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南島,用音樂連結文化殊異的彼此:Putad╳小島大歌巡演回顧

聯合新聞網 林亞璇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0「我的樂迷在全世界」

金曲在即,期待獎落誰家之餘,《500輯》專題把鏡頭轉向國際,試圖探索一個同樣值得關注的命題——持續走向世界的樂團時代。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台灣音樂人將國際巡演視為目標。之於他們,巡演是生存的驗證,也是現場魅力的直球對決;而在踏上更大規模的國際巡演後則升級為身心考驗,不僅要有協作的團隊,還得鍛鍊體魄跟心靈,在一站又一站地跑完以後才能高喊:我的樂迷在全世界!

2022年,全球步入後疫情階段,各國音樂節紛紛復甦、熱鬧展開,台灣音樂人也已經準備好,甚至早在國際巡演的路上或歸途。本期專題與吹音樂主編陳冠亨共同企劃,藉由三組「巡演前、巡演中、巡演後」的音樂人訪談,邀請讀者感受國際巡演的激情與熱血(甚至也有部分厭世⋯⋯),認識巡演的「過程」。

留著一頭奔放長捲髮、皮膚亮黑帶有刺青,說話常夾帶爽朗大笑的Putad,為人所知的身分,是在獲得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的樂團「漂流出口」擔任人稱「阿妞」的貝斯手兼主唱,演奏與歌聲如她,充滿原生的力量與自由。今年年初,Putad與「小島大歌」的夥伴們踏上美國與義大利,展開26個城鎮、為期四個月的巡演。

漂流出口主唱、貝斯手Putad。 圖/小島大歌提供

今年年初,Putad與「小島大歌」踏上美國與義大利,展開26個城鎮、為期四個月的...

以巡演為出發點的專輯製作與演出組合

起始於2015年的小島大歌計畫,計劃主理人陳玟臻BaoBao與音樂製作人Tim發起,實地走訪太平洋與印度洋16島國,跳島的同時邀請音樂家們為每首歌曲疊加元素、共創屬於南島音樂的樣貌;每位音樂家的音樂表現既有鮮明差異,卻在吟唱、律動、創作題材上展現共通性,透過音樂彰顯了南島文化的強韌鏈結。

起始於2015年的小島大歌計畫,實地走訪太平洋與印度洋16島國,跳島的同時邀請音...

小島大歌在2018年發行第一張專輯,去到14個國家巡演,而這次的歐美巡演很不同——團隊在2019年收到巡演邀請,前後投入三年時間,與各場館單位共同策劃節目,「以前巡演大多是參加音樂節,很少機會能和大家細述小島大歌是什麼樣的計畫,這次我們在每個地方待上3到10天,演出前會舉辦工作坊、講座、舞會,能更深入與當地音樂家、觀眾交流。」計畫統籌Bao Bao談及這次巡演的難得之處。

為了巡演,他們需要準備新的專輯創作與表演,可以說,巡演是第二張專輯的出發點。疫情讓團隊無法飛到各國實地錄音,於是在台灣阿美族部落的Putad、排灣族部落的戴曉君,與遠在模里西斯、大溪地、馬達加斯加等島國的15位音樂家,以視訊、線上共創的方式,完成了專輯《我們的島》,而巡演時這群音樂家們才第一次見到彼此。「一見面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擁抱!就像是很久沒見面的家人,接著把各自的樂器拿起來jam了好久好久,音樂是我們最直接的語言,眼神對到就開始了!​​」回憶初次與巡演夥伴們見面的場景,Putad依然有滿滿興奮。

在台灣阿美族部落的Putad、排灣族部落的戴曉君,與遠在模里西斯、大溪地、馬達加...

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

巡演至美國邁阿密時,因為地鄰加勒比海、有許多海島移民,當地大學促成五位來自加勒比海島國的音樂家加入演出,初次見面一夥人就盡情jam了四五個小時,這些音樂家還用母語寫歌詞,翻唱了〈Mercy Mercy Me〉一曲,共同唱出土地、傳統文化、語言、音樂逐漸消失的感觸與呼籲。「小島大歌用音樂串聯起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南島家人們,而這是我們第一次跨到第三個海洋——大西洋,深具意義。」Bao Bao說。

巡演最後一站是義大利地中海上的小島,愛海的Putad對這裡有很深的想念,「小島跟部落很像,生活步調慢慢的,人跟人之間沒什麼距離。海很漂亮,帆船和車子一樣多,當地人只要休假就會坐船出海。我們有場演出辦在日出時的海灘,邊唱歌太陽就在背後升起來,超級漂亮。」

到義大利演出的契機,來自「2022義大利文化首都」策劃單位對於小島大歌唱頌環境危機、海島文化連結的共鳴,這樣的共感頻繁發生在巡演中,「賓州大學學生創作的歡迎歌,歌裡說的都是海洋變遷、動物在哭泣,而人們沒有感覺。我們去講座分享環境破壞、原住民身份的議題,觀眾感觸很深會流淚;有些來自小島的人們,也正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危機。」

Putad與模里西斯音樂家Emlyn在義大利海邊演出。 圖/小島大歌提供

將巡演的學習帶回生活

「這一趟巡演像是心靈的修行,覺得我的人生很精彩,很想珍惜每個時刻;以前很容易躁動或做事三分鐘熱度,現在則更仔細留意身邊發生的一切,也更有耐心了,對小孩也是。」幸運能因為音樂走這一趟,Putad帶上孩子體驗一個月的巡演旅途,兒子Tom Tom還一起上台打鼓,孩子們的音樂細胞深受母親薰陶影響。「我玩音樂的時候他們都會在身邊,想到一段創作要錄音的時候,我女兒的歌聲或哭聲一定會錄進去,她很會唱歌,音也蠻準的。」

從前較不善表達的Putad說,巡演讓她的英文和演講大幅進步,「巡演夥伴裡有位來自馬紹爾群島的詩人Selina Leem,她寫字與說話都很有深度和力量,總能重重punch到我,她也教我怎麼演講,Thank you Selina!」另一位來自模里西斯的音樂家Emlyn,則被Putad暱稱是「講著不同語言的另一個我」,她們有著同樣的笑點與頻率,同樣喜歡跳舞,演奏、和音時不用彩排就能知道對方的下一步。Emlyn與其他音樂家忠於傳統的態度提醒Putad許多,也打開她學習的好奇心,「不同國家的節奏、樂器、跳舞方式都很不同,只要他們拋出來,我就會立刻說:『我要!我要學!』」

南島音樂家們忠於傳統的態度提醒Putad許多,也打開她學習的好奇心。 圖/小島大...

回到部落,Putad想把巡演摸到的樂器都做出來,她借用馬達加斯加音樂家Sammy所言「forest is my life」,往住家附近的山裡找材料,用竹子做出模里西斯的傳統敲擊樂器。「每天只要手有空閒,就會想玩樂器、想碰音樂,這些樂器和身體是連為一體的。傳統樂器的材料都是生活周遭可取得的,要對去大自然裡拿取的過程心懷感恩並享受,大自然就是我的養分,這些過程會加深妳與自己樂器、音樂的情感。」Putad大笑說,以前最常彈貝斯,現在反而很少摸。

巡演結束一個月,Putad直說「我沒有回來,我還在那邊」,巡演時得到的能量與探索,似乎才正要在她的生活與創作中展開,她要手做自己的樂器,用新的節奏和靈感持續為土地譜歌,「巡演的最大收穫是,我以前沒發現自己這麼愛音樂,現在我真的愛音樂到不行。每天只要手有空閒,就會想玩樂器、想碰音樂。它是我釋放情緒、和自然溝通、與人連結的媒介。」

Putad的紀念品

模里西斯傳統鼓Ravanne|姐妹Emlyn送給我的禮物,帶回台灣後都要放在倉庫...

海膽項鍊|在義大利小島當地人給了我海膽的刺,我加上自己有的貝殼串成項鍊。在台灣已...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Issue60 巡演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