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500盤評審/al.dente.life主理人Henry:媽媽的蛋湯是最完美的懷抱
美食就是「All shapes and sizes.」只要煮的人對我來說有趣、對上我的味蕾、用心,而且抓到食物的精神,不論路邊攤或fine dining都沒有關係,只要看得出精神,我就是喜歡、就是美食。— Henry Hsieh
「你最常吃的宵夜是那一間?」、「宿醉吃什麼?」近年只要有在關注美食界的網友,幾乎一定看過IG帳號「彈牙人生al.dente.life」的「快問快答」系列影片。不論是米其林星級名廚或是偶像藝人,在主持人Henry的提問之下,紛紛祭出自己的口袋名單。俐落爽快的節奏、自然不做作的互動,以及滿滿的私房美食,讓al.dente的粉絲數量快速成長,Henry也成為近年最具人氣的美食KOL。
Q:記得當初第一支美食影片採訪,是怎麼開始的?
其實影片的內容就是我跟朋友們平常的對話,後來在其他人的建議之下,開始把這些對話拍攝下來,所以很真實。第一支影片就是訪問FRASSI的主廚Iacopo,並在2024年3月24日上線,那天正是我母親的生日。
Q:能否分享自己成長歷程與美食之間的連結?
我們家裡非常注重吃東西,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圍繞著廚房跟餐桌。我大概5、6歲的時候,第一次吃到「皮蛋」就愛上它的味道,一直問「這是什麼!?」、「為什麼這個味道?」我在那個時候就知道自己是個貪吃的人。
我的外婆來自上海,是我認識最會煮菜的人,手藝也傳承給媽媽、舅舅。外婆什麼都會做,小時候不知道什麼是上海菜、台菜、西餐,只知道每一樣都好吃,而且是現在找不到的味道。尤其印象最深的就是「水餃」,有一次我大概吃了50顆。
我在台灣出生、溫哥華長大。當時許多香港師傅移民到溫哥華。我不知道這些是廣東菜,只知道這些大廚煮出來的料理超、好、吃!甚至從小開始接觸到象拔蚌、乳鴿等食材,也開始知道「魚就應該這樣子煮」,逐漸累積出飲食的經驗。
大學第一年,我在義大利唸書。當時宿舍的菜不好吃,所以經常只吃麵包配橄欖油,結果連單純的橄欖油、麵包都可以體會美感及精神。後來繼續到紐約念大學,嘗試各式各樣的料理。大學畢業之後到義大利的餐飲學校。此時發現,過去人生所累積的經驗,都可以開始應用與運用。小時候吃東西總被周圍人覺得「你不要那麼挑」,但在餐飲學校,發現每個人對吃都跟自己一樣重視,而且想要學習歷史、文化、烹調、食材的來源、調味的技巧,讓我感到很充實。
之後,我在米蘭的二星餐廳Ristorante Sadler工作,是店裡第一個台灣人。我很幸運,從實習到正式上班都在主廚的教導之下學習。在2014年回到台灣之後,第一個工作是跟朋友經營司旅旅館內的餐廳,接下來開了Longtail,之後開設WILDWOOD。Longtail在米其林登台第一年也順利摘星。
飲食要「keep an open mind」。某道料理可能已經傳承數百、數千年。你不用喜歡它,但是要去了解它、知道背後的歷史— Henry Hsieh
Q:你喜歡什麼樣的美食?
自己的美食範圍很廣,因為對我自己來說,美食就是「All shapes and sizes.」只要煮的人對我來說有趣、對上我的味蕾、用心,而且抓到食物的精神,不論路邊攤或fine dining都沒有關係,只要看得出精神,我就是喜歡、就是美食。
我通常都是問受訪者「你最喜歡」、「你最常去」、「從小吃到大」因為答案會充滿感情,這是我最在乎的部份。「Shar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eating.」一個人吃東西可以很開心,如果找到另一個人跟你一起愛的話,感覺更棒。許多餐廳因為影片而帶動生意上門,我也會覺得「太好了!」,因為我做影片,就是為了要跟大家分享。
Q:除了外婆的水餃,還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美食想要分享?
我媽媽做的「蛋湯」。這是非常容易的一道菜,她自己也覺得沒什麼功夫。「兩個蛋,打一打,放在大同電鍋裡面加一點水跟獨門配料,就這樣!」從小吃到大,就是好吃。對我來說,媽媽的蛋湯是一個「最完美的懷抱」。
我媽還會煮一道菜,叫做「八寶鴨」,是她的招牌菜,但因為太好吃了,每次請客上桌都被客人吃光光,我跟我爸因為客氣,從來沒吃到過,只能嘗到一點點味道。所有客人都說多好吃。但是我跟我爸到現在都還在好奇「到底是什麼味道?」
另外,你知道「Eureka moment」嗎?有一種時刻,就是會讓你出現「啊!懂了!」的瞬間。2011年時,我前往同學推薦的一間米蘭餐廳用餐。當時我從來沒有吃過真正的「燉飯」(risotto),我點了一份「藍莓羊奶起司燉飯」。上桌時,它的質地結構是一種很性感、很美麗的稠度,在義大利文稱為「All'onda」,意思指「波浪」。盤子裡薄薄一層飯,全部都是漂亮的白色。使用湯匙一刮,白色燉飯底下的藍莓色澤亮出來,真的是優雅、好吃,太強了!
Q:如果在台灣要吃好吃的燉飯,你會推薦哪幾間餐廳?
FRASSI、Bencotto、INITA。
Q:對你而言,什麼才算是一「盤」好菜?
其實沒有那麼複雜,你的嘴巴就會告訴你。有人喜歡焦一點、有人喜歡軟一點,有的人喜歡嚼勁,自己就會告訴自己「喜歡?不喜歡?」自己喜歡就ok了。「別人說得再好吃,But it's not for me, who cares!」但我仍然會想要去理解、認識這些料理。這次我提供的10盤名單,都是我喜歡的料理,也許很多人不認同,但也沒關係,食物就是那麼有趣。
我問過一堆人「你喜歡什麼?」我肯定也不是喜歡每個人的名單,但我想要去了解這道菜的靈魂,以及料理想要表達的內容。即使我不懂、我沒有吃過,我也會想要去了解。
例如「帕米吉阿諾起司」,有人覺得好臭,有人喜歡,一定會有原因。我不一定要去喜歡它,但是我可以了解「原來這個食物咬下去會有這樣的口感、這樣的香味!」我了解它的靈魂。至於我自己愛不愛,又是另一回事。
飲食要「keep an open mind」。某道料理可能已經傳承數百、數千年。你不用喜歡它,但是要去了解它、知道背後的歷史。而不是一句「太鹹」、「死鹹」就破壞如此豐富、這麼悠久的文化習慣與烹調方式。
Q:今年500盤名單的共通點?
共通點就是「用心」。除了料理本身的用心,我也重視整體的用餐體驗。名廚Thomas Keller曾經說過「The experience begins before you enter.」下了車,看到餐廳的建築、大門,就已經在開始體驗;光是餐廳容不容易找到、該從那條巷子轉進去,也都是體驗,或是看見門口在包餃子、切叉燒,每件事情都好有趣,也都是店家自己的氛圍,沒有好壞,都是體驗的一部分。
Q:今年500盤名單中,想優先推薦的三盤料理?
這太困難了,我做不到!這就好像選擇哪個小孩是自己的最愛。我推薦的10盤都是非常用心、非常精緻、非常好吃的料理,每一道都有自己的精神。
Q:如果連續一星期只能吃同一種食物,你會選擇什麼?
太簡單了,我什麼東西都可以連續吃一個星期!我有一個習慣,不管去任何地方旅遊,回來台灣就會一直吃同樣的料理。去完義大利,回來就會一直吃義大利菜;去完韓國,回台就會一直吃韓國料理。我超級愛「繼續發現」,還有「繼續活在被衝擊、被啟發」的感覺之中。這次評選的10間餐廳,也都是我全部吃不膩的餐廳。
Q:有沒有什麼瘋狂的美食經驗願意分享給大家?
太多了!在紐約有一間創意壽司店,採無菜單的型態,標榜從客人開始吃到喊停,每一道都不一樣、有創意。當時跟朋友去挑戰,大概連續吃了三十、四十貫,開始吃到美乃滋魚卵,知道沒變化了。
我對「西班牙烘蛋」(tortilla de patatas)也非常熱愛,在西班牙真的是停不了,不管當天有什麼活動一定要先吞一塊烘蛋。還有一次去墨西哥轉機,結果在24小時之內,吃了大概50個塔可(Taco)。
Q:依照觀察,近年台灣美食產業有什麼變化或趨勢?
消費者的品味一直在成長、越來越有經驗,店家也需要升級、level up!整個飲食的文化,酒水、服務,我覺得都在進步與發展,然後選擇也越來越多。當選擇多,消費者的經驗逐漸累積,大家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最重要的是,當有自己的經驗,你就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然後開啟討論、研究、發現,這是最有趣的!
以前,如果只有一兩間西餐,沒有其他選擇,很難判斷比較。但是現在,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喜好風格,我覺得這是近年最大的突破。當選擇變多,比較不受歡迎、不用心的餐廳也可以反省、追求進步。成為一個好的循環。
Q:想對台灣餐飲業者說什麼?
要用心、要乾淨。
Q:覺得《500盤》對於美食產業造成什麼影響?同時對《500盤》有什麼期望?
《500盤》宣傳做得很好,是讓所有吃東西的人都會注意到的活動,也會讓餐飲業越來越好;如果大家對《500盤》的結果不贊成,更好!因為表示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風格,不是只有一種;《500盤》讓大家有討論話題,絕對是好事。尤其當初在疫情時舉辦,真的幫助餐飲業一大把。
我希望《500盤》不是人氣競賽。而是希望用心、一直在進步的人與料理,能被大家發現、注意到。
這次我提供的10盤名單,都是我喜歡的料理,也許很多人不認同,但也沒關係,食物就是那麼有趣。— Henry Hsieh
● Henry的精選10盤菜
1.FRASSI:Wagyu prosciutto
Wagyu NY strip prosciutto with the most delicious funky flavors that simply melts in your mouth.
2.de nuit:布里亞薩瓦蘭起司
超香超濃郁起司配琵琶醬放在鬆脆塔皮裏。
3.秦味館:酸辣湯餃
又酸又辣,水餃加豬血完全是宿醉的好夥伴!
4.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睿麗餐廳:烏魚子馬卡龍
完美鹹甜組合,一點脆一點黏,完美甜點。
5.Café de LUGANO 盧卡諾義法餐酒館:聖誕烤雞 羊肚菌醬 法式雞汁飯
脆皮的烤雞加濃郁的黃酒羊肚菌醬配上香噴噴的飯。
6.Bencotto:蛤蠣麵
Amazing fresh pasta, al dente, deep flavors, perfect clams!
7.Canvas:袋鼠香腸吐司
Incredibly addictive little kangaroo sausages inside the softest white bread
8.東方高爾夫俱樂部 湖畔景觀餐廳:紅麴香酥肉
香脆肥嫩!
9.兄弟飯店 蘭花廳:蛋酥烏魚子炒飯
一定要焦一點!脆脆的蛋酥配上烏魚子實在美味!
10.INITA:Straciatella soup ramen(現桿手工義大利麵搭配蛋湯)
義式融合日式蛋湯加手工義大利麵,完美的收尾!
● 500盤2025中/英文版官網:https://udn.com/500dishesaward/
2025 第五屆500盤 The 500 Dishes Award 2025
#500盤2025 #500盤5周年 #第一份台灣人觀點的美食評鑑 #The500DishesAward2025 #500盤 #500dishes
主辦單位|500輯
指定用酒|麥卡倫單一麥芽威士忌
指定銀行|星展銀行
合作單位|浪琴、inline、福華飯店、雙月食品社、台北101、新光三越
贊助單位|巴部農天然鹼性礦泉水、丸莊醬油、永豐餘生技、好食好事基金會、滋立燕窩、樹頂(Tree Top)、醫願診所 iHope clinic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