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自然之間」2023寶藏巖駐村聯展12/2登場!六位國外藝術家以創作貼近土地
「我們與自然之間」2023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第四季駐村計畫聯展,於12月2日至12月17日登場。匯聚來自世界各地六位藝術家,以更貼近土地、人群和自然的方式進行創作,探討社會和原始之間的微妙關係,同時也透過藝術家們獨特的視角,重新照亮我們眼前所忽略的事物,並深入探討個人對環境的感受。
透過駐村獲取新靈感
台北藝術進駐計畫AIR Taipei自成立以來每年都會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接待來自國內外的藝術家,並透過此計劃激發不同藝術創作的靈感與養分。即便因疫情延遲了藝術家們來台駐村的時間,但歷經疫情過後的他們,亦產生了對創作和思想上的轉變。
此次六位參展藝術家包括傑特.伊拉岡((Jett ILAGAN,菲律賓)、Ayumi Adachi(日本)、馬爾欽.瑞切克(Marcin RYCZEK,波蘭)、仲本擴史(Hirifumi NAKAMOTO,日本)、李欣儀(香港),與杉原信幸X中村綾花 (日本),他們不只透過各自的視角呈現人類與自然交織共生的關係,亦透過創作重新思考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存在價值,並重新構建人群與大地的思辨對話,打開更多深層的思索與藝術能量。
重新定義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來自菲律賓拉古納的音樂製作人和多媒體藝術家傑特.伊拉岡(又名escuri),其作品擅於探索聲音,尤其關注「文化聲景」概念,他透過各種方法如現場錄音、聲音漫步以及與環境、當地人的互動等實踐藝術。在此次2023年駐村計畫中,藝術家將製作一個圍繞聲音和聆聽主題的裝置作品〈反應︱互動〉,從藝術家自身的視角探討建築、城市環境以及臺北及其周邊地區的聲音景觀對人們的影響。
而深受自然界與人類生命輪迴啟發的日本藝術家Ayumi Adachi,則是經常深入觀察「剎那」的時間概念是如何與自然相互作用,並透過藝術來詮釋此關係,其作品涉及各種媒材類型,並著重繪畫和大型裝置藝術。而在本次駐村計畫中,Ayumi則向臺灣獨有的「本地生產,本地消費」現象致敬,以當地蒐集的物件來反映臺灣的地方特色,同時盡可能地引入自然的陽光照射在物件上,嘗試捕捉光線和陰影之間的和諧。(在日文中,「陰影」有代表記憶一部分的意思。)
以影像敘事讓土地發聲
對於波蘭攝影師馬爾欽·瑞切克來說,他一直都奉行以簡單構圖形式去建構複雜且完整的敘事概念,並以在周遭環境中發現的、尚未被捕捉的,以及與純粹線條呼應的清晰影像,做為主要創作內容。在駐村期間,藝術家試著突破原有的極簡主義,聚焦反映和諧與當地文化的象徵主義。此外,藝術家也將運用隱喻和幾何形式在作品的闡釋之中,這兩個元素充滿了瑞切克的個人色彩。
來自日本的藝術家仲本擴史,同時也是一位電影人,他長期以自身對土地的研究製作電影,並構建了一個以影像為本體的中心網絡,讓電影人和世界直接互動。在駐村期間,仲本透過拍攝與參觀台北的文化場域,並積極參與土地事件來收集影像記錄。不只收集當代的台北肖像,更探索使用底片相機和小型攝像機拍攝的個人或家庭錄像的近代史。同時也藉由研究台灣民間傳說,發展出一種以土地為基礎的思維方式。
創作不只投射自我、群體,也向歷史回望、爬梳
香港藝術家李欣儀向來以繪畫做為主要創作媒介,亦以此製作定格動畫。作品多描繪其生活及工作環境,偏好主題包括群體合作與個人命運等。本次駐村在媒介方面,她想要放低慣性使用的木板上塑膠彩繪畫形式,嘗試直接以其他形式關注議題。而當前計劃即是運用定格動畫創作,專注更多城市室內構圖。
來自日本的杉原信幸×中村綾花,杉原多創作與自然環境相關題材的作品,而中村則擅長自然纖維的創作,此次他們追溯寶藏巖的歷史至清康熙年間,一路歷經「寶藏巖寺」、日軍來台、撤退、變為軍事基地,到退伍軍人在此建立非法定居點。他們透過研究並根據在寶藏巖收集的材料,創作一件裝置作品,主題包括寶藏巖的建築、當地泰雅族居民的記憶和水源。讓大眾能透過他者的眼光,重新回探我們如今所生活的土地,並持續與自然對話。
「我們與自然之間」2023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第四季駐村計畫聯展
展期|2023年12月2日—12月17日
時間|11:00-18:00 週一休館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十字藝廊、山城53展間、邊境5254展間、40號展間、邊境小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