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家姚謙/日本波普藝術大師岡本信治郎創作 宛如一本「昭和直男史」

聯合新聞網 姚謙

不曉得你看過「Andy Warhol Diaries」這套紀錄片沒?透過AI技術模擬Andy Warhol的聲音自述自己的大半生,透過這位美國波普藝術之王的人生去瞭解波普藝術於美國。波普藝術其實算是一個概括名詞,面對大眾的一種美術形式,它因地因目的而有不一樣的面貌,最早出現在東歐與俄羅斯是理想化的政治工具,呈現出某種煽動性極強的藝術力量;六○年代轉換到美國則是隨著經濟興起的商業傳播力,波普藝術總是在對應時代而留下當時的文化紀錄。

日本波普大師岡本信治郎的作品。圖/姚謙提供

其實我對波普藝術心中是有些戒備之心,就如同這些年來掌政宣傳利用網路的Emoji,它的催眠能量高過於內載的意義;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波普藝術在這個世紀來,的確記載了不同地方、不同時間點、不同人群的狀態,這就是它稱之為藝術的意義。

在我的收藏裡有一件跟波普有關的作品,是被人們稱為日本波普大師岡本信治郎的作品。

這位二戰前出生的東京少年,他一生中創作包括平常靠以維生商業美術、插畫作品等等,都有著明確的為閱讀者而做的波普姿態,但是在表象以下則藏著昭和時代一位耿直男子的夢;因此他所有的創作都緊貼著他的生活、他的思考,用著接近群眾的語言:明確的圖形、討好的色調和簡單的語彙,透過美術的手段溝通。

他的作品與所有波普藝術家的作品很是相近,幾乎閱讀無障礙,表面說的就是目的,一目了然、毫無遮掩,但是細看之下,卻還是見到屬於藝術家才有的細節,應該說是思想的細節吧。在他純創作的作品裡,一直對應著二十世紀初,從一無所有戰後生活走向富裕過程中,一介平民男性的視角風景,也許我對於昭和年代文化之著迷,而他的作品正是有著這樣的美麗。

在我收藏的那幅「關於電影」,描述對應著二十世紀初好萊塢電影興起對於世界的影響,遠在東方戰敗國的一位男孩,看著大螢幕的影像聲光所延伸出充滿著夢想之驚嘆;縱然那已經是遠遠的過去式,在這黑白交織、經緯分明的圖像中,昨日的聲光記載著少年對於藝術夢想的開始。

在岡本信治郎其他作品中,除了夢想、也帶著昭和直男式的幽默,關於武士的描述,我總是不知不覺想起了少年時看著志村健誇張式笑話的舞台。那昭和時期的耿直氣息和美術潮流,看似平民消費式的表象,卻成了不能替代的記憶符號。看過岡本信治郎大半世紀的創作幾乎就是一本昭和直男史。

我甚至覺得,打從鐮倉時期岡本信治郎、草間彌生等四位文藝愛好少年的聚會交流,沒想到影響了整個當代日本美術,特別是日式卡漫與扁平繪畫等等,可能都受了岡本信治郎在半個世紀廣告設計、美術編輯出版下的潛移默化,才有今日日本當代藝術這樣獨特的風貌,但這只是我的猜想。

姚謙 藝術 藝術收藏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