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前「燠運之夏—我的生活競技場」登場!10位藝術家一展運動美學

聯合新聞網 文字編輯/陳宜慧

為呼應2024巴黎奧運會全球盛事,搶在開幕式前,双方藝廊首次踏出藝廊空間,邀來10位藝術家於7月6日至8月25日在忠泰樂生活Uncanny推出「燠運之夏—我的生活競技場」展覽。透過不同媒材的詮釋,讓觀者不只能直觀地感受運動美學,同時也藉此感受運動如何超越競技場界限融入日常生活,並成為人們克服生活挑戰的支柱。

双方藝廊首度跨出藝廊空間,推出全新展覽「燠運之夏—我的生活競技場」。 圖/双方藝...

双方藝廊首度跨出藝廊空間!以微型展形式亮相

今夏即將迎來第33屆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双方藝廊也以奧運為契機,將運動與日常生活的緊密連結作為主題,匯集來自不同背景的10位藝術家,包括林良材、姚瑞中、陳怡潔、陳萬仁、郭彥甫、黃海欣、崔廣宇、張育嘉、羅懿君與尚恩.格萊德維爾( Shaun Gladwell ),透過他們獨特的視角與表現媒材,展示運動與藝術如何互相啟發共容。

這也是双方藝廊首次踏出藝廊空間,以快閃/微型展(Pop-up Exhibit)形式參與Noke忠泰樂生活「2024 Ha Ha SUMMER×忠泰動生活節」。不只突破傳統白盒子形象與限制,也讓藝術觀賞體驗更貼近日常生活。

「燠運之夏—我的生活競技場」展覽亮點一次看!

自首屆於1896年在希臘雅典登場以來,奧林匹克運動會已發展成全球最具國際性、多元化的盛事之一,其中牽涉範疇甚廣,不僅透過運動競技賽展現國力與資源,同時也囊括巨大商機。但運動不僅是對肢體流動的探索,更是一種文化現象的展演,代表了人類集體意識、情感連結的表達方式。

此展藉由繪畫、雕塑、複合媒材、錄像裝置等不同媒介,不只探討運動與動態美學的交織,展示藝術家如何通過運動員的身體動作和動態表現,表達他們的創作理念。同時也反映了運動在當代藝術中的重要性,揭示了運動作為一種日常實踐,對身心狀態的影響。同時也讓觀者從不同面向感受,各種優雅動作、壯麗比賽場景,資源、階級與權力不平等議題,也能從無數次反覆艱辛的訓練到鎂光燈下的掌聲,感受運動美學的多重魅力。

亮點1:姚瑞中〈羨慕忌妒恨〉

姚瑞中向來擅於透過攝影裝置手法,探討人類的荒謬處境,亦曾以「金碧山水」風格結合台灣民間充斥的怪力亂神現象,呈現台灣特有的一種虛假、疏離的「冷現實」。此次展出作品結合東西方神話與浮世繪元素,通過異國駐村體驗,創作出充滿詼諧與奇異造型的畫作,亦呈現出夏日奇觀。

姚瑞中_羨慕忌妒恨 圖/双方藝廊提供

亮點2:張育嘉〈體操選手的日常之頒獎台風波〉

其作品類型橫跨平面繪畫及立體裝置,並擅長利用自身的造型語彙與各種媒材的轉化,融合成具有個人風格特色的作品,藉此表現以藝術家為載體所觀察到的日常生活人事物。此次展出作品張育嘉將體操選手系列的動態美學由膠彩娟本和油彩松木延展至雕塑裝置,創造出多層次的時空敘事。

圖/双方藝廊提供

亮點3:郭彥甫〈白White〉

自幼著迷繪畫,有別科班創作系統,藝術家大量參照過去的生命體驗與感受,創作大膽且自由協調的色彩,以及不受拘束的技法,無論是行李箱、運動員、影視等主題,皆為藝術家獨有的生活體驗,同時也體現出年代氛圍裡的集體記憶。此作則耕植於自身運動員經歷,並生動描繪競技場上運動員的瞬間姿態與動力。

圖/双方藝廊提供

亮點4:陳萬仁〈無名英雄〉

陳萬仁慣於使用錄像及裝置的方式捕捉生活中重複交替的空白片段,同時他也時常運用寫實繪畫般反覆的精細拼縫數位影像,結合多種元素作為其視覺語彙的呈現。此次藝術家以錄像裝置中泳者在無垠藍海中的循環動作,捕捉其對無盡可能的渴望。

陳萬仁〈無名英雄〉。 圖/双方藝廊提供

亮點5:羅懿君〈壺鈴水雷〉

羅懿君的作品多以自然媒材為創作素材,關注臺灣經濟作物的歷史脈絡,自2013 年迄今,便陸續採集香蕉皮、菸草、甘蔗渣等天然媒材,創作出反映全球貿易背景下經濟作物歷史的物件和空間裝置,並藉此探索臺灣自海權時代以來,作為串連東亞與世界經濟鎖鏈中的重要的節點。此作則透過重塑甘蔗渣製成的健身器材,探討從勞動到健身的社經變遷,揭示了全球化對地方生活的影響。

羅懿君〈壺鈴水雷〉。 圖/双方藝廊提供

圖/双方藝廊提供

「燠運之夏—我的生活競技場」展覽

日期:2024年7月6日—8月25日

時間:週日至週四 11:00-21:30;週五至週六11:00-22:00

地點:Noke 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

双方藝廊 2024展覽 巴黎奧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