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藝術「羅馬尼亞藝術家、台灣藝術家雙個展」體現人與自然的感性探索

聯合新聞網 文字編輯/陳宜慧

即將於8月9日至9月12日在安卓藝術登場的兩場個展,由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以《相會於生命之始》為題展出30幅繪畫新作,而台灣藝術家楊寓寧則以近年完成的17幅水墨帶來《逃景》個展。觀者透過一次呈獻的東、西方美學觀點,正如鏡像裡參差的對照,既可從普世價值中,長出各自演繹的當代藝術,也能呈現出雙方以不同思維、媒材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感性探索及詮釋。

《相會於生命之始》個展預計展出莫伊沙新近創作的30幅繪畫,而楊寓寧的《逃景》個展...

羅馬尼亞莫伊沙《相會於生命之始》個展

出生於1989年的莫伊沙來自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目前居住、工作在克盧日‧納波卡。他向來以風景和人物群像的繪畫為主題,其風景畫具有明顯的地理特徵,也同時隱喻人類生命經歷的內在片段,並作為他對「自我探索」的一種起點。

爬梳莫伊沙的繪畫,他向來以充滿情感的透視,關注圖像背後的意涵甚於表面結構,期望從繪畫步入精神的深邃領域,如同高更般地對生命提出永恆的詰問:「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我們將往何處去?我們如何會成為現今的自己?」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 圖/安卓藝術提供

在2024年的〈告別〉裡,他畫下冷風吹拂的枯木與烏雲壟罩天空間的感性對話,捕捉了冬日雪地上兩人踩行的蕭瑟景象。據藝術家所言,這是一幅表達情感的風景畫,它描繪特蘭西瓦尼亞的典型嚴冬,並考量與羅馬尼亞接壤的烏克蘭仍在進行的戰爭局勢,同時這也是莫伊沙對歷史上所有因戰爭被迫離開家園的人們致敬的一件作品。而畫面右下方一小塊未遭白雪覆蓋的土地和其上的枝葉,除了透露大自然蘊含的生機外,或許亦為人類世界永遠存在不滅曙光的象徵。

而另一幅新作《生命樹》,則精確地傳達了莫伊沙一直以來強調的「生與死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循環過程。」畫裡一名男子身軀軟弱地倚在一棵花朵盛開的樹幹上,他的臉龐幾乎消融於其間,而黑白炭筆與藍色粉彩的筆觸流露出的一股靜謐詩意,則寓意著死亡的寧靜和美麗。透過其作品,我們將領悟死亡在生命輪迴中至關重要的意義,並認識到,通過死亡,我們最終是在宣告生命本身的永恆本質。

作品〈告別〉(左)與〈生命樹〉(右)。 圖/安卓藝術提供

〈無名的足跡〉(左)與〈穿越褪色記憶的花園〉(右)。 圖/安卓藝術提供

作品〈穿越痛苦記憶的花園〉。 圖/安卓藝術提供

楊寓寧《逃景》個展

出生於1990年的楊寓寧,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目前居住與工作於台中。其近來創作聚焦於水墨媒材的新嘗試,她以宿墨和皮紙的交融,為水、墨與影像之間創造出嶄新的媒合關係,亦開啟了我們閱讀水墨的新視角。

此次個展「逃景」主要聚焦風景與植物的主題,並進一步地觸及記憶、風景、影像和想像在觀看與感受之間存在的微妙複雜關聯。對藝術家而言,記憶如同散落的碎片,與現實景象交織共構出一種獨特的視覺體驗。而藝術家在創作自述中提到,「那種不存在於所有⼈的記憶之中,卻能最有效地喚起所有⼈的記憶的景象,是存在的嗎?」也正因這樣的質疑,在楊寓寧的創作中,景象並非客觀的存在,而是經過主觀詮釋後的產物。一如當今的螢幕將世界裁截為圖景,這些圖景對我們產生意義,也同時隱藏了我們無法察覺的細節。

藝術家楊寓寧。 圖/安卓藝術提供

其中在她2024年的新作〈貝母與花松》中,則翻轉我們熟悉的瓶花植栽主題,在大片墨色為底與裁切下的留白空間,將花卉與器物安置其中,彷彿日常手機裡常見的靜物擺拍,成為生活記憶的切片。而描繪大海景緻的〈如海不變〉,則在舞動的枝葉與波濤海浪間,對話出表情豐富且情感高張的強大能量。然而什麼的影像能在超越個人記憶之外,又能喚起所有人共鳴?將是我們從中得以細細思考深思的議題。

作品〈貝母與花松〉。 圖/安卓藝術提供

作品〈櫻桃色的桌巾〉。 圖/安卓藝術提供

作品〈如海不變〉。 圖/安卓藝術提供

作品〈我幾乎能看見( )〉。 圖/安卓藝術提供

羅馬尼亞藝術家伊萬・德・莫伊沙《相會於生命之始》個展

台灣藝術家楊寓寧《逃景》個展

日期:2024年8月9日-9月12日

時間:週二至週六13:00–18:00

地址:安卓藝術(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20號1樓)

2024展覽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