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Fulin首次個展《Steam and hairball》登場!將世俗「可愛」再解讀

聯合新聞網 編輯|陳宜慧

千禧年初啟蒙的可愛與叛逆曾深刻襲捲了當代藝術,呆萌、幼稚或者無害的純真是一種表現形式,然而,所謂的「可愛い」(Kawaii)從不只有特定解讀。向來擅以「可愛」文化為核心,結合獨特反向處理手法的台灣藝術家 Fulin,集結新作與重新修改調整過的舊作,於8月22日至9月14日在奇想會Whimsy Works呈獻其首場個展《Steam and hairball》。此展不只聚焦「盲從、自滅、信仰、重生」四個關鍵字,亦呈現出藝術家在不同階段對「可愛」的再解讀,同時也梳理了他持續探索情緒與文化間的關係脈絡。

藝術家Fulin首場個人展覽《Steam and hairball》以庸俗與獵奇給出另一種關於可愛的答案。此為作品〈✌︎(_ω_✌︎ )〉。 圖/奇想會提供

不是世俗眼中的那種可愛

針對這次個展,藝術家Fulin直言「如果世俗的可愛看膩了,可以看看我消化出來的可愛。」而D.A.M.N AI 共同創辦人Iveet Shiau也在threads上分享,「那不是我認識的Fulin。正確地說,畫布上所呈現的一切,和我腦中既有的、關於FULIN的數據庫完全無法匹配。那是一種極度個人的、深不見底的東西,帶著某種執拗與純粹。感覺就像你一直以為鄰居家養的是隻溫馴的拉布拉多,有一天卻發現他其實在地下室裡馴養一頭黑豹。那份震撼,與其說是驚訝,不如說是一種近乎暈眩的失重感。直到今天,那感覺依然沒有消失。」

此外,曾就讀日本京都藝術大學的Fulin,也是設計師葉忠宜長達15年的朋友,葉忠宜同樣也在臉書上分享到,「我只依稀記得他畫畫不錯。2015年某次偶遇問他近況,他說沒在畫畫了、在遊戲公司當翻譯。理由是一位學長說他沒才華。」當時葉忠宜聽聞此狀況便決定空出他的地下室,勸說Fulin辭職後全心全意投入畫畫。自此他不知不覺也資助了快10年時光。

從藝術家最初的隨筆,到如今揉合蒸氣龐克、宗教意象與偶像崇拜等文化符碼,所構築的獨特視覺敘事。究竟Fulin會將「可愛」帶往什麼樣的途徑?其作品中經常可見惡搞式的構圖,與個人化趣味,又會讓「可愛」在創作中產生什麼樣的新變化?

作品〈Flash baby - double peace〉。 圖/奇想會提供

作品〈God hands〉。 圖/奇想會提供

作品〈soap land ※ Before〉。 圖/奇想會提供

從過去到現在!一場回顧、對照、重新爬梳的自我映照

此次展覽中,不只展出Fulin 的新作與早期作品,部分早期作品在經過重新處理與修改後,將帶來不同於原作的面貌。因為對 Fulin 而言,創作不只是作品的累積,也包含持續修改與再解讀的過程。

此外,藉由展名《Steam and hairball》既展露「Steam(蒸氣)」所象徵壓抑後的能量釋放,也體現出「Hairball(毛球)」背後長期盤踞心底的糾結情緒。同時藝術家也希望讓觀者看見他是如何將庸俗趣味、邊緣文化與情感積累轉化為圖像。因為對 Fulin 來說,這些文化關注不只影響作品內容,也形塑了他平日的觀察與靈感來源。

而在媒材選擇上,Fulin 曾嘗試油畫與壓克力顏料,但最終確立以傳統日本畫為主要方向。他使用金屬箔、礦物顏料、水乾顏料等材料,透過層層工序,建立畫面所需的光澤與質感。這些耗時而講究的過程,使作品逐漸形成鮮明的個人特色,這次展覽也可見他如何利用這些媒材,在不同階段創作中延續與調整主題。

這是一場回顧自我的藝術展覽,不只整合 Fulin 過去至今的創作,也展現他如何透過日本畫媒材,將「可愛」文化與個人情緒進行再處理與轉化,並呈現不同階段的創作關聯與變化。

作品〈Waltzing with pollen(cat.cat.cat)〉。 圖/奇想會提供

〈Hot dog spring〉(左)與 〈Self portrait -②〉(右)。 圖/奇想會提供

Fulin 個人展覽《Steam and hairball》

展覽日期|8 月 22 日—9 月 14 日

開放時間|13:00 — 19:00(每週二、三公休)

展覽地點:奇想會 Whimsy Works(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巷7號)

藝術家fulin

奇想會 Whimsy Work

2025展覽

推薦文章

留言