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起轉新北:2025新北市客家義民祭 用一面「令旗」打開世代對話

聯合新聞網 文/Jane Wu

「如果能在這麼傳統、民俗的客家活動裡,放進現代主義的純粹,那就太帥了。」—— 洋蔥設計創辦人 黃家賢 Andrew 如此形容他接下「2025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以下簡稱義民祭)主視覺設計時的第一個念頭。

這位曾多次入圍葛萊美獎的設計師,並非客家子弟,卻在接到邀請後,翻遍過往十年的祭典海報與相關資料,他發現,桐花、藍染、挑擔、鼓樂……這些元素雖然熟悉,但卻過於固定,彷彿把客家文化框進一種「只能這樣」的樣貌,於是,他選擇拋開既定符號,反而從祭典中最具號召力的「令旗」出發,把團結一心、一呼百應的精神,化為一面抽象卻張力十足的旗幟。

鮮豔的螢光粉色,搭配誇張有力的書法字,讓這幅作品既有傳統的重量,也帶著當代的銳度,這一次,他用設計讓義民祭跳脫刻板印象,成為一場可以跨世代對話的文化盛典。

洋蔥設計創辦人 黃家賢。新北客家局/提供

客家義民祭 城市裡的三百年記憶

9月27日至29日,新北市民廣場將再次迎來一年一度的客家盛事——「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這不僅是一場延續三百年的傳統祭典,更是屬於現代都市的一場文化嘉年華,三天活動,從莊嚴肅穆的祭典儀式,到熱鬧活潑的藝文展演,再到讓年輕人瘋玩的市集攤位,義民祭的多元樣貌,正如它的主題「義起轉新北」,象徵傳統在城市裡的新生與轉化。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局長劉冠吟強調,義民祭不只是「傳統要保存」,更是「文化要共鳴」,「一個活動的主視覺,就像是祭典的第一張臉,長得好不好看、吸不吸引人,和活動內容一樣重要。」她坦言,這次給設計師的任務,是一張完全開放的「申論題」:不必有標準答案,但必須能夠引起共鳴。

當 Andrew 交出以「令旗」為核心的作品時,她眼睛一亮:「中了,而且是第一眼就被打中!這個答案或許不是唯一的答案,但正因為如此,它能引發更多思考與對話。」

新北客家局局長 劉冠吟。新北客家局/提供

從「令旗」開始的翻轉

在客家文化的脈絡裡,令旗有著特殊的象徵:它是一呼百應的號角,是集結力量的標誌,在歷史上,當義民爺號召義民守護家園,令旗一出,鄉親便義無反顧地挺身而戰,設計師 Andrew 將這個符號提煉為主視覺的核心,再以現代主義語彙重新詮釋。

「我想讓大家滑手機時,一看到就被擊中,感受到一種『繃』的力量。」Andrew 解釋道,他不只把旗幟的形狀抽象化,還將客家花布中的粉色調亮成螢光粉,帶來一種鮮明、年輕、甚至帶點叛逆的氣質。這樣的設計,不是要拋棄傳統,而是要用當代語言與之對話。

字體上,他選擇了誇張有力的招牌書法字,傳達義民祭的氣勢與生猛,再搭配細扁的副題字與英文,形成多層次的視覺節奏,這不只是設計上的選擇,更是文化傳遞上的策略,既讓長輩看得熟悉,也讓年輕人覺得「很潮」。

「一面旗,能不能打開世代的對話?」黃家賢Andrew用義民祭的主視覺設計,給出了他的答案。新北客家局/提供

局長的「開放申論題」

這樣的嘗試,也是一種行政上的冒險,劉冠吟直言:「把主視覺交給設計師自由發揮,其實我心裡也很忐忑。」過去的活動總有既定符號,但她選擇信任創作者,因為「文化的推動,需要更多撞擊與驚喜。」

她認為,這次的主視覺不只是設計上的革新,更是一次「文化對答」的過程。「當你看到一個與想像不同的設計時,你會想:為什麼?它想表達什麼?這時候,你已經在思考文化了。」

這正是她期待義民祭帶給社會的啟發:傳統不是只有唯一解,它可以被重新書寫,並與當代產生新的對話。

劉冠吟認為,這次的主視覺不只是設計上的革新,更是一次「文化對答」的過程。新北客家局/提供

義民祭三天:從莊嚴古禮到青春市集 共譜城市樂章

今年的義民祭,將在三天內以不同節奏鋪展,既保有傳統祭典的莊嚴,也融入現代城市的活力,讓參與者在同一個場域中,感受到多層次的文化氛圍。

首日的大典,由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親自擔任正獻官,帶領各界依循古禮向義民爺致敬,莊嚴肅穆的儀式,鼓聲與號角齊鳴,現場氛圍令人屏息,象徵義民精神跨越三百年的傳承與延續。許多第一次參與的年輕人,都能在這一刻真切感受到「義」的重量。

進入 午後與晚間時段,義民祭則展現截然不同的面貌。廣場上將化身大型文化舞台,結合客家傳統音樂、流行樂團與青年社團表演。從山歌到搖滾,從舞獅到街舞,傳統與流行的跨界碰撞,讓不同世代都能找到自己的共鳴。夜幕低垂,燈光舞台亮起,新北市民廣場將變成一座不夜城。

最受期待的,還有青年創意市集,現場匯聚在地青年創業者、設計品牌與學生社團,攤位上擺滿手作飾品、插畫小物與創意料理。除了必嚐的客家粄條、擂茶、紅糟肉,還有融合創意的「客家風格甜點」與「在地啤酒」,吸引遊客邊逛邊拍照打卡,感受節慶的青春氣息。

而今年更有限定周邊首度亮相,包括貼紙、鑰匙圈,以及設計師特別打造的「義」字黑色T-Shirt。簡單俐落的設計,讓文化不只存在於典禮當天,而是能延伸進日常生活,成為年輕人願意穿上的潮流單品。

「好看、好玩太重要了!」劉冠吟強調,三天的義民祭,像是一首多段樂章:白日裡嚴肅厚重,傍晚時歡樂奔放,夜晚則熱鬧繽紛,當文化不再只是被供奉的文物,而是一個能隨時走進生活、引發共鳴的存在,才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與記憶。

擁有嶄新主視覺的義民祭,能帶來的不只是被保存的記憶,更是打開屬於這座城市「義」的想像的鑰匙。新北客家局/提供

一場跨世代的邀請

2025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用一面「令旗」翻轉了大眾對祭典的想像,它既是對三百年傳統的致敬,也是對未來城市文化的探索,當主視覺不再侷限於符號複製,而是成為引發思考的契機,義民祭就不只是節慶,而是文化傳承的見證。

9月27日至29日,來新北市民廣場「義起轉新北」,一場跨世代的對話,就此開展。

義民祭週邊商品首度登場,圖為設計師特別打造的「義」字黑色T-Shirt。新北客家局/提供

今年義民祭的主視覺。新北客家局/提供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