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的大爆炸,在自由的時空裡成長的想像——「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

聯合新聞網 林芷婕

要如何介紹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如今已來到第七年的「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翻開簡章各式各樣的想法與能量爆放開來,你要如何連接宇宙與AI?「聑蝶」是怎樣的生物?一時不知怎麼定義,然而實際到了工作室開放日,才真正體驗到,在這毫無邊界,想像力與創造力自由地馳聘著,各個團隊都抵達不同的發展階段,展示與講解著各自現階段的成果,有些能立刻讓人產生共鳴與覺知,有些則會讓人忍不住大開腦洞去思考,彷彿眾多肆意狂放一閃而過的腦中靈光,在此被捕捉後細細培養後實現,湧動、迸發出多種面貌,就如同策展人莊偉慈所說:「這裡就像是創意的萬花筒,我們所有人在共同經歷一場華麗的冒險。」

「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究竟是什麼?策展人莊偉慈所說:「這裡就像是...

從生活場景到歷史爬梳,用不同方式講故事

首先給人最直接印象的是楊雨樵的《狀聲詞的家屋》,他請不同城市的人寫下自己日常中的狀聲詞,並在演出現場請人們唸出這些聲響,形成每地多樣化的聲音風景,鬧騰喧嘩的高雄和冷冽悠然的瑞典形成強烈對比。

《狀聲詞的家屋》由楊雨樵到各地請民眾寫下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狀聲詞,再透過人聲加樂...

楊雨樵是以民間譚單人講述表演為核心的跨領域敘事藝術家,從《狀聲詞的家屋》可見他對...

陳哲偉的《臨時精神會所》則以互助會、聚會所的形式邀請精神病患者、工作者或照顧者來此分享自己的想法,以文字和繪畫凝聚彼此的想法,牆上貼滿了許多有趣的念頭「模仿顏文字比賽」、「交換情書」等等,透過多元的活動,讓每個人都能跳脫原有的身份框架,找到新的自我認同與姿態。

《臨時精神會所》牆面貼滿各種畫作與精神病經驗者與週遭人等寫下的各種活動提案,各種...

陳哲偉近十年持續關注精神疾病經驗者的處境,不斷以不同角度接入探討,為患者、照顧者...

阮永翰的聑蝶文教基金則將文字與口語的敘事化為具象的特有昆蟲「聑蝶」,去重現並傳遞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在1950年代曾經大規模肅清時受害者留下的話語與故事,以耳朵和嘴的肉身形象化為「聑蝶」,作為往生者的精神象徵。

在更早期,阮永翰曾將高雄鳳山無線電信所的白色恐怖受害者身體遭禁錮的形象製成蠟筆,...

《聑蝶文教基金會》以人體的耳朵和嘴唇虛構出一種生物「聑蝶」,以此結合民間習俗,往...

阮永翰自小在鳳山無線電信所附近的眷村長大,自從知道了1950年代海軍遭遇的白色恐...

宇宙與網路再到肉體,虛實之間交錯的追尋

而陽春麵研究舍帶來的《宇宙探索號》試圖在人類對宇宙無止盡的探查以及AI人工智慧試圖研擬人類社會的意圖之中找出可能性,在「天文」和「人工智慧」兩條軸線中各自發展、對比,乍聽之下讓人驚訝「關聯性是什麼!」,卻隨著他們的講解,隱隱在其中看見交疊的可能。

陽春麵研究舍帶來這次最突破想像但也相當浪漫的《宇宙探索號》,在許多專有名詞與術語...

分為「天文」與「人工智慧」兩個軸線,陽春麵研究舍做出非常多嘗試與工作坊去探求各種...

同樣以AI作為主軸之一,《虛擬尋根計畫》是由莊恩齊、邱傑義、陳政維、劉吉榮組成的「2ENTER貳進」則以多媒體的呈現展示出從電腦誕生到網際網路出現再到現今蓬勃繁茂的網路世代面貌,從台灣早期海底電纜的時期開始解讀,進而開發出一個人人都可以互動的彷如電影《一級玩家》般的虛擬世界,藉由動畫、聲音等多重媒介連貫出結合現實與虛構的網路史。

《虛擬尋根計畫》是由莊恩齊、邱傑義、陳政維、劉吉榮組成的「2ENTER貳進」,四...

《虛擬尋根計畫》為了重現網路史,不僅打造了台灣早期海底電纜的模型,為了一路展出當...

將肉身作為題材的則有李銘宸緣自書籍《瀕臨絕種動作圖鑑:即將走入歷史的100種動作》的《動作與動作的圖像》,想在劇場即興重現這些在現代社會逐漸消失的動作,來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林映辰的《感知的基質:細胞內噪聲》(「聲鬥陣」)則以流動的光與聲音既直觀卻又迷離地展現出人體神經傳導的過程。吳梓安和林亭君的《身體攝製場》就像走進一場大型實驗的過程,探詢「身體」在「影像」中的詮釋有哪些姿態,並回頭去推演「影像」這個載體的形成。

以書籍《瀕臨絕種動作圖鑑:即將走入歷史的100種動作》作為靈感意圖發展為表演藝術...

林映辰《感知的基質》(「聲鬥陣」)靜謐又喧嘩,直白又抽象地用光、聲音等質地展現出...

吳梓安和林亭君的《身體攝製場》除了以影像留下身體,也反過頭去追溯身體與電影,尤其...

《身體攝製場》用多種影像形式紀錄下人體的動作、肢體的語言,企圖思考電影中的三種身...

胡乘祥的《ClotCloth》又以「織品」為主線,目標在於推出使用生物材料製作的耐水織品ClotCloth,展演中作者介紹文明歷程中多種藝術、工藝和技術發展的關係,以及個人自研的三維紡織技術,逐步地靠近他所進行中的全新機能性織品。

胡乘祥的《ClotCloth》先展示多種看似無關卻又互相牽連的文化面向,也拿出他...

「CREATORS」是與參與者一起創造,令創作者安心的時空

2024年的「CREATORS」計畫(含「聲鬥陣」)總共有九個計畫提案入選,莊偉慈說明貫穿其中的是「未來視野、實驗精神、人文脈絡、跨域共融」這四樣概念,除此之外,「公眾性」與「好奇心」更是聯通每件計畫的共同性,莊偉慈說:「所謂的公眾性是希望創作過程是有參與者的,參與者不一定是一般的觀眾,也有可能是專家學者,總之在有其他人的參與之下,一起生產出什麼就是公眾性。」好奇心更是可以體會到每個計畫的作者,都帶著旺盛的求知欲與一個巨大的問題,才能去探問這個社會與世界,進而引導出作品的開端。

「CREATORS計畫」的重點其中之一是公眾性,也就是希望創作過程都是有參與者的...

經過評審遴選進入了「CREATORS計畫」的創作者們,比起在外面得到的補助,在計畫中得到了還擁有自己的空間與更長的時間能去發展現有的創作思路,同時因為有「陪伴顧問跟觀察團」的機制亦或有著莊偉慈這樣專業策展人的陪伴,作者們不再是獨自埋頭苦思作品的出路,而有了外部的專業意見與支持,莊偉慈提到,「其實創作者,他們身為藝術家,他們也是人,都有可能面臨某種很掙扎的狀態,『CREATORS計畫』因為它的自由度,提供一個足夠的空間讓他們是能覺得信任的、安心的,待在這裡去做一些什麼,慢慢地去透過那個實驗的進程,反過來去測量自己的狀態。」

《感知的基質》(聲鬥陣)難以文字語言與形容,透過光與聲音交互與不斷的流動,呈現出...

無法預期的創作與無法理解的觀者,才會有最大的可能性

在「CREATORS計畫」的包容之下,有些創作者已有明確的展出或作品樣態,也有些還在摸索,莊偉慈跟我們分享,在她眼中有些很有趣、很鬧,不知道會長成什麼模樣的計畫,好像持續在對撞、激盪或攪拌中,型態還在生成,這種無法預期,還能再玩出些什麼的、不在框架內的特質,也是莊偉慈心中「CREATORS計畫」可貴之處,「有些時候不理解或暫時看不懂沒關係,可是你能不能感受到一些什麼,雖然無法明說這些感受是怎樣的,意味著藝術在某個狀態時,文字或是語言沒有辦法窮盡的地方。」

《狀聲詞的家屋》已有一定的發展程度,楊雨樵收集許多不同地方的聲音並進行展演,讓許...

《身體攝製場》正像還在進行、進化中的一場實驗,最終會呈現出怎樣的結果無人知曉,正...

為此,每年舉辦的開放工作室也是為了讓一般大眾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正在醞釀、孵化的創作,在與各式各樣的人接觸時,藝術家們得以向更多人闡述自己的理念,並再次從多重視角檢視作品成長至今的架構和形貌。反過來,對於觀看作品並試著理解的參觀者來說,莊偉慈溫柔地笑道,「我希望每一個來看的計畫的人,都要對自己的觀察有自信,也許有的計畫乍聽很難解,可是多數時候,你的直覺都是對的,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這個狀況下,怎麼去找到你覺得有趣的事情,不必去要求自己看懂全部,只要去理解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就是這個計畫最大的價值。」

當你看完這篇文章以及所有創作計畫的介紹,你心中浮現的感覺是什麼呢?無論那是什麼,...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