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台三線藝術總策展人林怡華:藝術季讓我們看見所知有限,立體地認識台灣
本文選自《500輯》Issue88「藝術季,走進台灣裏風景」
「你藝術季了嗎?」隨手一算,全台下半年發生的藝術季有將近20個。藝術季是用身體實地行經,再一次認識我們生長的島嶼;當試圖串起蒐集作品的路徑,又可能在途中迷了路、遇見了誰、吃到了什麼美味、看見了難忘的風景⋯⋯而擁有一趟獨一無二的藝術季旅行。那種獨一無二的經驗會成為鑰匙,打開我們對自身文化的好奇。此期500輯想邀請你起身,遇見與藝術和土地的共鳴。這是一趟身體力行之後,會持續思考和探索的旅行。
策劃一場橫跨5個縣市的藝術季有多困難?即便歷經南迴藝術計劃、馬祖國際藝術島、第一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鍛鍊,作為今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藝術總策展人,林怡華仍隨口就能講出一串顛簸故事。然而她希望觀眾可以輕鬆參與,不用將成果全盤接收。「不一定要看完所有作品,重點是去實地經驗環境和過程。當你對地方有新的理解和感覺,看待作品的眼光會完全不同,無形中也拓展了世界觀。」
行走在淺山,用五感接收
林怡華在前一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負責北埔展區,今年跨縣市策展成為最大挑戰與發揮,她以「淺山」帶出跨越地理、行政疆界的路徑和風景,既帶出台三線行經的丘陵地帶,同時回應此地豐富的人文生態。當觀眾以作品為指引,會與台三線上不同時空、不同速率行進的生命故事相遇,包括客家人,泰雅、賽夏等原住民族,還有穿山甲、石虎等動物,進而發現在這片豐富文化中,自身視野與所知僅是片段。
「路是會不斷流動和變化的,有些作品刻意放在不易到達的地方,希望觀眾透過行進、行經,形成一條體感『路徑』去認識創作意涵。」林怡華以藝術家許家禎的《稜線》為例,作品位於新竹縣橫山鄉墩子銃古道上的一個家屋舊址,要從三叉埤往上步行15分鐘。藝術家以紅磚與玻璃磚重新堆疊出家屋廢棄的樣態,回應橫山的磚窯與玻璃產業,玻璃的通透性讓觀者可以看見自然與人為、過往與當今的交互作用。
林怡華相信,觀眾從作品感知到的,會遠超過用語言與所能表達的,那正是藝術的特性與作用力。「藝術季需要處理很多地方文史和情感的複雜性,而許多記憶的復返是沒辦法被述說或閱讀的,所以有些作品透過氣味、聲響、體感等比較幽微的方式,正好可以強化、擴張觀眾的感知。」
至於藝術家的回望,劉致宏藉由國產材回應著橫山的山水地理、悠久的製材產業,以及近年積極復育的螢火蟲生態;長期研究原客衝突議題的梁廷毓則以「番割」敘事帶出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多層關係。他們都發揮探索自己多重身分和關注議題的敏感度,透過藝術家真實但少數的經歷,我們將有機會重新去探索客家的多元想像與認同。
挖掘消逝中的風景,長出藝術季
此次藝術策展邀請曾任愛知三年展藝術總監的港千尋作為協同策展人,也有多位日本藝術家來台參展,帶出台三線文史發展中日本的重要角色。林怡華打趣說起帶藝術家去吃熱炒,岡部昌生卻覺得白飯最令人驚艷:「他說日本米因為太精緻而失去個性,台灣米卻有著各自分明的味道和質地。其實我們原有的樣貌——那些太習以為常的,反倒有機會成為地方特色,長出屬於台灣的藝術季。」
長年與台灣各地相伴學習的過程,讓林怡華深感我們對台灣的認識極為貧乏單ㄧ。「與地方耆老採訪時,會發掘很多無法被記載的歷史、逝去的記憶。每個故事都必然有多種面向和說法,但這些視角常被遺忘或刻意隱埋。近期越發著重地方創生與觀光產能的藝術季,之於我而言更重要的,是讓隱身地方的人事物能重見天日。」她認為藝術季的任務,正是要豐厚、複合地呈現地方紋理,「所以我希望台三線不是一條扁平的道路,而是一部複數的歷史,一座立體的認識論。」林怡華即以發表過許多台灣研究的港千尋為例,「台三線是他的學習之路,他說,原來台灣有這麼多還不知道的事情。」
接受與等待變動
如果台灣的「本來面貌」是一種機會,反面的困頓,就是在不同藝術季卻套用雷同的工作方法,這也是林怡華在場外策展(off- site,相對於美術館的非典型展覽場域)時不斷驗證與提醒自己的事。「面對不同生活空間、地理環境和族群,很難有一致的認識論和工作方法,每次都是重新開始。使用既有的經驗和邏輯,有時反而會失效。」如何兼顧策展論述、藝術家創作脈絡、在地文史、觀展體驗和各方期待,都是艱難卻不可省略的過程。「做藝術季時,偶然性和不可預期之於我而言,是相當重要的環境因子,我甚至會去等待意外發生。作品遇到波折時反而會有些開心,那意味著有機會去淬煉出更貼合土地的創作。」
大量的田野調查則是必經過程,但林怡華也提醒,藝術必須拉出不同視野和經驗,不能只是重現或覆述資料,「田調多是奠基在居民視野,以及不同領域專家的經驗上去累進,藝術工作者要找到平衡點,思考作品中的藝術性是什麼?想透過作品說什麼?藝術之所以是藝術,是能帶出言語失效的精神或感受,讓觀者從非日常視角去看日常事物。」
歡迎所有人共創記憶起點
面對「藝術季到底為了誰辦?」「這些藝術民眾看得懂嗎?」「藝術季只是放煙火」等討論,林怡華認為,不用把藝術季當成唯一的作法與模式,但它在當下提供了難得的共創機會。「所謂共創,我傾向不只是『共同創作一件作品』,而是『創造共同記憶的起始點』。」每個藝術季都有階段性的使命,累進的方向比單次成效更重要。而剛起步的藝術季的確有必要讓居民先看見家鄉,「但不代表作品就要迎合觀眾,那反倒是不負責任的,應該嘗試和觀眾一起去認識、開創地方更多的可能。」
「期望在淺山行走的人們,得以穿引不可見的多重路徑,學習從歷史衝突所遺留的困頓和解,與自然萬物共生,在他者中找到自我。」她希望,藝術季可以是一種更情感自發、複合活動、不受限時效的「藝術集合」,「就像不會有人說廟會太多了,因為每個廟會都有自己的關係人,有不同的任務和工作方法,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共識。『無論你我從何而來,我們都在同ㄧ路上。』,那是我期待藝術季長成的氣氛。」
回到藝術季的風景,林怡華笑說和藝術家分享了一張照片,許多觀眾聚集在他草地上的作品旁。「這些人不一定是來看作品,只是想在那裡野餐聊天。對我來說當我們無需刻意前往某處,不分藝術認識論的深淺,都能夠自在地被藝術作品環繞著,那或許就是觀賞藝術的最好狀態。」
林怡華|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藝術總策展人,山冶計畫藝術總監。曾任2021台北雙年展公眾計畫、2019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分區策展人,2018 南迴藝術計畫總監,擅於跳脱常規展域,嘗試跨領域的展演與行動實驗。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