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飲膳札記》家宴 蔣勳、張杏如邀文友笑憶林文月風範

聯合新聞網 採訪/錢欽青、袁世珮 撰文/袁世珮

作家、翻譯家林文月5月26日辭世,享耆壽90,文壇痛失典範,紛表懷念,作家蔣勳7月12日發起紀念餐會,借《飲膳札記》一書為主軸,邀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作東,假台中中央書局,以飲膳與故事,邀文壇好友笑著懷念林文月。

蔣勳說:「今天紀念林老師,找一些朋友來吃她的菜,希望大家感受到她身上代表的那個時候的某一種風範。」

蔣勳(中)與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發起以「飲膳札記」為本,紀念林文月餐會,右為林...

林文月家宴裡的心意

這場「林文月的作家宴」在中台灣新文化地標中央書局舉行,聚集20位文化圈好友,復刻《飲膳札記》書中提到的菜,包括水晶蛋、椒鹽里肌、烏魚子、扣三絲湯、五柳魚、荷葉粉蒸雞、鑲冬菇配蒸秋葵、炒米粉與蘿蔔糕、一口芋泥配正山小種茶。不只復刻餐飲,也希望復刻當時的溫暖人情。

復刻林文月「飲膳札記」的炒米粉與蘿蔔糕。記者吳致碩/攝影
復刻林文月「飲膳札記」的前菜,包括烏魚子、水晶蛋和椒鹽里觅肌。記者吳致碩/攝影

「林老師走了後,很多朋友都很懷念她,雖然她到了90歲離開,我們不該哀傷,卻還是止不住懷念。」蔣勳說:「但以我對林老師個性的了解,她只喜歡平實的東西,就像《飲膳札記》,很家常,但有一個非常清楚的目的,就是她請喜歡的老師、朋友們到家裡吃飯。」

蔣勳發起以「飲膳札記」為本,眾作家好友聚餐紀念林文月。記者吳致碩/攝影

蔣勳說,書裡看到的是林文月與臺靜農、孔德成、鄭騫這些老師的交往,她費心做菜請客,還講究地事先寫菜單卡片、安排流程,務使能招待客人、在適當時退回廚房做菜,再出現時依舊優雅,「她說不可披頭散髮做辛勞狀,這書裡有她對人的愛與敬重」。

林文月生前每次宴客,都會思考菜色,提前寫下小卡片。圖/齊怡提供、記者吳致碩翻攝

所以,以餐會形式紀念這位溫暖的文壇前輩,蔣勳說:「這樣的記憶就不會是哀傷的,而是很多溫暖的。」他笑說自己起鬨找了張杏如合作,本想對外開放,最後想到:「林文月一定不要大家弄得很囂張很哀傷,她喜歡平實的人與人的交往。」所以改為文學界朋友的聚會。

林文月生前做蘿蔔糕。圖/齊怡提供、記者吳致碩翻攝

場地主人是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雖然比林文月小10多歲,且一在中文系、一在歷史系,但她也知當年「望月樓」是台大文學院的一道風景線,因此響應蔣勳的號召,她說:「今天有如家宴,來我家吃飯。」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以「主人」身分,與蔣勳共同以聚餐紀念林文月。記者吳致碩/攝...

但張杏如也笑說,蔣勳設計菜單,也邀請文友說菜,卻沒找她,「我不是不會做菜,何況林老師的這些菜都是台灣人的家常。」不過重看《飲膳札記》,她最羡慕的是林文月與老師們師生間的情誼,所以這場餐會也是,就這樣相聚,一起紀念一位在文學、在做人和做菜上讓人懷念、感念的人。」

林文月女兒郭思敏談到幫母親做芋泥的兒時記憶。記者吳致碩/攝影

林文月的女兒郭思敏也提到,母親辦家宴的心意很動人,小時的她就看著父母親為請客做的準備與搭配,事先規畫,客人來了先上什麼菜,然後誰陪客人、誰進廚房,什麼時候再換手。

復刻林文月「飲膳札記」的荷葉粉蒸雞。記者吳致碩/攝影
復刻林文月「飲膳札記」的鑲冬菇。記者吳致碩/攝影

郭思敏說,母親總在餐會前就布置好餐桌,慎重其事擺餐具、摺餐巾,「至今,每次我擺餐桌時,能體會母親對於請客的慎重心意。」因此不必在意這場餐會用的魚是不是當年母親用的魚、要不要去魚鱗等細節,她說:「母親不會介意,她最重視的還是請客時溫暖慎重的心意。」

復刻林文月「飲膳札記」的五柳魚。記者吳致碩/攝影

談笑間 思故人

餐點由中央書局主廚Max掌杓,不過《飲膳札記》並非食譜,沒有精確的公克數,而是作家自己拿捏的分寸,這也考驗主廚復刻的功力,但每道菜背後的人文故事是承襲著的。

蔣勳說前菜,如林文月做烏魚子背後的文化背景,因為她是1933年出生在上海日租界,受的是日文的小學教育,台式的烏魚子在日文裡名「唐墨」,她寫這道菜,不只是講這個菜,也在講背後的文化。

還有扣三絲湯,那是林文月的先生郭豫倫隔30年後重回大陸,在上海城隍廟吃到這道菜,回來念念不忘,形容給妻子聽,林文月便挖空心思一遍遍嘗試做出來。蔣勳說:「這其中有一個東西,就是你愛的人。有一個愛的人,就會把料理做得非常精彩。」

復刻林文月「飲膳札記」的扣三絲湯。記者吳致碩/攝影

詩人許悔之說,若不是林文月與蔣勳這兩位,他無法堅持做出版業,而在與林老師的每一次往來中,都更確定自己可以做出版,因為還有這麼美好的人。

詩人許悔之懷念林文月。記者吳致碩/攝影

同為出版人的葉美瑤記得在與已故作家王宣一討論《國宴與家宴》這本書時,想到的就是「終於有人把吃搬進文學殿堂」的《飲膳札記》;曾文娟也說,「林老師的好文筆超越技術性,許多的形容都太美了。」作家宇文正也受啟發,才能堅持讀建中的兒子做了三年便當。

教授何寄澎懷念林文月。記者吳致碩/攝影
新經典出版社總經理葉美瑤懷念林文月。記者吳致碩/攝影

中文教授何寄澎是林文月的學生,他回憶,自己應該是今天宴席中最常去老師家作客的人,但總是醉到記不住菜,應該也是唯一在老師家客廳醉宿一夜的人。拍攝紀錄片的導演齊怡回憶在美國林文月家工作的點滴,她親自下廚,對宴客的慎重,以及偶有露出的俏皮;近年熱衷下廚的裴偉看到林文月寫炒米粉,對其中的家庭感情傳承深有所感。

導演齊怡補抓到林文月俏皮的一面。圖/齊怡提供、記者吳致碩翻攝

芋泥,是郭思敏專有的童年記憶,媽媽會為了孩子愛吃而專門做這道甜點,而她和哥哥總是負責碾芋泥,「這是我跟哥哥對家宴唯一的參與。」不過林文月版的芋泥加了豬油,和現今常見的不同。

復刻林文月「飲膳札記」的一口芋泥。記者吳致碩/攝影

由此,蔣勳也提到作家料理與餐廳料理的不同,「因為作家有他的記憶。」如裴偉做栗子燒雞,北方菜卻很甜,這是因為裴爸爸疼兒子,總是放很多糖,裴偉再做這道菜也要這樣加糖;馬世芳做三杯雞,蒜頭不如一般軟爛,也是因為當初爸爸做的時候太晚加蒜,他堅持爸爸版本,做出獨特的味道。

「只有中央書局會發展出這樣奇怪、非餐廳的菜。」蔣勳笑說。不過這次紀念餐會意在相聚,新菜暫時還不對外販售。

畢竟,林文月在書中傳達的人情與溫暖,難以定價,就如她生前每回自美返台,總會給蔣勳做炒米粉,不是什麼貴重的禮物,可是心意深厚。蔣勳說:「林老師身上的風範、對人的關心,是我們懷念的。」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以「主人」身分,與蔣勳共同以聚餐紀念林文月。記者吳致碩/攝...

中央書局 飲膳札記 蔣勳 林文月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