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振誠╳葉丙成:在充滿變動的世界,擁有reset、flexibility的能力
由《500輯》主辦的第五場「500談」系列講座,由橫跨米其林、世界50大及全球百大名廚榜的名廚江振誠與致力翻轉思考並創立實驗教育機構「BTS無界塾」的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兩人以「未來,沒有正確答案」為主題,透過自身的經驗分享生命中的關卡,與讀者一起重新思考什麼是教育?年輕世代如何為未來世界做準備。講座內容特別整理成三篇,前兩篇分別可見:江振誠╳葉丙成:人的教育才是根本,學習與思考始終都是自己的事,江振誠╳葉丙成:當老師是「引路人」,引導學生從犯錯中為「自己找到答案」。
九、兩位都是年輕人心目中的成功典範或被認為是人生勝利組,兩位有過痛苦、絕望、掙扎的經驗嗎?最後是如何度過的?
葉丙成(以下簡稱葉):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一樣,我覺得我不是人生勝利組。我其實還蠻慘的,特別是做教育的創業。你可能在學界、在教育圈人家可能把你當somebody,可是當你募資時,外界根本不認識你啊,人家根本把你當nobody。這是真實的世界,在這個世界是你必須把自己reset成nobody,重新去爭取人家對你的認同跟肯定,在我四十歲能做到這樣的事情,對我人生是非常重要的收穫。
創業過程中非常苦,曾經一年支出九千多萬,但營收只有九百萬而已,感謝身邊的夥伴,這幾年我們慢慢爬起來,但我們還沒轉正還是小虧,所以我的夢想就是要交營業所得稅。創業每天都像雲霄飛車一樣,三天兩頭覺得完了完了公司快倒了,但在同事面前還是要裝得很樂觀,只能晚上自己吞下那些壓力。或隔兩天又有什麼事情,讓你覺得又充滿希望,每天像坐雲霄飛車一樣。
在學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考試努力唸書就會考得好,出社會才知道努力不見得會成功。我從小到大成績都很好,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怕失敗,但創業這五年下來,發現我現在不怕失敗,我怕的是懊悔,那個懊悔會在你心裡面咬一輩子,那才是最可怕的。後來我發現坐雲霄飛車沒關係,只要我盡力了、對得起自己,我不會有懊悔,會不會失敗就交給老天。我真的不是人生勝利組,到現在都還在struggle,就是在struggle過程中才發現到活著,雖然很苦但活著,我越來越享受這樣的過程。
江振誠(以下簡稱江):坦言我沒有這種經驗。身為一個料理人、餐飲人,一定要有個DNA就是flexibility(彈性)。為什麼?你每天會碰到不一樣的客人,狀況都不一樣,可能同一道料理在同一桌,有人說太鹹有人說不夠鹹;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那個彈性是我們隨時都要調整的,因為它沒有正確的答案。
我記得才在RAW跟一個小朋友講這件事,沒有對或不對,如果你今天在紐約時代廣場你應該給他漢堡而不是鵝肝,哪一個才是好的?沒有標準答案,隨時保持彈性,知道什麼時候要給什麼,這是料理人、餐飲人必須要有的基因。當我們碰到很多狀況時,隨時調整、保持彈性,我覺得它也可以被運用在不同的領域、不同行業,能夠保持flexibility的基因,會讓很多事情沒那麼難過或負面吧,我覺得當個餐飲人、料理人是需要很大的修行。
十、請問兩位心目中真正的「教育」應該要具備哪些內涵?怎麼落實?
葉:真實的學習要跟世界學習,而不是在課堂上學習。我們以前的年代沒有人告訴我們學習的理由是什麼?華人世界有個觀念就是我們要把孩子準備好,什麼東西只要以後有用我就先塞給你,先讓你準備好再上戰場,可是問題在於說,那個準備、塞的過程實在太久了,十幾二十年,塞的過程中當學生問說為什麼要學這個,你又沒辦法回答只會說你以後就知道了,這時學生會失去學習的動力,甚至對世界開始失去好奇心、失去熱情,這是最可怕的。
我們的教育必須要讓孩子有機會去跟真實世界做學習、去接觸真實世界。以「無界塾」來說,我們做了很多很瘋狂的事情,像是曾辦過校外教學,一般學校校外教學都是一天,我們是整整五天這群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在西海岸從北跑到南、再從南到北,一直解任務,本來出去前很害羞的孩子,回來後每個都像大人一樣。更重要是這些孩子對台灣土地會有感情,因為他看到的這些不再只是課本的照片,是真實看到土地上的美。不然我們台灣培養一些很會念書的人,到最後出去國外,對這土地如果沒有想要回饋,把他們教那麼厲害又有什麼用。
江:教是分享,分享我們的經驗,分享我們的心得;育,是陪伴,陪伴他們一起犯錯,一起尋找正確答案。教育,沒有正確答案,如果我們的教育能夠在做的同時,思考我們有沒有做到分享我們的經驗、心得,陪著他尋找屬於他們的正確答案,我認為這就是教育。
十一、台灣的年輕人要如何開始自我探索、迎接未來?
江:我很想說的是,不要再叫年輕人多探索、多跨界多嘗試,專心的、專注的做一件事情沒有不好,在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偉大的人,在專注的做研究、做創作。不要再叫年輕人多跨界,這世界上需要更多人專心地做好一件事情。我們今天談的是「未來,沒有正確答案」,重要的是,當你完全的了解一個問題時,你就會發現屬於你的正確答案。現在的我們更缺乏的是,專注的做好一件事情。
葉:所有人都希望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命,但是天命的追尋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可是我們過去以來從小到大,都是非常急於找到答案。我想跟台灣的年輕人說,你不需要焦慮,找到天命可能要花五到十年,甚至可能有人一輩子都找不到,所以這個是急不來的。
要找到天命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個是要認識世界,先要知道這個世界你有什麼選項;認識世界後你就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特質,什麼事都去試試看,找到適合與不適合自己的事情,會慢慢瞭解到我是一個有什麼樣才能,我是什麼樣個性的人。當認識世界也認識自己後,接下來要連連看,原來什麼工作適合自己。當你要找到你的天命,最開始你要對世界充滿好奇,如果從年輕時就對世界好奇,你會發現你的選項比別人多,也更有機會找到自己的天命。
十二、請兩位為座談做一個總結。
江:我覺得教育就是分享,分享經驗、分享心得;以及陪伴,一起尋找答案。我覺得餐飲的教育或是廚師的養成,缺少什麼東西,我就用體制外的東西來導正或者補強,這是我覺得我能夠為這個產業做的。而我覺得在體制外的教育、體制外的改變,是能夠最快接近我們現在的世代。因為每個年代都在改變,但體制是不是能夠這麼快的接近,我們想要學生畢業後就能夠接上軌道的狀態。
我對教育還是正面的,台灣的教育還是有好的結構,我才有機會從六年前開始參與,把台灣的餐飲教育能夠有不同的輸入。我接下來希望,能夠把台灣飲食辭典跟台灣味譜變成是我們的學習之ㄧ,就像歷史一樣,我們如果連台灣歷史都不懂,那為什麼花時間去了解其他國家的歷史。如果我們的餐飲學校不教什麼是台灣味,或是不教台灣過去百年的味道是怎麼來的?那我們還要教給學生什麼?我現在能夠在體制外做這些事情,我也希望把這些事情完成,台灣味譜是我接下來最重要的一個目標。
台灣味譜會是一個具體的書,它就像家譜一樣,有大數據的整理包括屬於台灣的味道組合,為什麼跟其他的料理或是八大菜系不一樣的地方,我覺得這個才能讓我們知道自己的優點是什麼。為什麼說到麻辣就會想到四川,那說到什麼會想到台灣?我希望有一天人家會知道哪個東西就是代表台灣,但我們必須先把這件事做出來,先把味譜完成,才能夠讓接下來的人知道那就是台灣味。台灣味譜就是味型,味型是橫軸,食材是縱軸。我們要教的不是如何烤一隻雞、煎一條魚,而是了解什麼是屬於自己的味道。
葉:我們台灣的社會與教育,家長與孩子必須知道接下來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變動的世界,超過一半以上的工作會消失,這真的不誇張。很多我們傳統上認為很好的工作,將來也可能會被淘汰,我們傳統上認為什麼樣的路是好、不好,其實都會有很大的變動。
這代年輕人最辛苦的地方,是接下來面對的世界是很可怕的世界,接下來二十年充滿了變動。人類以前經歷過很多變動,但走得過來的重點是有歷史當我們的老師,碰到經濟不景氣,去看經濟大蕭條時代,你會有個參考的依據。可是這代孩子最可憐、最辛苦的地方,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全球化程度之高,人口之多,氣候變遷問題之嚴重,是人類歷史上從沒出現過的,沒有人能告訴我們解方是什麼。
現在小孩都變成搜尋引擎了,考試找題型,但以後台灣面對的問題,是找不到答案的。搜尋引擎模式的孩子,是無法面對這個世界的,不要再妄想我家小孩填哪個科系、做哪種工作就可以安安穩穩二、三十年做到退休,沒有這種事了。我們要讓台灣孩子知道接下來沒有安穩這條路,要讓他知道這世界充滿變動,要活下來就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未來,沒有正確答案,未來是什麼樣子,連我都不知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