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500盤評審/米其林三星主廚林恬耀:美食能串起人與人之間的美好回憶與情感連結
食物只是媒介,重要的是坐在一起吃飯的人能因為料理建立心理的連結。— 林恬耀
林恬耀(Jimmy Lim),JL STUDIO主廚,是全球第一家獲得米其林三星肯定的新加坡料理餐廳。林恬耀將對家鄉菜的熱情透過創新手法,重新詮釋經典新加坡料理,創造出獨特且精緻的菜色。
Q:個人成長過程與美食之間的連結?
A:從小在家中餐廳環境長大,爸爸和阿嬤都很會煮,美食幾乎一直環繞在身邊。小時候只覺得有得吃就很開心,長大後才懂那是美味。最懷念的是阿嬤做的新加坡式咖哩雞和炒米粉,因為是白色的,我叫它「白米粉」。那味道不只是好吃,更是一種回憶,會連結到特定的時間、空間和人,很可惜來不及跟阿嬤學。記得有次在台中吃到一家蚵仔鹹粥,味道和阿嬤煮的一模一樣,瞬間把我帶回童年。
Q: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道料理是?
A:因為工作的關係,能吃到太多好吃的料理了,硬要挑出一道太狹隘了。通常會真正打動我的往往不是菜本身,而是那個「moment」,跟誰、在什麼情境下享用。像小時候在新加坡餐廳與阿公阿嬤全家聚餐,或是在美國的米其林三星餐廳實習後,有機會以客人身份坐下用餐,雖然已忘了吃什麼,但依然記得當時的感動與崇拜的心情。
食物對我來說是一種媒介,讓人們聚在一起,建立情感連結。小吃可以迅速填飽肚子,高級餐廳則讓人慢下來、交流情感。最近一次印象深刻的用餐是在香港的新榮記,和好友邊吃脆脆的、吸滿酸甜醬汁的炸鯧魚邊說笑,那種歡聚時刻,比任何一道菜更難忘。
Q:這次挑出這10盤美味的評選主軸與標準?與去年相比有什麼不同?
A:我的評選標準其實很簡單,一年吃了那麼多餐廳、那麼多道菜,在回想的時候,能立刻浮現在腦海,而且還讓我想再回訪,並且推薦大家來到這家餐廳可以嘗試看看的菜色,就有機會入選。
去年我全部都挑台中的餐廳,因為想讓更多人看見台中的美食。今年則加入了兩家台北的餐廳,但其他還是以台中為主。對我來說,這些入選的菜色,不只是好吃,更是這一年裡讓我記憶深刻、願意再次前往品嚐的味道。
Q:心目中一盤好菜應具備哪些要素?
A:我心目中的一盤好菜有兩種,一種是純粹簡單的美味,看似樸實,卻把每個細節都做到位。像這次推薦的粵式招牌炒米粉,不乾不濕、味道純粹;或是馬世卡邦起士櫛瓜披薩,餅皮好,櫛瓜與起司搭配起來清爽不膩,呈現簡單中的不簡單。
第二種則是複雜卻意想不到的驚喜組合,像Logy的鮑魚/杏仁/甘苔,沒想到這些食材可以這樣搭,創造出令人驚喜又和諧的風味。對我而言,重點不在食材多豪華,而是組合與呈現方式,能否把每個要素都照顧好,才是最難也最迷人的地方。
一盤好菜,不在於食材多豪華,而在於能否把每個要素都照顧好。— 林恬耀
Q:回顧過去一年,特別驚艷或難忘的料理?
A:泰國曼谷的SORN,是一家專做泰南料理的米其林三星餐廳,食材幾乎全來自泰國南部,以Fine Dining方式詮釋傳統風味。我很喜歡它的味道呈現,優雅細緻卻不失原本食材的風味。幾乎每次去曼谷,我都會預先訂位前往,每一次用餐都能感到滿足,甚至覺得比上一次更好。最令人佩服的是,即使是同一道菜,每次吃還是能感覺到料理方式不斷精進。這種「穩定中求進步」的能力,在餐廳經營中極其困難,也讓我從主廚的角度來看更加敬佩。
Q:近年觀察到台灣美食的新趨勢或變化?
A:台灣餐飲市場一直都很競爭,我覺得這種求新求變的氛圍是好事,能促使餐廳和客人都持續進步、適應環境。近年我特別注意到,更多餐廳開始將東南亞風味融入菜單中,而且被接受的程度越來越高。身為新加坡人,我對這股風潮特別有感。從咖啡店、bistro到fine dining,甚至甜點、點心,都能看到香蘭、咖椰、椰奶等元素的出現;有些餐廳還把叻沙的味道融入義大利麵或融合料理中。看到這些不同文化的元素在台灣餐桌上出現並被喜愛,我覺得是一件很棒的事。
Q:「500盤」邁入第5屆,您認為這個評選對台灣美食圈產生了什麼影響?
A:「500盤」對台灣美食圈的影響絕對是正面的,餐廳如果想進榜,就會更努力提升品質,對顧客和整體餐飲環境都是好事。其實不管是米其林還是500盤,榜單的存在都能讓餐廳被看見、督促大家進步。我自己抱持比較開放的心態,相信自己想做的事,真心與大家分享,客人或評審喜歡就很感激。
500盤的評選很多元,融入了更多個人喜好色彩,但集合眾多評審的選擇,其實就是一種大數據趨勢。我不覺得有哪個榜單能符合所有人喜好,重點是保持正面心情去看待。我自己也會參考榜單去探索新餐廳,試試看新菜色。
品質穩定中求進步,比不斷換菜單更難,也是吸引我一再回訪的重要因素。— 林恬耀
● 林恬耀的精選10盤菜
1. logy:鮑魚/杏仁/甘苔
靈感來自粵式杏仁豬肺湯的做法,鮑魚彈牙,配上使用南北杏熬煮的湯頭香氣十足,羊肚菌郡裡的魚漿巧思也增添了風味,還淋上番紅花油,讓人印象深刻,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2. 鳥苑地雞燒:燈籠
食材稀有本身取得就不易,加上火侯控制得宜,調味後,將食材完美呈現。
3. ZEA:玉米|椰子|木薯
這道菜是對墨西哥瓦哈卡(Oaxaca)菜餚的重新詮釋。底層是鹹味的Nicuatole,使用台灣的水果玉米製作,接著鋪上一層椰奶咖哩,再搭配木薯Yuca的豐富口感,最後以一抹檸檬葉皮的清香點綴。
4. 山与:金蠶玉衣脆天膠
顛覆了傳統做法,採用全新的方式呈現,同時也保留了前期複雜的準備工序。且花膠要發得好,必須軟硬適中且入味。這道「脆天膠」,融合了日本天婦羅的炸物技法,在台灣實屬罕見。
5. 与玥樓頂級粵菜餐廳:招牌砂鍋順德魚腐湯
來自廣東順德的經典名菜,湯底使用鱸魚熬製再加入白蘿蔔絲、皮蛋、香菜、豆腐提升湯品的層次,其中的魚腐是使用土魠魚打成泥製作而成的魚球。湯品口感滑順濃郁,香氣滿溢且不膩口。
6. 俺達の肉屋:內橫隔膜
肉質相當軟嫩,且不油膩,加上專人代烤,熟度完美。
7. 春日宴粵菜喜宴:粵式招牌炒米粉
以海鮮為底,炒得非常乾爽,麵體口感仍保留彈性,食材很簡單純粹,但是每個要素都掌握得很好。
8. 溫叨古早味料理餐廳:古法剁椒鱸魚
紅橙橙的醬汁覆蓋在鱸魚上,看似很辣的剁椒魚,其實入口後香且辣度適中,魚肉的熟度也控制得很好。
9. 皮諾可可:馬世卡邦起士櫛瓜披薩
櫛瓜厚薄度適中,搭配脆口窯烤餅皮,清爽不膩,看似簡單要做得好吃其實不簡單。
10. 水赤床:平壤水冷麵
在台灣少見的韓式冷麵,在吃完烤肉之後最適合以清爽的冷麵作結,特別的是上面還有片肉餅,整體味道可以感受到用心。
● 500盤2025中/英文版官網:https://udn.com/500dishesaward/
2025 第五屆500盤 The 500 Dishes Award 2025
#500盤2025 #500盤5周年 #第一份台灣人觀點的美食評鑑 #The500DishesAward2025 #500盤 #500dishes
主辦單位|500輯
指定用酒|麥卡倫單一麥芽威士忌
指定銀行|星展銀行
合作單位|浪琴、inline、福華飯店、雙月食品社、台北101、新光三越
贊助單位|巴部農天然鹼性礦泉水、丸莊醬油、永豐餘生技、好食好事基金會、滋立燕窩、樹頂(Tree Top)、醫願診所 iHope clinic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