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的重量——孫明華談島作:創造出「橫向的互看」,支持創作環境而不只是每一次買賣

聯合新聞網 口述/孫明華、整理/胡士恩

「辦市集是運用經驗和聯想力,持續拓展活動的邊界。」實心裡生活什物店店主、島作市集主辦人孫明華,擁有多年市集經驗,從最初的商品製作者,到跨國市集文化交流,再到近年專注支持台灣各種類型創作者的養成,市集二字在她的視野裡,不只是買賣,更是營造創作環境的過程。在市集百花齊放的現在,孫明華仍用充滿愛的敬重眼光,紮實地經營看待,《500輯》邀請她分享多年來參與、策劃市集的收穫。

關於交流——創造出「橫向的互看」

孫明華:島作在2017年創立時是綜合性市集,四年後才發展出「陶作集」和「纖維集」等類型化主題,它不只建立線性的(創作者跟消費者)關係,聚集同類型作者是一種橫向發展,市集要創造出「橫向的互看」,也就是作者與作者互看的機會,才會好玩。

2022島作「陶作集」台北現場。 圖/島作提供

台灣的生活工藝發展時間很短,作家們的年紀大約落在30至50歲之間(40至60歲有許多「藝術工藝」作家,暫不在此文討論範圍),許多作品明明技術很好,怎麼樣才能更打動人?那或許和生活經驗有關。在市集輕鬆的環境之下,大家會自然地談起這件事——消費者依據使用經驗,製作者用製作經驗,互相交流。沒有一個作家會輕易說自己已經發展完備。當你走進攤位看作品,如果眼前的創作者足夠真誠面對創作,你會清楚看見一個人活在什麼狀態裡,這件事情騙不了人。

關於製作——技術與材質的持續探索

孫明華:2005年左右,許多創作者在市集裡賣自製T-shirt,那時大家沒有製作技術,T-shirt下水洗一次圖案就不見了,想起來很荒謬,但當時的消費者會支持喔!因為太有趣了!突然之間好多「製作者」出來面對面賣東西,你會看見的他們的快樂和辛苦,那些故事都很動人。

談及製作,陶的製作門檻相對比較低,只要買得到土就能學習創作;纖維則必須從買紗開始,黏成線再製成作品,創作的成本較高。島作跟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的吳佩珊老師合作,希望透過市集讓學生知道做纖維不是只有成為藝術家一條路,如果要成為生活實際的支持,他們可以做什麼,這是推動「纖維集」的起點。

2023島作「纖維集」創作者影像。 圖/島作提供

關於定位——輕盈與敬重各有意義

孫明華:市集會有不同的定位,比如藝術書市集追求輕盈的意義,如滿地開花的野草有一發不可收拾的影響力;而島作追求的是敬重的意義,我們希望每個作者有備而來、在生活中持續有連結。去年島作陶作集邀請長期發展生活工藝、生活陶的王美雲老師參與,她的作品形式自由、不追求風格與流行,市集結束後,我聽說有兩個年輕人為了跟王美雲老師好好學陶,搬到基隆去了、就住在老師家附近。

市集像一種加速器,不過我們一定會跟作家說:「不必一直來參加島作,要設法走得更遠。」從市集到展覽到選品店,希望社會可以接手去養成更多的作家,慢慢地,這些作家就有能力用創作詮釋台灣的當代生活,這是比較健康的狀態,而不是每到假日所有的作家都在跑市集。

島作市集主辦人孫明華。 圖/島作提供

關於經濟規模——市集不只是文青活動

孫明華:島作在綜合性市集時期,邀請很大比例的日本品牌來台出攤,主要是想促成交流,讓大家近距離觀察他們的銷售方式、場地運用、如何形塑作品風格等等,我也從日本攤主身上發現市集不只是「文青活動」,品牌可以發展出更大的經濟規模,端看創作者怎麼定位自己。

定位自己需要時間思考、實踐,創作者要去咀嚼人生,思考自己跟作品(或材質)的關係。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當你想通之後,就會出現自己的流派。台灣太小了,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太近,很難不看到別人,所以創作者要設法適度屏蔽自己看別人的視野。專心的看自己,需要花很大很大的力氣。

2024島作陶作集第三回

日常的質地 ɪsʟᴀɴᴅ ᴄʀᴀғᴛ ғᴀɪʀ

時間:4/19(五)12:00-18:30、4/20-21(六日)10:30-18:30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西一棟-西二棟-西五棟

◎責任編輯:胡士恩

島作 市集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