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餐廳指定餐瓷!陶瓷藝術家劉子瑜個展《漸變》TAO ART登場

聯合新聞網 文字編輯/陳宜慧

有一種美,既具有生活感,也能展現其背後的藝術性格;一如當代陶瓷藝術家劉子瑜的作品,總能在兼容並蓄、有機與和諧之間,體現出獨有的美學。藝術家睽違三年,於 2月22日至4月19日在TAO ART推出最新個展《漸變 Gradations》。不只點出釉燒過程中所經歷的質變,與物質本身的可變性,也充份展現出其作品逐漸長出的豐富樣貌。

當代陶瓷藝術家劉子瑜睽違三年最新個展《漸變 Gradations》TAO ART登場! 圖/TAO ART提供

以功能與深刻意義交織而成的陶藝創作

1989年出生在加州奧克斯納德(Oxnard)的劉子瑜,自幼在美國成長並接受教育。201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商業經濟學和法語專業的學士學位。後於洛杉磯期間接觸了陶瓷,並愛上這門藝術,因此決定攻讀陶瓷碩士學位。

2017年回到台灣後,劉子瑜在台北成立個人首座陶瓷工作室。儘管她的創作著重於功能性,但並不受其限制。她以功能性的形式作為設計的起點,最終成品遠不止於實用的餐盤或碗具,而是蘊含深刻意義的作品。其陶瓷作品銷售遍及全球許多米其林星級餐廳,包括加州納帕谷的The French Laundry,英國倫敦的Restaurant Gordon Ramsay,以及台灣的Restaurant A。

當代陶瓷藝術家劉子瑜。 圖/TAO ART提供

在釉色流轉中,捕捉自然與光影的詩意瞬間

從入口隱約可見劉子瑜從2020年延續至今的細長圓柱造型陶瓷作品,其充滿漸層變化的細緻色彩,令人聯想到台灣山林間的濕潤綠意,遠景中的雲霧繚繞與淡淡藍天。她藉由流釉質感和高低排列組合,敏銳捕捉不同光線,不同時間之下的感性經驗。

從入口隱約可見的是劉子瑜從2020年延續至今的細長圓柱造型陶瓷作品。 圖/TAO ART提供

劉子瑜表示「在我的作品中,我最享受的是去實驗色彩的漸層變化、各種色調之間過渡的微妙差異。而在我此刻所處的階段中,我將展呈過去七年來的累積,其中包含了逐漸前進的每一步以及每一道靈感的火花。」特別是,在感官與景色之間,藝術家進行了超越語言的對話。對她而言,暫時放下對器皿實用性的思考,追求自由表達,是一種嶄新的發現。

像是作品《秋老虎 Indian Summer》將這種自由發揮得淋漓盡致,瑰麗釉色混合了草葉綠、橄欖綠、冷杉綠和芥黃,宛若秋陽斜落於山林、穿越樹葉間隙,瞬息萬變的景色。她首次展出新的水彩紙本創作,巧妙地呼應著其陶瓷作品對自然意象的捕捉。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此外,最大展間中呈現出安靜的暖色家居氛圍,則是以她最為人熟知的「餘 Abundance」為主角,並展出精彩的大幅作品《春夏秋冬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其中的亮眼新作還有「池塘深處 In the Depths of the Pond」系列;她運用上了礦物塗料的背景,創造流動感及空間感,並在閃爍溫潤光澤、富於動態的魚群之間覆上一層金葉,宛如一幅池塘落葉的場景,在瞬間被捕捉下來,成為永恆。儘管細節精巧,但作品真正獨特之處,是存在於整體姿態當中,那份對於生命與自然的深刻感受。

右為作品〈春夏秋冬〉。 圖/TAO ART提供

作品〈池塘深處〉。 圖/TAO ART提供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遊走傳統與當代之間

同時,在這次個展中,藝術家也再度挑戰由傳統形制的器物發想,融入有趣和想像性的當代元素。她讓南宋青釉龍虎尊上經典的靈獸形象,變身為既像龍又像蟲的龍蝦;器蓋上,在中國傳統中象徵朱雀的鳥被巧妙地換成小螃蟹;釉色表現上用的是濃郁的深青藍。

而傳統形制的鳳耳紙槌瓶上,則棲息著蒼鷺這種優雅的鳥類,以她特別喜歡的灰藍色調與漸層的釉色效果來表現。在精緻簡練的「Scallop ed Blossom」系列中,亦同樣可以看出,她如何運用低彩度色調之間的相互過渡與細膩變化,展現了色彩關係在視覺、質地與情緒上的豐富可能性。

這次個展中,藝術家再度挑戰由傳統形制的器物發想,融入有趣和想像性的當代元素。 圖/TAO ART提供

展場一隅。 圖/TAO ART提供

藝術家讓南宋青釉龍虎尊上經典的靈獸形象,變身為既像龍又像蟲的龍蝦。 圖/TAO ART提供

陶瓷藝術家劉子瑜個展《漸變 Gradations》

日期:2025 年 2 月 22 日 至 4 月 19 日

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上午 11 時至下午 7 時

地點:TAO ART(114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79-1號8樓)

TAO ART 2025展覽 陶瓷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