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這三個字的界線越模糊越好——專訪第13屆TIDF影展統籌陳婉伶

聯合新聞網 沈佩臻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於5月6日盛大開幕,今年規劃競賽與觀摩共12個單元、選入188部影片,創下TIDF歷史新高,同時舉辦72場映後座談、2場大師講堂、2場線上系列講座及2場線上論壇,並攜手友善書業合作社串連延伸書展。影展自即日起至5月15日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登場。

自2014年起擔綱TIDF競賽單元的陳婉伶,2021年起轉而肩負影展統籌重責,並參與競賽單元選片。提及接觸紀錄片的淵源,她不忘大學時代第一次在電影院裡看紀錄片所帶來的巨大騷動,以及自此之後希望開啟大家感受紀錄片美好的開關。在TIDF迎接第9年,陳婉伶在角色轉換之間拿捏平衡,以高彈性因應局勢變化,而影展核心精神「再見・真實」如同一個穩固扎實的重錨,與變化快速的世界局勢成為有機關係,安定影展團隊的策展走向。在文末,她也誠摯推薦必關注的三個單元與其珍貴之處。

導演吳乙峰所執導的紀錄片《生命》,讓大學時期的陳婉伶深感震撼,開始有意識地接觸紀...

500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紀錄片?

陳婉伶:我大學在嘉義念書,嘉義是當時文化資源比較少的地方,電影院也只有兩間,一間首輪電影、一間二輪電影。但是學校離南方影展很近,因此除了和南方影展合作,也自己辦了紫荊影展,籌辦的老師剛好是系上老師,所以我也熱心地擔任影展工作人員;當時剛好有一、兩年金馬影展到台中,所以我為了參加影展待在台中好幾天,這些算是我和紀錄片與影展的第一個接觸。

早期接觸紀錄片的管道比較少,大部分還是看電視上的紀實節目,而且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在看紀錄片,所以那個時候「去電影院看紀錄片」是一個不曾想像過的概念。因為南方影展的關係,我在嘉義和台南陸續看了一些紀錄片,原本對紀錄片存在著某種既有認知,後來發現跟我原本想像的差很多,那種刻板印象讓你在電影院、大銀幕觀看紀錄片,而且題材是你可能知道的人事物有關的時候,會帶來龐大的衝擊,有點像是「開關」被打開了。

焦點專題|入圍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的《獨立幻夢》(Independencia, ...

我記得有一天我看完吳乙峰導演的《生命》,看完之後心情很激動,還在BBS上寫了非常長的文章,詳細內容已經忘記了,但是主要在描述自己「對紀錄片的認知被打破了」的這件事,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告訴大家紀錄片不是原本想像的那樣。

紀錄片在我的人生發酵了。

因為《生命》是拍921的故事,我就是活在那個年代裡,921發生在我的高中時期,因為在台北唸書,所以對921有非常多無力感,意思是我不太知道可以怎樣了解這件事,或者如何參與其中,例如重建。後來在大學看到這部紀錄片時,發現原來影響層面比我所想的遠大得多,我在台北這個資源中心生長時,還有非常多東西是我沒有想像過的,這些事物在影片中帶給我滿多震撼。

此後,我開始有意識地接觸,也對於影像或看電影有不一樣的想法。突然變成影迷之後,當時很流行光南(生活雜物連鎖店「光南大批發」)的紅配綠,綠標裡有很多歐洲藝術電影,也有一些紀錄片。

雖然我畢業之後沒有立刻做相關工作,但是期間我一直都有看紀錄片,加上我自己的姊姊也在做紀錄片研究、拍攝紀錄片,以及大學時期就認識策展人林木材,木材當時在倉庫藝文中心舉辦「新生一號出口」紀錄片放映會與講座,我偶爾會擔任志工、去看電影,因為這些關係我接觸越來越多。轉了一圈,畢業不到十年,我才回到紀錄片領域工作。

陳婉伶說,紀錄片就像一把鑰匙,讓你對這個世界擁有更多好奇心。 圖/吳致碩攝影

500輯:對你而言紀錄片是怎麼樣的存在?

陳婉伶:講比較俗一點,可能就是打開「認識世界」的開關吧!忘記是幾年前開始,我發現自己和朋友聊天的起手式常是「欸,你這個是我上次在XX紀錄片裡看到的⋯⋯」就是紀錄片讓我對這個世界有更多認知;另一方面,我非常明白世界不可能只有紀錄片裡面的樣子,因為影片能夠訴說的東西很有限,但是它算是給我一把鑰匙,讓我對這個世界擁有更多好奇心。

我覺得台灣主流媒體對於世界的關注還是很片面、很稀少,即使到現在都還是。紀錄片是另一種管道,讓我意識到自己身在這個社會中,而不只處在台灣這座小島上,讓我對自己的位置有不一樣的想像。

500輯:請與我們聊聊與TIDF的淵源。

陳婉伶:離開原本行銷企劃的工作,到澳洲打工度假,回國後擔任劇組助理、字幕翻譯等工作之後,因緣際會,大約2012年我進入紀錄片領域是CNEX的CCDF紀錄片提案大會,我擔任活動執行的角色,會有中港台的影像創作案來到台灣提案,同時間我也到處參與影展、擔任影展志工、接字幕翻譯的工作,做了兩年左右。到了2013年,木材就問我有沒有興趣接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的競賽項目,雖然我從來沒有做過相關內容,但是當時是幾個認識的人重新組了影展團隊,覺得好像可以試試看,結果一做就做到現在。競賽一直做到2020年結束,2021年變成影展統籌。

從負責競賽到影展統籌的身份轉換,真的差很多。其實我很喜歡做競賽,從一開始向全世界收件,到最後出現得獎影片,你有非常多機會接觸到一、兩千件報名的影片,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再來是評選過程中,看到所有選片委員如何講評一部影片,這些對我的成長來說影響非常大;這些影片入圍之後,我就有機會聯絡這些影人,漸漸認識很多創作者,那是一個滿有趣的經驗,雖然聯絡是工作之一,但是有些創作者最後變成了朋友,成為生活裡的一部分,所以我有一點工作和生活不分,但是我現在極力分開這兩件事(笑),這又是另一個故事。

台灣競賽|《島・國》跟拍一位太陽花學運核心成員,追蹤其決心移居馬祖,投身地方政治...

跨入影展統籌是隨著組織架構改變而調整,我從一名職員變成初階主管,統籌是影展裡面的身份,可是我在組織裡是組長,兩邊都是把我放在所謂管理職的位置,意思是我要做的事情離電影有一點點遠了,八成都在做人與人、事情與事情、內部與外部之間的溝通協調,這是花最多力氣的地方。

同時,我在影展節目裡還是有角色,負責競賽單元、部分非競賽單元選片,當然這些都是第一次,因為以前做競賽時我並不是選片的人,是一個執行角色,現在變成在看片、選片的人,那是一個痛爽痛爽的過程,痛是因為時間壓力下要看好幾百部片,爽則是因為看片本身還是非常幸福快樂的事。身份轉換過程中,我一直還在拿捏如何在保有熱情的同時,也可以把沒有認知到的事情做好。

500輯:TIDF邁入第13屆,也是受疫情影響的第2年,是否影響影展策劃走向?核心精神為何?

陳婉伶:中間有許多挑戰,除了疫情,還有中心轉制和搬家,其實是非常大的變動。這個變動不只對於我本身,也對組內人員與影展團隊都有非常大的影響。這份影響有時會在你沒有想到的層面發生,我的角色就是要想辦法化解這些事情。

因為兩年一次,我們2013年接下影展,真正經手舉辦的第一屆是2014年,當時團隊討論出影展的策展精神是「再見・真實」,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在節目策劃、單元規劃和選片上的核心,是一個放在心裡的東西,希望可以透過選片內容去反映。所謂「再見・真實」的意思,是透過選片、電影呈現或展演方式,打破對紀錄片的既定想法,這是我們一直以來聚焦的事,所以並不會特別分出每年的主題。

在疫情起伏不定的此刻,陳婉伶認為不斷地滾動式討論是必要的,不能一個套路走到底。 ...

當然,紀錄片非常貼近社會脈絡、世界局勢發展,所以你在這些影片裡一定可以看到某些隱藏的主題。譬如說這兩年因為疫情關係,就會有非常多疫情相關的影片,但是它不見得是直接講疫情,而是在故事裡,看見疫情如何對人物和事件產生影響,我們不會為了談議題而選片,因為議題永遠都在。此外,在疫情之前,較多話題會放在難民、戰爭上面,這些也一直都存在著。

除了議題本身以外,我們也會專注於挖掘跟想像中不一樣的紀錄片,去思考某些影片是否可以稱之為紀錄片,例如:動畫片可以是紀錄片嗎?實驗片內容有重演、扮演的內容,算是紀錄片嗎?當我們把它放進紀錄片範疇來看,你去看它的角度又會不一樣。紀錄片本質上就是電影,我們希望這三個字背後蘊含的意義可以更大,把界線擦得越模糊越好。

500輯:身處起伏不定的現況影響,影展籌備過程遇到最大的挑戰為何?

陳婉伶:在沒有疫情的時候,我們會邀影人來台灣,包含評審、競賽導演、觀摩導演等有好幾十位、有時甚至上百位,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意思是說他們來到台灣,可以和觀眾面對面交流。紀錄片有一個特色是你看完之後,必須要有交流、討論去深化觀影體驗,包含聽別人如何說電影、講述內涵,這些非常寶貴,它和商業劇情片的脈絡還是不太一樣,我們希望透過這些觀影體驗去建構有討論、有互動這件事。

國際競賽|《兄弟時光》以精彩的家庭成長紀事,展現個體對於親情最糾結且深刻的渴望。...

以往200場放映裡,有將近一半以上會舉辦座談分享,在台灣影展圈裡面算是非常大的數量。但是疫情影響下,他們不能來台灣,加上視訊座談其實有很高的門檻,因為影廳是用來放電影的地方,在視訊設備上、技術上都有很多事情要克服。去年我們辦了第一次延期影展,當時在光點華山電影館做了4場視訊,同事都笑稱我們是不懂科技的叔叔阿姨在焦慮地處理這些事,包含在哪裡架設機器、網路環境設定等環節,最後有順利做成很令人感動,但是成本非常高。我們還有很多其他方式讓觀眾與影人有所交流,譬如說單純透過Skype交流、邀請台灣影人來到現場交流等。

最近疫情升溫,所以有一些活動即使是只有台灣人參與,我們也轉成線上,甚至原本4月初舉辦的選片指南,也直接轉成線上。疫情爆發至今,事情已經不再只是技術上的考量而已,而是變化可能來得很突然,假設今天有一場講座,可是前一天晚上10點講者跟你說被匡列不能出席,應變要非常快,而且即便我們能夠做出應變,可是觀眾不見得能被傳達到,中間就會有一些兵荒馬亂的時刻。我們一直進行滾動式討論,發生狀況時影展和戲院可以如何因應,一切都得即時討論,不能一個套路走到底。

台灣競賽|《布洛卡區》以貼近鏡頭旁觀情趣矽膠娃娃旅館帶出魔幻奇異的故事。 圖/台...

500輯:生存在這個時代的選片人、策展人所面對的限制為何?

陳婉伶:以往選片人或策展人會有一個任務是去國外推廣自己的影展,讓大家知道影展的存在和內容,透過與每一個人建立人脈,觸及到更多不一樣的人而帶來宣傳效果,影響擴及的範圍包含提升影展知名度,以及別人因為知名度而來參加你的影展、報名影片等。

從2020年初以來,因為疫情沒辦法出國之後,競賽收件宣傳管道變少了,能夠認識選片人、創作者的機會也降低,當人們真實呈現於面前所留下的印象,和網路2D環境見面相比還是差很多,因此這兩年我們都明顯感覺到以影展為主的曝光減少了。同時,在國外看見新事物,你會有所啟發,今年這些刺激少非常多,變成我們必須積極想像還可以做什麼事情。當然,我們依然以影展工作人員的角色積極參加國際影展所辦的講座、論壇、討論,但是種種隔閡和限制還是存在著。

亞洲視野競賽|《記憶中那場停留》(Tour of Duty, 2012)追訪南韓...

500輯:如果只能推薦三個單元給讀者,你會推薦哪個單元,為什麼?

陳婉伶:競賽單元的選片是展露影獨特風格的地方,除了是過去這一、兩年來比較新的影片之外,透過競賽單元的選片也能夠看到影展的觀點。其實競賽很現實,就是只能容納這麼多影片,不可能無限制選了20、30支影片,我們三個競賽單元各自都是15支影片,能夠選進來的影片某種程度上代表影展觀點,但是不代表沒有選進來的影片就不好。

其中,「亞洲視野競賽」單元是我作為影展工作人員最驕傲的單元。因為亞洲是非常大的概念,從俄羅斯到土耳其都屬於亞洲,這其中依然有很多是我們沒有見過、想像過的事情,或者這些事情我們知道,但是別的歷史文化脈絡會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與視角,「亞洲視野競賽」就是試圖呈現不一樣的觀點。

焦點影人|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Marc Sho...

另一個「焦點影人|威廉.肯特里奇」單元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動畫片。威廉.肯特里奇是一位南非藝術家,出生自南非白人家庭,父母是人權律師,在這個背景下,讓他看到非洲在種族隔離時期直到現在,仍有非常多社會階級、經濟與政治動盪,這些事件在他的動畫中並不是以具象的方式呈現,而是透過他的觀察轉化而成故事,故事裡有資本家、礦工等角色,從關係中折射出許多南非當代的社會樣貌,他並不是透過作品告訴你一個答案,而是讓你在其中產生不一樣的思考,非常有意思。

威廉.肯特里奇不是我們傳統認知上的電影導演,他是一個跨領域的創作者,一開始主要以炭筆繪畫,這些手繪元素成為他在停格動畫、電影中的創作來源,因此在影像上也非常吸引人,透過炭筆畫傳達出他對電影概念的想像。

焦點影人|素描投影系列《城市之深》(City Deep, 2020)© Will...

第三個是「焦點專題|必須虛構:後國族菲律賓紀錄片的多樣真實」,它是一個非常得來不易的單元。我們對於菲律賓還是有許多不認識的地方,策展人和負責的同事都做了非常多功課,從去年夏天籌劃至今,研究過程很長,加上很多是獨立電影,不見得在某一個國家的電影史被呈現,可是他們確實存在著,所以你必須透過真的懂電影、知道這些電影的人進一步接觸,因此我們找到一位在當地做獨立電影研究的菲律賓學者、策展人墨夫・艾斯皮納(Merv Espina),從去年夏天開始,每兩個禮拜meeting一次,像在跟教授開會一樣,彼此討論、查看文獻與上百部影片,最後濃縮出40幾部。

焦點專題|《菲鳥遷徙觀察日誌》透過轉化手法處理身分認同議題。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

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你可以透過這個單元,看見菲律賓獨立電影創作上非常生猛的生命力,和我們想像中的電影拍攝方式不太一樣。不管是身處政權壓制,還是經濟狀況或製作條件沒有那麼好的狀態下,他們依然能夠迸發出許多有機、機動的創意,對當下的菲律賓社會民情做出不一樣的詮釋。

在我們的策劃過程中,其實一直企圖避開以一種「大菲律賓電影史」為主旋律的方式,而是嘗試從旁系的創作脈絡去闡述。單元裡不乏大師之作,也有許多我們沒聽過的創作者,可是作品卻呈現出令人驚艷的手法、主題與批判,充滿菲律賓式的幽默感。珍貴之處在於,離開這個影展,可能很難看到把脈絡整理得這麼有系統的內容,所以推薦這個單元給大家知道。

焦點專題|《飛不出去的菲律賓男孩》(Cesar Asar, 1999)以黑色喜劇...

第十三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時間|2022/5/6(五)至 5/15(日)

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場次與購票資訊請見TIDF官方網站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陳婉伶 電影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