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件2025台灣燈會必看細節!那些沒寫在手冊裡但很重要的小事
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主燈展演場,於2月12日至2月23日、在A18桃園高鐵站正式開燈。一走出桃園高鐵站就能抵達的主燈展演場,以6大燈區組成,每組燈飾都有設計概念立牌,服務處也有燈會作品地圖,這裡專訪主燈展演區聚光島嶼、永續台灣、現代副燈策展團隊原物創意,為大家提點10個沒有寫在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導覽手冊裡,但很重要的小細節,讓大家走看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這場僅為期12天的年度盛事中,獲得到除了走馬看花、拍照打卡外,對台灣在地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與從作品中得到最真切的感動。
01|主燈展演場必看6大燈區
從高鐵桃園站出口即可抵達主燈展演場,以主燈、現代+傳統副燈,聚光島嶼、喜心與境、全球燈匯、科技創潮、永續台灣5大主題組成。每一區的燈飾都有2-3分鐘的展演時間,系統已經貼心為大家計算好觀展順序,只要順著走,就能一站接著一站,把所有燈飾的精彩表演在逛燈路徑中順利完成。
02|主展場主副燈的設計細節
如果大家有注意,每年最重要的台灣燈節展區,必定會有以該年度生肖為重點的主燈,以及龍、鳳副燈。每一年的「龍」副燈,幾乎都是由台灣製作燈飾最厲害的工藝師藍永旗團隊完成,2025台灣燈會帶來《福耀蛟龍》,一定要仔細觀察龍副燈細膩的筆觸與高密度的工藝技術。另一座副燈《航向守護》,由原物創意攜手禹禹和黑川互動,轉化機場塔台元素,以水霧和燈光音樂展演,展現桃園特色。
03|棒球場為概念的場地
適逢台灣奪得12強冠軍,整個主燈展區的規劃也以棒球場為基礎,主燈是本壘板,一至四壘依序排列,中間輔以棒球主題《投出榮耀》點綴,走逛燈會時,千萬別忽略這個埋藏在場地規劃裡的小細節。
04|主燈區最佳拍照點
在主燈展區佈展多日的原物創意推薦大家,最佳的拍照點在副燈《航向守護》與《全球燈匯》之間,這個角度可以捕捉整個主燈區2/3展區作品。
05|白天晚上都好看
千萬別以為燈會只有晚上才精彩,白天時,燈組都像雕塑品,藍永旗團隊製作的傳統燈飾,必須有結構清晰而細緻的骨架,才能做出物件的細膩表情,這都是值得近看的細節。另外也推薦看看「永續台灣」燈區、墨西哥藝術家路瓦里維拉《高地微景觀》《霧境微景觀》她擅長以充滿色彩的編織組構網格,白天與晚上各有不同風景。
06|永續台灣燈區2座燈組互相輝映
「永續台灣」燈區分布在走到兩側的作品《湧》《聚》是由竹構藝術家陳禹霖製作,以煙為介質、兩組作品會互相輝映帶來燈光展演,最佳的觀賞位置,必須觀察當天風向,在作品旁邊最佳,在走道上比較難看到燈光投影的絕佳表現。
07|使用回收媒材的高難度創作
「永續台灣」還有另一個重點,作品以等高線為基礎,展現台灣低海拔到高海拔的生態多樣性,所有的作品都是用回收材料製成,以宮城有加「食物鏈系列」為例,都是利用回收寶特瓶拼接出栩栩如生的蜻蜓、赤蛙、雨傘節和大白鷺,這也是宮城有加首次利用回收媒材的創作,對藝術家來說,使用回收媒材反而更困難,需要花更多時間處理材料。
08|現場創作搭建作品
進入主燈展區,第一座「聚光島嶼」燈區的《山海間》作品,由藝術家游文富使用5萬根竹管、歷時近一週、在現場一根根鎖上、搭建完成象徵台灣大山的地景藝術「老師的創作風格就是這樣,他的作品都是必須到現場,以數萬根竹管慢慢拼接而成的作品。」竹管中藝術家還放進數百根點綴的小水燈,就像山林裡的小精靈靈動的在圍繞左右。
09|構樹皮搭建的作品
「聚光島嶼」燈區的《蘭嶼黑潮生命之舟》《小琉球海龜交響曲》是藝術家排灣族藝術家峇笠嵐偲使用構樹皮搭建而成。構樹皮是一種短年生植物,原住民族會用來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後獵物會聞不到人的氣味,峇笠嵐偲將它轉化為創作媒材,做出很多細膩的線條表現,這也是她首次立體的創作作品。
10|不一樣共融式燈會展演
台灣燈會已歷時30多年,過往都是以傳統花燈為主,近幾年漸漸加入互動、音樂、展演、抽象藝術元素、擴大藝術燈飾展區,讓現代國內外藝術家都有作品呈現,讓燈會擁有更多元化的展現。
主燈展演區
地點|A18高鐵桃園站
日期|2月12至2月23日,共12天
時間|週一至四14:00至22:00、週五至六10:00至22:00
光的遊戲場
地點|A19桃園體育園區站
日期|2月7至2月23日
時間|週一至四14:00至22:00、週五至六10:00至22:0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