、學生、檳榔西施等,彷彿是上與下的關係,卻又有著情感交流與肢體對話。

在《默島新樂園》中,觀者與表演者的界線被模糊了。圖/衛武營提供

爾後神祇舞者也大幅度擺動,與地面舞者也為之呼應,彷彿重現廟會遶境,在巧妙安排下,觀賞的觀眾也被帶入分為,開始隨之移動,從觀者變為表演的一部分,打造出一場狂歡派對。

雙重對比、以肢體反應情緒 創建台灣社會的新現象

而在第二段《芭比的獨白》演出中,身著緊身衣的金髮芭比舞者的出現,在一盞吊燈的探照下,芭比舞動著身軀,展現肢體的無限可能性之餘,時而略顯挑逗的動作,隱約富含性暗示,而其實在吊燈中有著鏡頭,現場即時投影,呈現出現場舞者,與透過鏡頭投影的雙重視角,當自己與自己對話,或是當社會為金髮芭比給物品化,展現當代女性的價值,讓所有觀賞者反思。

第三段《擁抱日子》演出則是由紅衣女子,與多位舞者間的互動,女子從鐵板上被抬入,卻一次次滑落,卻又堅持站起,並與其他舞者,甚至觀者也再度成為表演一部分,整體表演的群體中,時而擁抱,時而伸出雙手渴望幫助,或是跌倒後的重新站起奮戰,不僅呼應第一段表演,台灣人們與神祇間的親密又帶著信仰的關係,也彷彿詮釋出當代人們,時而疏遠,時而親近,最終卻可能發現自己是孤單一人。

《默島新樂園》可謂何曉玫的精采之作,強烈衝擊的舞台視覺,模糊表演者與觀者間的界限,卻又適時讓觀者反思,並發現其呼應之處,每位觀者都應該放開感官,努力體驗與感受,一同走入這繽紛迷人的精彩演出。

金髮芭比的獨白舞中,以雙重視角,帶來省思。圖/衛武營提供

紅衣女子與舞者間的互動,彷彿呼應當代人的困境。圖/衛武營提供

觀賞《默島新樂園》時.放開感官更能融入其中。圖/衛武營提供

高雄 表演藝術 衛武營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