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旅巴西藝術家林亦軒「我想留下快完成與未完成之間,畫裡的一陣風」

聯合新聞網 陳宜慧

「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即將於5月12日至5月1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登場,現場將呈獻三大展區、90間國內外頂尖畫廊精彩作品,其中由亞紀畫廊代理的旅巴西青年藝術家林亦軒全新作品,也將於台北當代首度亮相。究竟林亦軒的新作品將如何融以故鄉宜蘭與旅居巴西的生命經驗,體現跨文化的精彩創作?一起來瞧瞧吧!

林亦軒作品〈野生〉。 圖/藝術家與亞紀畫廊提供

拉丁美洲的軌跡混融東方思維線條表現

三毛在《在撒哈拉歲月》裡曾寫到,「沙漠裏沒有燈,除了風的嗚咽聲,我只聽見自己的腳步聲。」

1985 年出生台灣宜蘭,2009年前往拉丁美洲生活與創作的林亦軒,是複合媒材創作的佼佼者,擅於遊走在繪畫、拼貼、塗鴉、書寫等多重媒材之中,他自由抽象的筆觸、符號在隨意的佈局之間,既流露拉丁美洲生活的軌跡,也展現出極具東方思維的線條表現。

從早期對身份認同的摸索,到近期他所追求繪畫本質裡的那道風,林亦軒的創作既兼具粗糙與細膩的層次對照,也保有純真與現實交揉下的無限想像,更重要的是那股難以言喻的詩性,一下子便將觀者情緒拉進他的世界裡。

藝術家林亦軒在紐約ISCP駐村工作。 圖/藝術家與亞紀畫廊提供

從翻滾吧男孩到當代藝術家

初見林亦軒一身黝黑肌膚結實體型,渾身散發著陽光曬過的氣息。他說在提筆畫畫前,自己曾是公正國小體操隊的一員,那時他只專注訓練,根本與世隔絕,在那個環境下所有人的生活都很單純,他也是如此。「這也養成我有些事情明明轉個彎就沒事,但我就是沒辦法。比如為人處世、社會化這種事情,可能運動員的生活就是太單一,出去以後才發現,原來外面有這麼多想法,但還好我有繪畫這個媒介,讓我可以被保護著。」

林亦軒坦承,「我之所以會選擇畫畫,是因為我用語言表達時經常令人會錯意,或是沒有接到對的頻率,但透過畫畫這個方式,相對可以轉化掉說話這件事。」同時他也發現自己在作畫的過程中,會將現實生活裡負面的東西磨掉,讓自己看待事物的眼光變得更加正向。

藝術家林亦軒一身黝黑肌膚,渾身散發陽光曬過的氣息。 圖/藝術家與亞紀畫廊提供

故鄉與異鄉截然不同的藝術養份

大學畢業後,林亦軒想離開台灣到外面的世界闖蕩,原先想選擇德國,但語言是一道難以跨越的坎,於是在墾丁服替代役時他意外發現,出國未必只有念書一條路,擔任國際志工也是另一條途徑。「要去就去最遠」於是,林亦軒申請去拉丁美洲,此後他整個人生的方向便產生180度的轉變。

他從當時還是邦交國的宏都拉斯為起點擔任國際志工,歷經阿根廷非法黑工,目前則是以藝術家身份落腳巴西。回望自己的生命歷程,宜蘭做為他成長、念書、眼光養成的故鄉,鑿入他內在最深的是對色彩的理解,以及看待人與自然及環境的視角,還有過去經常騎乘單車往返各地的身體經驗。

林亦軒的作品擅於以拼貼、塗鴉、書寫等多重媒材的形事,透過自由抽象的筆觸與符號,探...

在宜蘭,他看得到地平線、稻田、藍天與大量自然景致色彩,而如今居住的聖保羅雖然是個大城市,也擁有與宜蘭相似的藍天,同時街頭的在地色感也相當豐富。林亦軒笑說,我每次回來台灣都會穿著低調一點的衣服,因為藝術產業多半都以中性或全黑的衣著為主,但在巴西他們不會把自己的顏色放得那麼低。」這是兩地的差異,也是環境自然而然形塑下的景況。

不過相較台灣的環境,聖保羅更讓他知道該怎麼成為一個藝術創作者。因為在巴西,人們不會著墨於抽象或具象,此外受限於經濟條件,當地多數創作者仍聚焦陶土、紡織等易於取得的原料做為創作媒材,因此藝術家養成的邏輯跟台灣也截然不同。

即便在巴西,林亦軒也保留了他從宜蘭從小到大的單車身體經驗。 圖/藝術家與亞紀畫廊...

林亦軒也喜歡捏陶,或以水泥為材進行創作。 圖/藝術家與亞紀畫廊提供

從身份認同到探索更深層的意義

從故鄉到異鄉,林亦軒直言,「差異真的非常大,什麼都不一樣。」回溯他最初非要出國的想法,就是渴望獲得自由,但離開台灣後就真的自由了嗎?

他說:「自由是用很多東西去換取的,比如你離開熟悉的地方,當地也沒有人認識你,該如何適應新環境、面對現實的困境,剛去的前五年,我畫裡的符號、名稱、想法都是身份認同的問題。我一直都在想,為什麼自己會在這裡、我是誰、他們都不瞭解我,這一切到底該怎麼做?後來我才明白,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是時間。在一個地方待久了,自己就會找到那個節奏感。」

林亦軒的作品豐富、多變,時而抒情時而狂放,也帶點純真的意味。 圖/藝術家與亞紀畫...

更重要的是,當他身處拉丁美洲,看到無人照護的孩童、貧富差距、疾病,甚至身邊許多朋友面對現實根本無從選擇,他才發現自己所要解決的都是很小的事情,原來真實世界跟他想得很不一樣。

因此林亦軒現在開始思考的是更深遠的問題,比如我們為什麼要畫畫?「我以前認為畫圖這件事情是自然而然,每次去看任何形式的繪畫,都會勾起我許多好奇心與共鳴。因為繪畫既像音樂能擁有各種形式,但其實也是最簡單的聲響。我好奇人的聲音為何能發出某種腔調、敲杯子會產生哪些音律?人們又為什麼會對這些東西產生反應。」因此林亦軒更渴望探索的是,繪畫這扇門背後還存在哪些東西。

林亦軒說自己用語言表達經常詞不達意,但透過繪畫卻能忠實傳達自己。 圖/藝術家與亞...

從塗料裡尋求有趣的味道

當我們梳理他的作品,會發現到材料探索往往是他創作的起點。林亦軒說:「我以前很喜歡看塗鴉的東西,好奇它們為什麼可以在牆面或路面噴漆,也好奇油漆該如何使用。我覺得這些材料都很神奇,而這股好奇心也幫我打開了一個更大的世界。」他經常使用紙張拼貼,也熱愛手捏陶土或水泥,也曾使用過水墨,有時也做版畫,接下來在沖繩兩個月的駐村亦會以版畫的形式進行創作。

巴西聖保羅工作室一隅。 圖/藝術家與亞紀畫廊提供

但面對媒材他的好奇心更多來自味道,「無論是使用鉛筆、彩色筆、噴漆、指甲油,都會產生不同的味道。有點像廚師,不同香料就會是不同的世界。我很喜歡觀察材料的呈現,像之前有在路邊看過一個標語用噴漆及油漆重覆書寫「這裡禁止小便」,或是噴漆一半在磁磚上,另一半在水泥牆上的畫面,我就會用手機紀錄這些材料的語言。」這些不能算是直接的靈感,卻也間接磨練他對材料的思考方向。

林亦軒過往展覽《一個叫木材的傢伙》展場照。 圖/藝術家與亞紀畫廊提供

林亦軒過往展覽《一個叫木材的傢伙》展場照。 圖/藝術家與亞紀畫廊提供

回顧不同以往的生命經驗

想要瞭解更多林亦軒在拉丁美洲時期的生命經驗,不妨回溯他在2013年出版的文件書《我在這裡幹嘛 what am i doing here》。

這本書最初是為了解釋他旅居巴西的來龍去脈,便將他自2009年拉丁美洲三個國家、三種身份的轉換過程,以草稿、日記、照片梳理編輯而成,書裡有林亦軒與當地孩童共同創作的作品,也有他在幾個國家間移動的路徑,也能透過他的字裡行間感受到心境上的變化。

《我在這裡幹嘛 what am i doing here》。 圖/郭一樵、周育綾...

《我在這裡幹嘛 what am i doing here》裡有不少當地孩童的照片...

因為他早期的作品多聚焦身份認同,因此書裡也放置許多象徵符號,包括像是門、窗、小鳥、草、島,還有旗子。他說:「我覺得旗子是很簡單的象徵符號,是把這一群人放在一起的概念。」為此他的文件書也特別製作了一張布面小旗幟。此外。林亦軒也畫了一座島當作圖騰,他說:「那就是我自己要住的地方。」透過這本小書,彷彿把他最初的心聲一吐為快,出版過後,接下來又能往下個階段邁進。

《我在這裡幹嘛 what am i doing here》紀錄了藝術家在三種身份...

「 持續的覆蓋,有時是因為喜歡,但再去破壞跟整理它」

回到眼下他最新創作的大尺幅作品,林亦軒表示,無論面對的媒材是紙張、畫布,抑或是一面牆,他首件要思考的就是「究竟要怎麼畫第一筆?」而他的的解決之道便是塗上底色,先把它弄髒,接下來就不是問題。特別是最近他在畫圖過程中經常會做覆蓋的動作,未必是不喜歡才覆蓋,有時甚至是喜歡,但再去破壞跟整理它。

他說:「繪畫到後來技術會跑出來,但我不想畫圖太滿,或出現太刻意的設計,因此就會把它砍掉、裁掉,因為我希望在快完成與未完成之間,或是畫裡面,它有一陣風,就像空氣在動的樣子。我接下來的新作品都會朝這個方向前進。」

旅巴西青年藝術家林亦軒。 圖/藝術家與亞紀畫廊提供

台北當代展出新作!充份體現林亦軒最具代表性元素

這次在台北當代展出的是,林亦軒剛從巴西帶回台灣最新完成的作品。亞紀畫廊創辦人黃亞紀表示,「我自己看藝術家的作品,他有一個蠻重點的元素就是白色的運用,有時同一個白色還會出現材質上的變化,相當精彩。這次我們特別挑選結合油彩及噴漆創作的〈野生〉(2023),與〈一樓及八樓〉( 2023),分別呈現他極具代表性的白與橫條紋元素,讓現場觀眾能更快速的了解林亦軒的創作特色。」

即便當我們踏進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時候,林亦軒人已在日本沖繩駐村,然而一如他所說的,畫畫即是他的溝通語言,他想說的,全都留在畫布裡了。

林亦軒作品〈一樓及八樓〉。 圖/藝術家與亞紀畫廊提供

《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日期:2023 年 5 月 12 日至 14 日(貴賓預展及開幕晚會將於 5月11日舉行)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

官網:taipeidangdai.com

購票:http://s.accupass.com/9nm7K0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亞紀畫廊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